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实力作为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能力,既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科技创新基础。定量评价了2000—2020年中国科技实力的跨越式发展,从科技追赶型进入科技创新型行列,从世界科技第二方阵进入第一方阵,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彰显了党的全面领导政治优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与科技人力资源优势等。根据中国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未来发展多方面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对国家科技创新目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进而对2025年及2035年中国科技远景目标进行展望,即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在其即将出台的“九五(1996—2000)”规划及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九五”以至2010年,是实现“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中科院将以整个社会为基础,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科学的前沿,调整学科、任务和机制,集中全国最优秀的科技力量,为解决国家急需的关键性、战略性、综合性重大科学技术发展作  相似文献   

3.
在现时代,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着眼于国家利益来制定科技领先战略,既是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现实,也是我们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科技强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抉择,需要一系列政策支撑,包括自主创新、技术跨越、提升结构和区域协调发展,等等。实施科技强国战略,是中国适应时代挑战、实现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新时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蓄积。许多国家都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产业升级、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决定性、根本性力量。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时代性,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核心力量,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国防工业是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国防工业的军民深度融合能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发挥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科技创新资源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科技创新协同创新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水平等的提升。为全面深入分析考察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对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状况,需要探讨科学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评价方法。为充分发挥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功能,需要加强对军工单位和民口民营单位科技创新的统筹,推动国防工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相关支撑和支持政策,强化对国防民用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科技法制与科技法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法制建设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切入 ,对于科技法制建设的时代需求、科技法学与科技法制建设的关系、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和科技法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指出科技法制建设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 ,科技法学是一个同当代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 ,需要科技界与法学界共同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辨析了科技产出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指出提高国家科技产出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科技产出中的问题,提出要采取调整国家的科技政策导向和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战略,改革科技项目管理体制等具体措施,提高国家的科技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高等学校必须从协同创新的前提、关键、途径、基础和保障5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当更大重任。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高校,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失时机地实施好制度创新、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质量固本、特色发展、品牌服务七大战略,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科技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教育管理是科技管理向教育领域的延伸。我校该学科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增设了科技与教育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具有长期的研究积淀,目前已形成较强实力的学术梯队,并形成如下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主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问题。2、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主要研究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度量。3、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作为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如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担当重任,做出贡献,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就此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高校适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从就业的视角来分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科高校必须在坚持"以生为本""、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品牌"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设计,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同时,建立以专业为支点的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需要构建以当地大学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培育区域创新能力区域比较优势的要求;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当地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当地大学的创新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及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新工作途径,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党建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提出高校党建数字化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科技创新团队是提升企业和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中国石油和石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现状,总结目前校、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团队这一形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自身特点,阐述了中国石油与高校共建科技创新团队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搭建平台、培养领军人物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创新环境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创新环境反映一个学校体现时代要求的品位和格调 ,具有开放性、现实性、民主性、感染性、互动性的特征 ,对创新人才创新力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要营造 :创新的意识观环境 ;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 ;开放的学术交流环境 ;浓厚的人文氛围环境 ;多元的信息网络环境 ;先进的设施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的需要,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创新的需要。高校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自身发展目标与党组织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符合师生特点和需要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探索性、开拓性人才,产生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开展学习研究工作,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探索性、开拓性人才,产生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开展学习研究工作,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