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的两次缅、印人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原因 ,缅甸与印度两个国家自古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国人民也一直友好相处 ,交往频繁 ,有不少印度人移居缅甸或到缅甸务工、经商。但是 ,在殖民地时期 ,缅甸国内曾经发生过两次全国性的缅甸人与印度人的冲突。一直友好相处的缅甸人和印度人是怎样发生冲突的 ?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拟对以上问题做初步分析。一、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两次缅、印人冲突概述殖民地时期 ,在缅甸国内发生了两次全国性的缅、印人的冲突 ,下面分别概述 :(一 ) 1 930— 1 931年的缅甸人与印度人冲突1 92 8年 ,世界经…  相似文献   

2.
一、政治关系缅甸华人在缅王时代和英国殖民时代是纯粹的商人。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政府推行民族代议制 ,在仰光市议会里有一两个华人的代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些华裔、特别是混血华裔积极同缅甸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抗日 ,并在战后当上了公务员、技术员、医生、军官 ,但参政的华人实属凤毛麟角。但无论如何 ,总算有少数华裔于缅甸独立前在政府里担任重要职务。在缅甸独立初期 ,也有少数华裔在政党里担任要职。 1962年奈温军人政权上台后 ,华人从政受到限制 ,尽管如此 ,高级官员里也有一些华裔 ,例如 ,1962年 ,以奈温为首的 17名…  相似文献   

3.
范宏伟 《世界民族》2005,23(5):32-38
华人在居住国的生存、发展问题历来是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而考察华人在当地的政治地位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学界对建构“华侨华人学”的讨论方兴未艾,诸位方家的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即“华侨华人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在有关东南亚政治特别是东南亚华人政治的研究中,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问题。此外,缅甸华人也是近年来备受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拟从政治合法性角度对奈温时期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做一新的诠释,希望对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有所…  相似文献   

4.
缅甸的哈尼族──阿卡杨六金哈尼族是个跨界民族,分别居住在中国、越南、老挝、缅甸及泰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哈尼族的自称和他称有所不同,但其意义基本一致。本文拟对缅甸哈尼族的情况作一介绍。族称与人口分布缅甸哈尼族自称和他称有“平头阿卡”、“尖头阿卡”、...  相似文献   

5.
<正>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主体民族泰人外,境内还有若干少数民族集团,山地部落民、穆斯林、华人、缅甸人、越南人,他们给泰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的问题。一、山地部落民山地部落民大多居住在泰国北部,其总人数估计有50万。由于语言系属不同,山地部落民又可分为两大部分:孟高棉语族人和藏缅语族人。前者包括拉佤人、卡穆人、丁人、皮通龙人,他们比泰人更早居住在那里;后者包括克伦人、穆色尔人、傈僳人、阿卡人、苗人、瑶人,他们都是在过去一百年间从缅甸、中国、老挝迁入的。政府把山地部落民都视为泰国公民,尽管他们在泰国  相似文献   

6.
移居缅甸的云南回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云南与缅甸的交往过程中,有一部分云南回族因各种历史原因,主要是经商和躲避战乱,移居邻国缅甸。这些云南籍穆斯林在当地生活奋斗,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沟通云南与缅甸的交往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个民族群体,这些回族虽然还保持着本民族的许多传统特征,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其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又发生了一些与他们故乡同胞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萨隆族是缅甸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生活在缅甸最南端的沿海一带,被称作是"海上欢乐民族"。萨隆族是世界上潜水技能最好的民族,其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文化风俗等都十分令人感兴趣,也值得研究。本文试图对缅甸萨隆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宗教文化风俗等进行研究和阐述,使人们能全面了解缅甸萨隆族。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应巴西全国印第安人基金会(简称“复奈”)邀请,我们在“复奈”艺术局局长塞瑟尔先生的陪同下,去巴西中部森林深处探访了仍然生活在原始社会的印第安人,参加了他们传统的“夸鲁普节”。 巴西政府为了保证印第安人的身体健康,规定凡需去印第安地区的人必须向“复奈”申请,并提供各项健康证明,经严格审查后才获批准。我们作为“复奈”特邀的外国客人则享受了免检礼遇。塞瑟尔是著名的印第安学专家,对我们非常友好,体贴入微。他告诉我们,9月18日早乘“复奈”可载6人的专机飞新古地区,当晚住在印第安人的部落里,次日…  相似文献   

9.
肇始于西方的资源民族主义,在二战后逐步蔓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后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经济殖民、维护国家资源主权的一面旗帜。缅甸的资源民族主义发轫于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中,既是殖民主义退出缅甸的产物,亦为当今缅甸发展国内经济、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缅甸的资源民族主义在维护缅甸国家利益上曾经产生过一些积极影响,但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过度政治化下的资源民族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应对当今日益政治化了的缅甸资源民族主义,营造互惠共赢的局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在缅主要外资来源国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二、政策效果及其评价教育政策具有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教育政策的主体性,即政策的制定者是党和政府,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教育政策可以认为是政治过程的产物,也可以认为是政治和经济过程共同延伸的结果。把教育政策仅仅看成是教育领域内部的事是片面的、不确切的。二是教育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或者把非理想调整为理想的状态。教育目标是教育政策的前提,目标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效果。由于教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等特点,因而教育的目标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复合体。三是教育政策的核心在于其…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我们都在讲"中国梦",钟敬文先生有一个"梦",就是建立中国民俗学和创建中国民俗学派。钟先生的梦,我想就属于中国梦。他的梦就是他的学术理想。他一直工作到近百岁的高龄,为这个学术理想执著地奋斗。他是把个人的学术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  相似文献   

12.
工业动乱和种族冲突贯穿着圭亚那的社会历史。殖民制度的消亡和当地统治体系的部分制度化并没有使上述冲突结束。尽管采用了各种策略以期减少这样的冲突或掩饰其表现,尽管民族主义感情的象征性流露——国家座右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命运”的宣布,尽管大规模的国有化和把私营部门为主导的经济改造成为公共部门控制的经济,但是,威胁社会秩序的种族分裂和仇恨以及工业冲突仍然是圭亚那社会制度中一个相当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是1988 年8 月缅甸爆发大规模民主运动,推动政治、经济改革的产物。1989 年上半年,缅甸政府与脱离缅共的四支民族武装达成了停火协议,建立了特区,实行民族自治,进行和平建设。随后,又有十多支民族武装也与政府实现了和解。至此,长期困扰缅甸的民族武装冲突基本结束。近十年来,缅甸新时期的民族和解政策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Andrew D.W.Forbes教授是英国苏格兰亚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宗教研究中心伊斯兰文化专业博士导师,主要研究东南亚及中国西南地区的伊斯兰教及各穆斯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该文系根据他于1979至1985年间在泰国北部及1976至1980年间在缅甸所做的田野调查撰写而成。文章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博引了大量翔实丰富的中外文献资料,详细研究了历史上云南穆斯林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在传统的商贸文化交流中不断向外迁徙,最终与东南亚各民族融合,从而形成了今日居住在缅甸境内的滇籍穆斯林潘泰人的过程,并从词源学上探讨了“潘泰”一词的由来。文章中还论及了清季杜文秀建立的大理革命政权与缅甸的马帮甸的马帮贸易活动,提出了1873年起义失败后出逃至缅甸的义军残部建立起来的物质穆斯林林社区,即为缅甸的滇籍穆斯林潘泰人历史之开端的重要结论。其中涉及了许多鲜为国内学界所知的国外文献资料,为我们进下开展对云南回族历史上同东南亚邻邦通商及向我迁徙形成今日华侨的历史之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原文发表在1986年7月伦敦出版的英文《穆斯林少数民族事务研究所学报》(Journal,Institute of Muslims Minority Affairs)卷七第二期上。本文即据此译出。限于篇幅,仅作摘译,并将文中引到的国内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居住在其西边中缅边境德宏的世居民族共有5个,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德宏5个世居民族与缅甸对应民族分别是掸族、克钦族、迈达族、崩龙族和傈僳族,其中傣、景颇两个民族对应缅甸八大民族中的掸族、克钦族。原来被误称的缅甸勃欧族不是阿昌族,而是另一个民族,即中国境内的侗族。  相似文献   

16.
黄云 《中国民族》2010,(9):62-64
2010年6月3日,在缅甸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出席了中缅经济合作的相关文件的签字仪式,并共同触摸标志开工的电子球。备受关注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正式开工了。  相似文献   

17.
据我国史书记载 ,公元 1— 2世纪时 ,曾有一个叫做“掸国”的国家先后几次遣使向东汉王朝朝贡。由于首先提到“掸国”贡使的史籍中记载他们是从“永昌徼外”来的 ,而今天云南西部境外又恰好是缅甸掸族的聚居区掸邦 ,故许多学者都认为 ,这个“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缅甸的东北部地区 ,“掸国”是由掸族的先民建立的一个古国。因此 ,在谈及缅甸古代历史、缅甸民族史和早期中缅关系时 ,人们总会提到这个“掸国”。又由于缅甸的掸族与我国的傣族本为同源民族 ,他们在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经济等方面至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属于“跨境民族…  相似文献   

18.
缅甸的印度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锡星 《世界民族》2002,5(2):65-69
印度人很早就迁移到缅甸 ,并且对缅甸的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这些早期的印度移民已逐渐与缅甸各民族混同一起。缅甸现在的印度居民是近代由印度移入的。 1 885年 ,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并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从那时起便有许多印度人迁居缅甸。在这些移民中 ,有些人是由英国人带往缅甸从事低级工作以补缅甸劳动力的不足 ;另一些人则是羡慕缅甸较高的生活水平而移居的。缅甸曾经是印度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 ,缅甸的印度人从 1 872年的 1 3 .7万人猛增至 1 891年的 42 .1万人 ,高峰时期的 1 93 1年达到 1 0 1 .8万人。但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9.
李涛  高亮 《民族学刊》2020,11(6):72-80, 166-167
罗兴亚问题是一个多世纪前英殖民者在亚洲埋下的诸多“民族问题”之一,也是孟加拉国与缅甸之间难解的“痼疾”。2017年8月以来,罗兴亚问题的再次爆发给相关国家造成巨大冲击。缅甸在打击罗兴亚暴力活动的同时,反对国际干涉,试图牢牢把握该问题解决进程中的主导权,而孟加拉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等不同层面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寻求将罗兴亚人遣返缅甸,立场的对立使两国关系陷入僵局。而美国和印度介入罗兴亚问题则使地区秩序进一步复杂化,并在舆论和安全等领域影响中国的利益。2020年1月17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也给“罗兴亚问题”的解决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20.
何平 《世界民族》2002,42(5):50-64
迄今所能见到的关于缅甸历史的论著几乎都告诉我们 ,1 3世纪蒲甘王朝衰落后 ,缅甸本部便被称为“掸族三兄弟”的三位掸族首领所控制。“掸族三兄弟”的后裔先后建立了邦牙、实阶小朝廷 ,不久 ,到他忉弥婆耶时 ,又以阿瓦为中心 ,建立了一个阿瓦王朝。因此 ,从“掸族三兄弟”开始 ,缅甸历史便进入了一个“掸族统治时代” ,而这个时代是缅甸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代或“黑暗时代”。然而 ,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 ,这竟是西方学者在泰学研究领域内制造的一个讹误。如果说过去在国际泰学研究领域一度流行的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和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