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生态学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生态学起始于Robert Frosch(通用公司)和N icolas Gallopou los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再生过程所开展的“产业代谢”研究,他们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1989年,发表于《Sc ien-tific Am erican》)一文中首次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受到广泛关注。1996年,Judy L.M eyer在美国生态学会第81届年会上将产业生态学列为未来生态学发展的5个前沿领域之一。1997年,由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出版了全球第一本关于产业生态的学术期刊———《产业生态学》,标志着产业生态学作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为学术界所接受。欧洲的英…  相似文献   

2.
"生态"本来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最早是从对动物的研究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成为动物生态学,然后又发展出植物生态学,它们都属于自然生态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鉴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类似于生物群落内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加强集群内企业间合作、提高环境负载容量以及控制集群规模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知识生态的内涵知识生态学这一术语是由George Pór在1991年提出的,他运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思想,创造出了知识生态学这一术语。George Pór(1991)认为,知识生态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侧重于关注知识的创造利用共享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包括和社会各方面间联系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自我组织的知识生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及知识间的流动转移和创新。George Pór(1997)又提出"知识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能够同  相似文献   

5.
海尔集团成功之处可归咎于海尔集团注重产业技术演化及其创新研究的努力.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寡头市场,产业特性与研究开发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的作用如何更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生态的内涵知识生态学这一术语是由George Pór在1991年提出的,他运用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思想,创造出了知识生态学这一术语。George Pór(1991)认为,知识生态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侧重于关注知识的创造利用共享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包括和社会各方面间联系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自我组织的知识生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及知识间的流动转移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改革时代政治发展回顾在《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一文中,我提出了分析中国大陆政治发展的“结构/群体分析模型”,其中“结构模型”关注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变化,关注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其相互关系。“群体模型”关注社会的群体结构及其演变,关注各个群体的处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希望通过对结构和群体两个维度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过去25年中国大陆的政治变迁。改革的初始条件会对改革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在毛时代,在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格局中,政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更为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中的局部生境效应是指植物在花盆这样的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中在空间上的局限性.本文以生态学的局部生境效应为视角探讨当代体育教师文化发展问题,提出体育教师的文化存在“个人主义”、文化“物种”的单一性和发展空间的局限性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于立  姜春海 《管理学报》2006,3(5):511-513,5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研究”,提出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三位一体的“自然垄断新论”,可为制定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项目结合中国铁路、邮政等产业的规制实践分析研究了现实中存在的主要法律与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中,无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人始终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而存在。本文就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谈点看法。 (一)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本质上是属于自然界的。是一种自然的、有血有肉的存在物,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完善的结构系统。人作为主体的自然结构,是由“人手”、“人脑”  相似文献   

11.
产业模块化是以技术模块化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的模块化发展,其中系统集成企业是产业模块化发展的核心和主导,其技术能力成长关系到整个模块化产业的技术发展.从产业模块化的基本原理出发,分别对模块化产业的3个组织层次及其作用机理、模块知识系统的3类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并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关键模块的概念;指出关键模块是模块化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基于模块化产业的组织和知识特征提出创新导向的系统集成企业技术能力成长分析框架,选取中国典型的模块化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轿车产业)对合资和自主研发两种不同技术能力培育模式下系统集成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进行分析;总结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系统集成企业的技术能力在成长方式、成长内容、成长动力和成长规律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系统集成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尔集团成功之处可归咎于海尔集团注重产业技术演化及其创新研究的努力。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寡头市场,产业特性与研究开发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的作用如何更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道德型领导及其主要影响 道德型领导,最早被哲学家们认为是道德领导应有的行为.后来,道德型领导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它不同于纯粹的道德行为,也不同于其他包含道德成分的领导力理论(Mayer et al.,2009).Trevino等(2000)发现道德型领导具有两个重要的维度:道德的人和道德的管理者.Brown,Trevino和Harrison (2005)通过相关实验进一步研究了道德型领导的前因后果,把道德型领导定义为“通过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表现出的规范性的、合理的行为,并且通过双向交流、巩固和决策向追随者推动这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行政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行政学界兴起的一门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和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它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结果。本文从行政生态学不同生态要素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村官行政环境的现状,并为其发展和改善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酸和碱”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单元,也是初中化学水平测试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具有“繁”“杂”“深”“难”的特点. “繁”即知识点多, “杂”即特性多, “深”即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多, “难”即难写难记的化学方程式多.酸、碱、盐相互间的化学变化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也是个难点.学生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内容和复分解反应后很容易形而上学,胡乱自编化合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方程式.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学生对酸碱盐的一些化学反应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及时让学生对酸碱盐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有利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相似文献   

16.
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1年3月5日 ,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在安达曼群岛首府布莱尔港视察时说 :“20世纪属于西方 ,中国在21世纪想成为世界的领导 ,但本世纪未来的岁月属于我们印度。”这么大胆的预言 ,自然引起笔者的研究兴趣。本文认为 ,印度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处境是很不利的 ,如果印度参与西方一些国家遏制中国的行列 ,并帮助其达到目的 ,那么 ,印度必将是西方多米诺牌局中最后倒下的一张 ,其后果将是极其危险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 ,我们必须首先对世界地缘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做一番探讨。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是一个极冷酷的淘汰过程。被淘汰…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领导”的或缺不能不是我国公共管理发展中的“美中不足”。本文对“公共领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进行初探 ,尤其是对“公共领导”与“公共管理”的相互关系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做了多视角的分析与归纳 ,旨在促进中国公共管理的全面协调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尤建新 《管理科学》2019,22(5):15-17
围绕着盛昭瀚“问题导向: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一文对管理理论发展提出的问题导向之说, 作者认为, 问题导向有助于管理理论发展脚踏实地, 从容面对复杂问题的挑战, 还原管理问题数学化的初衷, 以及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理论突破.对于管理理论发展的“跨学科”问题, 作者认为应该消除认知上的误区和学科壁垒.对于问题导向可能带来的理论研究“工具化”、对“自由探索”的局限以及管理学派形成的模式化等, 作者提出了管理理论发展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走向和谐:企业的生态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先哲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提出: “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以成。”他将“和”看作是自然万物生成和发展的生态学机制。《礼记》则将体现天地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协同统一的“和”与“序”同体现伦理关系的“乐”与“礼”联系起来,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归化。序,故群物皆别。”由此可见,在儒家哲学中,由“和”衍生的生态伦理观是,认识到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关系的自然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承认各种不同的自然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生态权利, 要求人们对统一中的自然事物维持一种生态公正性。  相似文献   

20.
生态价格: 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研究提出了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计算生态自然物价 格的方法. 这一过程建立在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似性的基础之上:二者均为物质流与能量流 的流转过程. 为计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价格,文章使用了Koopmans 经济线性产出模型中的数 学结构. 通过研究价格的生态学解释以及生态价格系统的独特性,最后给出了一个生态系统中 生态价格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数字案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