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工作》2011,(6):23-25
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一项尝试.从先行试点到正式立法已经走过了七年有余.立法是对改革成果的肯定.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制度正式纳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过于原则的立法仍然存在社区矫正适用范围狭窄、执行主体不明确、立法衔接不协调等问题.对此,应当进一步加以完善,以便使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成为二战之后世界各国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其与监禁刑在效果和功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新世纪,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但作为一种刑罚观念和刑罚制度的"社区矫正"始终没有在我国发育成熟。社区刑罚适用范围、适用比例以及社区刑罚的执行都存在不足,社区矫正措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运用社会工作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对矫正对象进行适度干预,采用社会工作价值观念和专业方法实施社区矫正可能是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王伟  闫鹏 《社科纵横》2012,27(12):93-95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刑相对应的行刑执行方式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它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区矫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社区矫正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举措,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在23个省市区试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的国情,更新刑罚理念,改革和完善社区矫正的立法,将执行权统一划归司法行政机关,实现社区矫正的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加强对社区矫正的投入支持和经费制度保障,适当扩大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等措施,以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是在行刑社会化思想的导向下诞生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和罪犯处遇模式,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矫正罪犯以及罪犯再社会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从立法上确定了社区矫正的刑法性质.为使社区矫正活动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制定社区矫正法典成为必然,这是当前健全与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路径选择.具体为: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扩大社区矫正的对象范围,建立矫正人员的考试和聘用制度.  相似文献   

5.
张昱 《学习与探索》2005,(5):113-116
社区矫正并不仅仅是刑罚执行活动,在更大的程度上,它是以社区为基础矫正犯罪人员的偏差行为和思想观念,促使犯罪人员融入社会的活动过程,而这种活动由政府以公共财政的方式支出,因而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福利活动。社区矫正的这种复合性质决定社区矫正制度只能是一种复合型制度。  相似文献   

6.
浅析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矫正是我国正在探索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但目前这一制度往往过于强调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而容易忽视服刑人员继续社会化的需求。有必要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本文拟从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过程、个案工作与矫正体系建立,以及个案工作对于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养四个层面具体分析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功能,以验证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的科学性,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提升我国目前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区矫正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于2004年9月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刑相对应的行刑执行方式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它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区矫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矫正是一种人性化的行刑措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建立安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有利于营建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氛围.然而,社区矫正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实践中面临着相关法律缺乏、执行主体不明确、社会认同度不高及专业队伍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从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明确社区矫正主体、加大对社区矫正的宣传力度及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推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以此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孙玉仁 《创新》2012,6(4):71-74,127
社区矫正反映了现代法治社会尊重人权的司法文明理念,是非监禁化的刑罚执行方式。加强我国的社区矫正建设,必须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评估制度,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降低服刑人员再犯罪率。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类管理制度,以提高监管和矫正的效率。三是完善检察监督制度,以防止社区矫正形式化、简单化、随意化,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四是建立信息的收集、利用与机构间合作的制度,以防止出现矫正对象的失控漏管现象。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是一项包括刑罚执行、社会工作和社区的综合过程,社区矫正过程与社会工作的过程具有一致性,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对服刑人员(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2003年起试行在社区中改造罪犯的社区矫正制度。实践过程中作为刑罚执行的价值理念、以司法机构为主而民间力量弱小的运作方式及缺乏对矫正对象问题的系统改善的矫正效果制约了社区矫正的顺利发展。为此,文章梳理了矫治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与方法,提出社会工作应从操作层面、机构层面和社会领域介入社区矫正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矫治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员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在我国很少有机会介入罪犯的改造,而社区矫正地开展恰好为我国矫治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出售等项改革,符合我国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要求,国企大规模股份制改革不会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从产权结构改革而言,所有制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国企改革是所有制的体现,不是对公有制的冲击,是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反映,亦是其他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使我国整个改革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互促进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国企还要准确定位,在一些行业或领域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使国有企业改革与我国所有制切实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尚须国有企业改革法治化的深化,完善立法,提高法治在国企改革中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治理中,传统的司法矫正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社区矫正针对青少年自身及其犯罪原因的特殊性,采用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矫正方式,能够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发挥更为有效的治理功能,具有传统司法矫正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Pension systems in the North African countries of Algeria, Morocco and Tunisia are facing a certain number of difficulties. Presen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each,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specificities of, as well as the common problems confronting, these countries' pension systems. With reference to authorizing legislation and case simulations, the high level of generosity of the different pension systems is discussed and an analysis presented. In a context of population ageing, it is argued that current levels of generosity cannot be maintained; reform is needed. The article discusses different reform options,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ossible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reform.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工作经过6年局部试点,现已进入全面试点阶段。然而,当前中国社区矫正工作仍然在观念、体制和方法等三个层面存在模糊认识,没有形成清楚的实践模式。基于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社区矫正的经验研究,发现中国社区矫正在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理清惩罚性司法与恢复性司法的关系,在体制上需要进一步处理司法行政和矫正服务机构的关系,在方法上需要处理社会控制和优势为本的个案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区矫正心理干预队伍建设是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社区矫正心理干预队伍应具有自己独特的素质要求,在构成上应基于现有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结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相关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组成,对三者在心理干预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应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会工作伦理价值在社区矫正等领域的运用也逐步受到重视。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程中。价值和伦理问题始终是其重要议题。本文从分析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的融合之处出发,分析了社会工作伦理价值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并对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强 《社会工作》2012,(3):66-67,87
该文在介绍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社区矫正工作的适用性。在矫正工作中,矫正工作者可以通过寻找问题正向的意义,进行目标建构,挖掘对方的资源,强化其优势来推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19.
李庆 《社会工作》2008,(18):17-19
现代犯罪矫治工作不再是司法人员的专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也可以加入进来。社会工作者具有专业知识并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应当积极介入到未成年人犯罪矫治工作中去。未成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矫治领域的不同,要求社工采用专业的科学的介入方法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