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马克思主义在西欧诞生的时候,世界的东方刚打响英国侵略中国的炮声。西方资产阶级造成了自己新的对立面。鸦片战争后不久,马克思以极其高兴的心情看到了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他写道: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建设近代化海防的第一个倡导者。他在广东查禁鸦片期间,大力整顿海防,成功地击退了英国舰队的多次进犯,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军事冒险计划,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3.
莫理循是一个“具有最佳英国殖民者特征”的人。在就任袁世凯政治顾问之前,他是英国扶植袁世凯上台、绞杀中国革命的帮凶;就任顾问之后,拼死维护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和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力图把中国的发展纳入英国殖民者所设下的轨道。他决不是“一个深爱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是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在英美史学家的通史和专著中竟很少提到。即使提及,其看法也往往是歪曲的、片面的。英国史学家马瑞奥特认为,鸦片不是战争的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是一个“偶然事件”。“英国政府是无可非议的”,应把战争的责任归到林则徐身上。吴德渥德则更明确提出,战争的主因是东方和西方的政治不同,这种不同无法解决,所以最终诉诸武力。渥尔德和吉赤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外交人员地位的承认问题”。威廉森认为,战争的原因是“1833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取消和中国方面的严厉禁烟政策”。还有的认为,“中国的禁烟,威胁了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生存,战争在所难免”。美国第六任总统约  相似文献   

5.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区,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旋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因而,侵略中国,并把它象印度一样纳入自己的经济轨道,是英国资本蓄意已久的目的。为了这一目的,英国资本从19世纪初以向中国倾销鸦片来扭转他们在正当贸易中的逆势。伴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烟毒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成灾,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人的生理心理都遭到严重的摧残。中国人民奋起严禁鸦片。1839年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资产阶级立刻沸腾起来,发出一片侵华叫嚣。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第47页) 一八四○年——一八四二年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战前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民。面对英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奴役,清政府中林则徐等人在广东厉行禁烟,并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焚烧英国进口的鸦片二百三十多万斤(其中有美商鸦片一千多箱)。英帝国主义借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英国除了掠夺二千一百万元“赔款”外.还强占香港作为它侵略中国的基地,强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处做通商口岸,等于敞开中国的大门,任凭侵略者自由出入,日后侵略者逐渐在各口岸设置“租  相似文献   

8.
鸦片传入我国前后——兼谈“鸦片”一词的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鸦片(罂粟)是在公元7、8世纪由印度传入我国,而不是清道光年间由英国人传来。从历史和语言上详细分析了“鸦片”一词以及“阿片”、“阿芙蓉”、“雅片”和“亚片”等几个外来音译名的来历。  相似文献   

9.
一百四十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为扩大远东殖民地,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保护其罪恶的鸦片走私,对中国悍然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端——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通过这次战争,英国殖民当局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及其他附属条约,强占了中国领土香港等。长期以来,帝国主义者及其御用文人制造了种种谎言,颠倒是非、歪曲事实,企图掩盖这次侵略战争的真相,捏造了战争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人的“愚昧而骄傲”,以及英国人受到了“侮辱”,鼓吹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莫大幸福”,诬蔑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是“愚昧无知”等等。直到今天,仍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书写难以摆脱传统的政治话语的束缚,浪漫主义诗人也往往被认为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附庸与御用文人。对东方的“物化”、“负面化”、“妖魔化”这类的关键词在浪漫主义诗歌的研究中屡见不鲜。然而,拜伦是浪漫主义诗人中唯一亲自游历过东方的,在他的“现实主义东方书写”中体现出了一种求真务实、矫枉过正的意识,帮助他超越了同辈的东方书写,将东方书写带入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对沟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鸦片是危害近代中国人的一大毒瘤,而鸦片贸易合法化政策则是这一毒品的保护伞。本文通过分析五口通商时期的鸦片走私情况,英国政府对鸦片走私认识的转变过程,以及鸦片贸易对英印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从英国的角度探讨了英国确立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政策的原因和目的,因此就从侧面说明,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起了主要作用,应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2.
掠夺贩卖非洲黑人奴隶和输出印度鸦片毒害中国人民,这是西方资产阶级实行资本原始积累最卑鄙的两手,又是近代殖民史上最残酷的剥削形式。众所周知,英国既是贩卖非洲奴隶的积极参与者,又是贩卖印度鸦片的始作俑者和巨头。仅就后者而论,自18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英国实行鸦片政策时间之长、手段之劣、危害之深、影响之大,均为世人深恶痛绝。正如中国近代史上爱国英雄林则徐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英国鸦片贸易“以土易银,直可谓之谋财害命。”本文试就英国鸦片政策的产生、发展和终结,揭示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及对中印两国人民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贵州是近代中国种植鸦片极盛地区之一。从鸦片战争迄于解放,历届地方官吏和军阀运用权柄,以鸦片作为聚敛财窗之本,玩寻所谓“严禁”与“开禁”的两手,作为自己中饱私囊,大发横财,加强实力,扩大地盘的手段,给贵州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人“一窝蜂”向西方倒了,东方未免过於寂寞,但寂寞也催人奋起,使人有所作为。这位出生在张姓郡望的地地道道的”张家人”,是获得“阿夫沙尔奖”的目前唯一一位中国学者他,修长的身躯,伟岸在我的面前。我有过20年的学校教育,但充其量只能做他的一个学生。他分明是一位有影响的学者,却发自内心地说:“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员。”刀世纪以来,世人“一窝蜂”地向西方文化倾倒,千年东方,曾几度辉煌,但在这个时候,未免过於寂寞了。不少中国学者,谈起英、美来,头头是这;但说到东方,却连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区别也知之甚少。我…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大地,有一位被誉为“东方第一奇人”、“中国第一超人”的人.他的特异功能,早已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播放.名闻遐通。凡在“东方之子”中看过他神功的人无不为之折服、倾倒,为不己。从昨日到今天.他原本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他的名字和他的爱国之心,爱民之情: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积德行善.爱洒人间: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耳誉.以及短短七年便向社会、家乡和人民捐款八千多万圆,使他又跨入了“中国大慈善家”的行列。他是谁?他就是充满神秘傅奇色彩的著名社会活勤家、全国政协委员──天地…  相似文献   

16.
电影《安娜与国王》是好莱坞据安娜·利奥诺温斯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19世纪泰国(当时称作暹罗)宫廷的故事。电影讲述了英国安娜在暹罗宫廷为暹罗王蒙库的58个王子和公主担任老师期间发生的故事。文章以爱德华·赛义德的“他者”和钱德拉·塔尔佩德·莫汉蒂的“第三世界妇女形象”等后殖民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安娜与暹罗国男性的抗衡及安娜与暹罗国女性的形象塑造差异等方面,对该影片折射出的西方后殖民文化霸权进行剖析,得出东方暹罗国只是作为西方英国存在的一个“他者”.东方男人暹罗王蒙库只是衬托西方白人女性安娜的一个“他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浦是个成功的艺术形象。用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透析这个形象,发现“补偿机制”和“自卑情节”在他的身上都有明显的表现,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是一个战胜了人性的弱点和自卑的斗士,他的生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一切人都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18.
哈罗德·阿克顿是英国的历史学者与汉学家,也是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哈罗德·阿克顿选译冯梦龙“三言”小说,并结集为《四则训诫故事》,既是其生平第一部汉学著述,又寄托了他的中国文学理想。《四则训诫故事》的译笔雅俗并举、瑰奇生动,被誉为“东方《十日谈》”。在注释环节,阿克顿以严谨的史学研究态度,引证大量汉学典籍为该书作注,向英语读者呈现了西方文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汇编。同时,阿克顿通过强化楔子部分的归化翻译,彰显了冯梦龙“三言”作为通俗小说的伦理性色彩,擢升了译本的训诫意义。而阿克顿对译作篇目的甄选与编排,在不同章节间形成复调,与冯梦龙的创作动机相契,并与阿克顿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创作期待融合,汇通了中西文人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9.
爱德华·沃弟尔·萨义德(以下简称萨义德)在其《东方学》中准确再现了“东方主义”:“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1]。而在接下来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中,他将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赫人物。他不仅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敢于向帝国主义打响第一枪的民族英雄、但又并非盲目排外,恰恰相反:他只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鸦片输入,而同意同外国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并且命人编译《四洲志》,并以它为基础而嘱托他的好友魏源编成《海国图志》100卷,作为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环境、信息和办理外交的参考资料,所以范文澜称他是满清“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