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宁 《天府新论》2006,(3):68-7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是由社会、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倘若只采取单方面的措施,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只有结合城市与农村的特点,一方面,解除劳动力自由流动限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使农村逐步实现城市化,从而使中国由二元经济顺利过渡到一元经济。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障碍。在对我国1978-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测度后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二元经济结构依然相当显著。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既是我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和非农业产值与就业结构偏差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过大。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空间集聚和结构转换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和经济目标。城市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城市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均质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宗强 《理论界》2008,(3):13-15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经济政策,使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引发了诸如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等城乡屏障,并由此引发了使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无法转移,形成严重的"三农"问题,造成消费需求不足,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形成了结构转变的"双重演进"特征,加大了制度变迁的成本等社会和经济问题。如何将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缩短城乡经济差距等问题,值得我们做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三阶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提出来以后,以其理论的开拓性、模式的简洁性、方法的有用性获得了世人的赞扬,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它是解释不发达国家剩余劳动力吸收过程的“普遍真理”。但事实说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却不大适应于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出现了三个阶段,表现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其演变的过程,将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会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从要素的区际间流动和累积竞争优势与累积竞争劣势两个方面论述了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东西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二元经济空间结构的存在,是区域差距扩大的必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主要对策:解决西部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发挥"后发优势",提高西部资源要素收益率;在西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的支援.  相似文献   

8.
经济结构调整是深化改革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基于此,对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特 点及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了初步剖析,着力提出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等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均得到了高速增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没有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而缩小,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而扩大。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的非均衡发展问题非常突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7,(3):72-81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起点和起因、影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因素及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路径选择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问题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起点、起因和根源认识不清;把二元经济结构与"三农"问题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混淆;在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思路上过度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分析二元经济结构跟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存在想当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春天,在我国农村还存在无限供给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吸纳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产业部门支付民工的工资偏低,这使西方古典和新古典二元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已不适应我国国情。我们由此建立的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认为,利用工资的激励职能,即通过提高工资可实现工资与利润的共同增长,从而保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进行,直到我国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流动人口既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 ,又是促其瓦解的重要因素。建国后的工业化战略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加大。改革的发展就是一个在不断缩小其强度的过程。尽管当前还存在对农村流动人口的不同看法 ,但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对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3.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从要素的区际间流动和累积竞争优势与累积竞争劣势两个方面论述了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东西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二元经济空间结构的存在,是区域差距扩大的必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主要对策:解决西部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发挥“后发优势”,提高西部资源要素收益率;在西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东部地区的支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的基础上,提出在考虑转移成本以后,准刘易斯转折点实际上是刘易斯转折点的提前形态,这种提前形态与我国外向型的工业化模式有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外向型的工业化模式会产生失衡效应和加速效应,从而促使刘易斯转折点提前到来.本文最后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提出了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及其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的二元结构表现在就业体制二元性,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城乡劳动就业区别和户籍壁垒三大方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企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体制内就业者的既得利益刚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和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在此基础上对转换二元结构的目标、途径、过程、模式选样作出论证,最后从促进企业家市场和工资市场化,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缩小劳动力供求差距和改革户籍制度等五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是造成二元经济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入手,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分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缩小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实现二元经济的顺利转化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丹 《社会科学论坛》2007,(14):115-120
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是造成二元经济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入手,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分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缩小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实现二元经济的顺利转化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杨健  关慧 《理论界》2009,(6):14-15
二元经济结构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本文对国外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相关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城乡平衡发展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乡平衡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由来已久 ,它的实质是对农民最大的不公平 ,产生着有经济、政治、思想各方面的原因 ,它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我们对此必须要有全面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