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结构式与准结构式访谈,非参与性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在物质与精神上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流浪乞讨现象的生成存在"推力驱动型"与"拉力牵引型"两种机制,解决流浪乞讨现象的根本在于弱化与消解这种"推力"与"拉力",增强社会对他们的附着力,让他们"扎根"于社会,由一种漂浮状态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2.
流浪乞讨现象沉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乞讨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和不安定因素。流浪乞讨者窜街下馆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这份来自街头、餐馆的调查,揭示了目前城镇流浪乞讨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变强制性收容遣送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社会进步和法制的完善,也体现了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格尊重。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空间比过去宽松了不少。而职业乞丐利用救助站骗助及他们成群成批涌上街头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艳  韩冬 《社科纵横》2008,23(5):93-94
近几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社会问题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面对乞讨人员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有效遏制恶意或违法的乞讨现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如何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律规范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状 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和民政部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以来,流浪乞讨现象和救助管理工作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 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人员明显增多。以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芝 《探求》2008,(3):51-54
在对流浪乞讨的管理措施从收容转为到救助的背景下,城市乞丐明显增多,一些不良乞讨现象逐步加剧,甚至愈演愈烈,流浪乞讨问题已日趋成为政府进行城市管理的一个“顽疾”。本文主要从城市流浪乞讨的现状入手,剖析流浪乞讨的特点和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为政府合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有效治理流浪乞讨川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求》2016,(3)
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问题呈现敏感性、复杂性等特点,现行管理模式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以广州为例,重点分析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从行政救助到合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反思现行救助管理模式,深入探讨构建政府、社会力量及公众等共同参与的"网络式"救助管理模式之实践路径,以更好地促进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7,(9):61-62
长春市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将本地流浪乞讨人员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同时,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方面,除了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街头劝导,进行心理疏导和正面引导外,还要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专项救助。对确实无家可归评丧失劳动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后可送往社会福利机构供养。  相似文献   

9.
张永 《社会福利》2010,(3):60-61
江苏省徐州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在承担“三无”、城乡贫困精神病人和社会福利机构成年或孤儿智障的救助救治任务同时,还担负着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救助救治任务,年均救助流浪乞讨精神病人600多人次。多年来他们用真情与爱心为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构筑了一座爱心驿站,被社会誉为“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家”。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在公共管理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因寻亲不着滞留救助管理机构的智力残疾流浪乞讨受助人员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如何做好这类人员的安置分流工作,本文通过委托养老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对解决智力残疾流浪乞讨人员安置难题并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以后,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延续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我省按照国家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开始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特殊困难群体进行救助管理,各地救助管理站严格执行国务院391号令,关爱性的救助工作发挥了积极的  相似文献   

12.
其一,召开全县流浪乞讨救助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乡镇积极主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对在本辖区内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要及时报告、及时接收、及时救助。其二,会同县康复医院设立流浪  相似文献   

13.
圆心 《社会福利》2005,(8):23-23
多年以来,加拿大不断完善其社会救助制度,确保流浪乞讨人员不因冻饿而死。在加拿大,全国各地都设有免费餐厅,为失业者和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物。这些食品不仅质量有保证,而且营养丰富。在加拿大,流浪乞讨人员白天蜷缩在街道两旁,拉小提琴或弹奏其他乐器,晚上则盖上一张报纸,席地而卧。  相似文献   

14.
白河县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对辖区内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也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根据流浪方式可以分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生活有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前者是指完全符合<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四个条件的单纯流浪者.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29日,安徽省淮北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会议。会议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解读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传达了省民政厅《关于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和城乡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的紧急通知》。会议分析了当前救助管理工作形势和特点,就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救助服务形式提出了要求,安排部署了开展“关爱生命、告别流浪”为主题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7.
原文速读:河南省为了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令《河南  相似文献   

18.
任炽越 《社会福利》2010,(11):37-38
街头救助是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流浪乞讨人员街头救助,对创新新形势下救助管理工作,逐步扩大工作内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荣道清 《社会福利》2006,(10):17-18
自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以来,成都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始终坚持“主动救助”理念,创建“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模式,采取各种措施,有效解决了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增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完善信息资料为基础,着重寻找和确认救助对象。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寻找和确认工作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快速掌握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基本信息,查找救助对象的住址,确认救助对象的身份,才能有效地实施准确救助。因此,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各乡镇,与民政助理员、村组干部共同调研。建立专人管理工作平台,设立村组联络员,发现一个及时反馈一个。对经常出现的流浪乞讨精神病人逐村逐户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建立信息台账,收集资料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