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明代庶吉士制度探析董倩庶吉士制度是明代首创的,以科举制为基础,新科进士须继续求学三年,尔后再授官任职的一种培养高级官吏的制度,对明代的政治史、行政制度影响很大。《明史·选举志》载:“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  相似文献   

2.
唐代宦官与南衙朝宦一样亦有俸禄,包括俸料、食料、杂用、防阁、庶仆与禄米、职田等项,后将前几项合而为一,称之月俸,这样宦官的俸禄就由月俸、禄米、职田收入三项构成。文章全面考述了唐代宦官俸禄的前后变化情况,并论述了宦官食邑的基本状况及食邑俸赐化的趋势,认为唐中期以来财政困难、社会矛盾激化与宦官人数膨胀、俸额巨大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7,(2):117-123
在唐代,官员的俸禄包括禄米、俸料钱、职田和禄力四项。唐前期的俸禄制度虽沿袭隋制,但又有不少新的变化,在新的变化中逐渐整齐划一,并相对完备。开元二十四年月俸制的建立标志着唐代俸禄制度的完善。唐代的俸禄制度屡有变动,且相对复杂。在前期主要有武德制、贞观制、乾封制、开元制,俸禄数额、发放依据、俸禄来源都在发生变化。从京官和外官两个系统入手,重点分析京官与外官各项收入的比重大小,可以发现京官俸料钱收入比重大,外官职田收入比重大。  相似文献   

4.
赵时春是明代中期甘肃著名的人物。他不仅在当时文坛上被誉为嘉靖“八才子”之一,而且以通达国体,议论朝政阙失,颉顽于当时。本文仅介绍其生平并浅析其“事功”思想。 赵时春(1509—?),字景仁,号浚谷,甘肃平凉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曾被诠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官刑部主事转兵部之事。嘉靖九年(1530),因上疏揭露都御史汪鋐、副都御史许攒等人,献“瑞麦”、  相似文献   

5.
<正> 隆庆六年 (1572) 五月二十五日,张居正与高拱、高仪在乾清官内隆庆皇帝病榻前受以"顾命"重任.第二天,三十六岁的隆庆皇帝病逝.六月,朱翊钧登基,开始了万历时代.这一年新皇九岁.张居正四十八岁,梦寐以求的柄政宿愿终于实现了,历史降临了契机:辅弼幼皇,从而有更多的展现才华、实现报负的机会. 张居正一生有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从此在朝中任职升迁,终生未出任过地方官.进士后的馆选被认为是升迁、入阁的捷径."自天顺二年 (1458年)、李贤奏定纂修 (翰林院修撰、编修) 专用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  相似文献   

6.
传说百济移民曾大批参加编纂古代日本的史书,但是日本的《古事记》或《日本书纪》等史书却大量歪曲有关朝鲜半岛的记载,这是什么原因? 日本古代社会组织的核心是部民制度。很多人认为它是受新罗骨品制影响而形成的,其职能是表示古代贵族阶级的身份。臣、连为“姓”之最高者,其下有直、君、首、史、忌寸、吉士等。“吉士”在朝鲜半岛也很常用,可见它和新罗十七等官品中的第十四品官“吉士”不无关系。部民制度既然是身份制度,当然是世袭的。因此,“史”、“姓”皆都由具有汉文教养的百济移  相似文献   

7.
江增华 《社科纵横》2009,24(4):102-105
施闰章在清初诗坛享有盛誉,在官场上也颇有声望。其在清初出仕的原因除了一些普遍性的因素外,作为个体的他出仕的原因还有:一是他在明朝没有官籍,清初出仕没有心理负担与外在舆论压力;二是为了完成自己登仕与家族父辈希望他出人头地的夙愿;三便是考虑到要以俸禄养家。而清初出仕的施闰章,其心态是矛盾复杂的,既感激,又害怕,时时担心大祸临头。做事时谨慎小心。他在清初为官,其内心世界并不愉快,时而萌生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意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官吏常常对为官之清贫产生两难抉择的矛盾心理。流传久远的楚国国相孙叔敖的碑文有这样的话:“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可为者,子孙以成家。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而不可为者,子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廉者不能养家自给,贪者却福泽后世,这简直是一个历史的悖论!看来,封建俸禄制与廉政建设关系密切。本文仅就两汉俸禄制的变动与其廉政建设的得失略加述说。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对战国时期燕国的官制、郡县制、俸禄制、兵制、刑制等制度进行了详细 考究。燕国官制分为政事职官和军事职官两大类,政事职官有相、司徒、司寇、司工等20余种, 军事职官有将和司马。燕国的都郡县制设置较晚,郡守、县令均由燕王任免。燕国任用官吏,是采 用俸禄制的形式,任免官吏,是以玺印凭证.燕国有左、中、右三军,燕王还有自己的禁卫军。燕 国有监狱及劓、刳腹、刳肠、斩、截等刑法,颇为残酷.  相似文献   

10.
易江男 《东西南北》2013,(11):45-47
河北石家庄市一名提拔不久的官员,在收到PS淫照敲诈信后想到了自杀,也没有选择报案。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09,(7):24-25
偶尔停下脚步,聆听岁月疾去的声息,感受表象以外的真义。 汉高祖刚建国那会儿,全国人民不愁没房住,因为政府手里早就攒够了公房,正要一套一套地分给大家,您只需耐着性子排队就是了。那时候,彻侯能分到150宅,关内侯能分到95宅,大庶长能分到90宅,公士能分到2宅,庶人能分到1宅。庶人是平民,彻侯、关内侯、大庶长、公士都是爵位。这些名词今天念起来很拗口,那时候却像说科长、局长一样自然,  相似文献   

12.
正"不提拔、不表彰,都没事,一公示要提拔表彰,真的假的举报都来了。"最近两三年,公示成为一些问题官员越来越头疼的问题,有些官员甚至患上了"公示恐惧症"。公示后没有被提拔,"一般来说,应是公示中有举报,可能是查出有问题,但问题虽影响提拔还不够处分,也可能是问题清楚但如何处理未定。""带病提拔"的官员在公示时都会有举报,但最终是否会影响他的升迁,要看遇到什么样的领导,"这些问题都很微妙,一言难尽。"公示满一年仍"原地踏步"2016年1月4日,吴智明仍以陕西省西安市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制度上讲,礼是权力与权力之间正式规范,只对官员有约束力,官员通过身教来引导民间的人伦关系秩序;刑才是对民间的强制性规范.礼对官员的制约是主要的,刑对民众的强制是其次的.孔子并没有主张权力介入民间伦理的极权主义思想,相反主张为民众留下"宽"的自主空间.但礼制对官员的制约力在实践中流于主观化,因而礼会形同虚设,权力关系必然陷于紊乱,导致政治乱局.孔子讲的"无讼",是治理的结果,而不是治理的手段或工具;不是要人不打官司,而是希望社会少产生一些冲突.一个客观化运作的礼制(权力关系规范)是法律灵验运作的前提.做为"良官宗教"的孔学,其现代转型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而首要的工作是正本清源,还孔学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女发言人, 性别并没有给姜瑜的职业生涯带来太多影响, 反倒是为她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先是被外媒评为五十名全球美女官员之一, 如今又因在“半岛局势”上的发言成为在韩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王文琦 《探求》2013,(1):85-92
制度化是法制化的基础,法治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层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执政党对制度化的认识提高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官员考核制度化的建设开始起步,各类规章制度相继建立。官员考核的制度化过程使我国的官员考核呈现焕然一新的局面,对于推动国家法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官员考核制度相比较于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要缩小差距,必须在已经出台的官员考评党内法规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顶层设计,开展统一的官员考评法律制度建设,推动官员考评制度与国家法的对接,使官员考核行为上升为国家法治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有没有节假日?古人是如何休假的呢?汉朝至隋朝,官员每5日放假一日,谓"休沐",意即沐浴和休息。唐、宋时期实行"旬假"制度,即一旬(10天)休息一日。一年36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利益集团与政府和官员之间的互动行为是造成政府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政府或政治家及官员也都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利益集团和选民与政府或政治家及官员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规则、制度和宪法是约束和控制政府或政治家及官员行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首先提出“优胜不劣汰”的晋升锦标赛模型,研究发现升迁欲望与同级官员数量增加能够提高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不过,在考察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工作的觉察能力时发现,如果官员通过岗位职责内的工作难以达到其在晋升锦标赛中的最优结果时,那么官员将会选择做那些能够直接被上级官员觉察但是社会效益低下的工作,从而导致晋升锦标赛走入困境,社会重复建设问题以及腐败问题都是这一困境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晋升锦标赛只有在上级官员识才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是有效的。只有真正树立了“任人唯贤”的社会风气才能走出晋升锦标赛可能造成的困境,实现官员升迁激励与选择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车消费已成大患,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但如何使改革合理合法,这是首先需要研究清楚的问题。货币化公车改革的前提必须是政府官员的公车专用权建立在一种合法授权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的公车专用权缺少法律授权主体批准,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合法的批准程序,所以"公车改革货币化"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货币化的公车改革不具有合法性。支撑货币化公车改革的"节约经费论"以及政府的"自我肯定"也不足以证明其合理性,而且还会产生新的利益分配不公平,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20.
在50多分钟的视频里, 身为地方官员的郑宇民对阵央视名嘴, 非但没有露怯, 反而从一开场就以其柔中带刚、如珠妙语占 尽上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