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汶川地震的巨大损失逼迫我们重新审视国家层次的地震预测预报体系及其减灾管理机制的更新。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地震灾害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本文在总结分析汶川地震的灾害损失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建筑物的防震是问题的关键,加上如果能提前哪怕5分钟以上的预报,地震的损失将大大减少。在对目前所有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从现阶段到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各种地震预测预报方法应该用串联、并联等整合方式,发挥一些方法对预测地震的空间或地点的优势,同时发挥另一些方法预测地震的时间优势,把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不同预测预报方法的优势同时整合起来。如果能够贯彻“至少提前十分钟以上预报、建筑物至少保持十分钟以上不坍塌”的“两个至少十分钟”甚至“两个至少半小时”的高强度地震预测预报及减灾建筑建设的基本方针,对于立足现阶段的地震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和建筑防震设计及建设造价的难度,避免以后再发生唐山、汶川等类似地震灾难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策 四川汶川“5.12”地震发生以后,党和政府对地震孤儿的生活和成长高度关注,社会上收养地震孤儿的热情空前高涨。民政部《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人员救助安置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地震孤儿重新进入家庭,重获家庭温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那里的灾情深深牵动着天津市儿童福利院里孤残儿童们幼小的心灵。5月19日晚,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的求知会堂灯火通明,气氛沉静肃穆却温暖人心,100多名孤残儿童齐聚一堂,在冯立伟院长的主持和老师们的组织下,举行了“我们与灾区小朋友心手相连”——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儿童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  相似文献   

4.
刘斌志 《社会工作》2011,(19):11-12
汶川地震对当地社区及居民的影响及创伤毋容赘言,从家园损毁到文化冲击,从身体伤残到心理创伤,从成年人到儿童青少年,都遭受了一次生死的洗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地震中伤残、有亲人遇难、目睹遇难者遗体、以及受到过度惊吓的儿童青少年而言,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可能会演变成为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为此,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5.
环球扫描     
时政联合国安理会哀悼中国地震遇难者5月20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与安理会成员集体默哀,对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新华社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近两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汶川大地震是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痕,它也唤起了人们对地震灾难更多的思考。期间,灾区的抗震救灾和灾后伤残人员的康复服务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辅助器具在伤员急救和康复阶段的广泛使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于慧 《社会工作》2010,(5):46-48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近两年.但灾区的发展情况仍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山大学“博雅教育”——汶川震后社区重建计划的科研考察与服务活动。被分派到北川陈家坝服务队工作。在这里总是有很多情愫和思考萦绕脑中。其中笔者直接访谈调研的两个地震伤残年轻人的案例,带来的触动最多。  相似文献   

8.
X村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是该县在“5·12”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社区之一。也是陇南市第一批灾后重建示范村。全村共有34.7户1636人,在地震中受灾的有324户1528人,倒塌房屋1208间,受损442间,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社会捐赠的着力点培育和提高现代慈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远长 《社会福利》2008,(10):30-31
目前,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社会捐赠行动进入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实施阶段。但汶川地震社会捐赠工作带给我们的启示非常深刻、广泛,也极为宝贵,有必要进行深入总结思考,并汲取和运用由此得到的经验,克服工作中存在的教训。本文从汶川地震社会捐赠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出发,着重探讨培育和提高我国社会现代慈善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地震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特别是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儿童更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仅从媒体和各网站上就可以看到,不论是明星等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的家庭,都纷纷提出要收养因地震而成为孤儿的孩子们,对此,我们既高兴又有一丝担忧。  相似文献   

11.
梳理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一方面对地震灾后青少年基本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与分析;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干预方法、介入模式、服务内容以及地方实践。在对现有灾后青少年研究所存在问题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该转变研究理念,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并注重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社会福利》2010,(6):12-14
1由民政部指导、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主办的“晨光里的孩子——汶川地震孤儿摄影作品展”于2010年5月31日在民政部举行,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窦玉沛等参观了展览。本次摄影晨的作者为廖岑、何文东、何美君、刘明富、王海奕、王晰等6位汶川地震孤儿,最大的14岁,最小的仅8岁。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21日~30日,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国内部分儿童问题专家赴福建、山东、四川三个省的十多个市、县儿童福利机构、孤儿安置机构和寄养家庭进行为期十天的走访和调查,对5·12汶川地震后孤儿安置情况进行全而摸底调查.这是政府启动的震后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处的大力支持,也标志着"汶川地震孤儿安置方式研究项目"的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4.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汶川这块丰沃土地的平静与安宁,也吞噬了数十万同胞的幸福生活。一场凝聚着党和政府、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的爱心接力也随之展开。作为一项追求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福祉的助人职业,此时此刻社会工作更加不能缺席,其科学、规范和人性的服务输送方式,使它在地震救灾具备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15.
市民唐先生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捐款活动,一心想为汶川地震灾区奉献爱心的他,郑重地往募捐箱里投了600元钱。没想到,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却他百思不得其解。捐款活  相似文献   

16.
日前,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安排4500万元迅速实施对四川汶川等地震灾区的援助,包括设立受灾学生援助项目,在灾区援建10所县级社会福利院。  相似文献   

17.
米香     
刘东伟 《东西南北》2008,(12):39-39
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地震来临时,父亲正在屋外晒药草。父亲是个医师,三年前,妻子因病去世,父亲带着儿子来到离汶川五十多公里的山坡上,盖了一间屋子,住下来。地震发生后,父亲冲进屋内,把儿子抱了起来。当父亲转身向外奔时,房子坍塌了,他的腿被压在石头下。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高校教师创办民非社丁机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2008年6月,广州市民政局策划了政府(民政局)+高校+社会组织的“广州模式”,在汶川映秀镇,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建立了广州社工站开展百日援川的服务。在抗震救灾实际服务的过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就在思考: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中,政府向社会团体购买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2008,(13):19-2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共九章八十条,分为总则、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的实施、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  相似文献   

20.
《青岛画报》2013,(5):14-19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5年后,在距汶川仅85公里的地方,又一场大灾紧紧揪住了全国人民的心。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里氏7.0级地震。生命陨落,亲人哀泣,家园满目疮痍,灾情举国震惊。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领导和调动各方统一行动,牢牢把握抗震救灾工作主动权。第一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强调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第一时间,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李克强总理飞赴灾区,在断壁残垣上指挥救援工作;第一时间,人民子弟兵进入地震灾区,肩负起抢险救灾突击队的职责……一个个"第一时间",阐释着我们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