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管子>认为"贫富无度"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不能制定和执行"调通民利"政策.因而国家要采取薄赋轻征、取用有度和"轻重"之术等政策,尤其夺富予贫的行政手段,实现"贫富有度".这些思想对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宋代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高利贷思想,一派主张"利出一孔",认为官府应该控制高利贷;另一派主张"贫富相资",认为高利贷是"贫富相资"的表现,政府对高利贷应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王安石变法前后两派主张形成针锋相对的对立局面。南宋时,占据主流地位的高利贷思想是"贫富相资"。  相似文献   

3.
汉代社会保障内容丰富,以民为本是汉代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汉代社会救济思想包括贫困救济和灾后补救两部分,可以细分为养恤、安辑、赈济、调粟、放贷和节约等学说。仓储后备说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荒、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思想。尊老养老不仅是汉代衡量上至将相、下至平民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统治者还将其上升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极力倡导全体国人执行。"调均"思想包括贫富有差和贫富有度两个方面,立论重点是防止贫富过分悬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民众才会听命于君主。早期佛教和道教中的慈善思想初具雏形,开后世宗教慈善之先河。民本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专制统治共存,属于专制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而在社会主义中国,贫富分化的问题已露苗头并趋恶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天才般闪耀的思想的火花至今仍绽放异彩.回眸历史,或许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现在,看清未来.本文通过对古代贫富思想的解读来总结它对中国改革的启示,探讨中国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有效政策途径基本保证--政权性质;必要途径--地权改革.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赶超先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贫富观.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和人口思想的认识,文艺学与人口学可交叉整合为一门新兴学科——"文艺人口学".主要研究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艺术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人口、创作人口、读者人口与作品数量和质量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将"人口"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结合,建构以"文艺人口研究"为中心、四要素双向同构的新图式,展开文艺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等相互关系的"环境研究",着力创作、接受、传播、人口迁移等"主体研究",强化作品思想内涵与人口审美素质、人口综合质量之间的"质量研究".以文艺人口学视野观察特定时期作者地域分布、空间变化,分析创作资源多寡与"审美贫富差异"问题,以期通过调整文化政策,优化国家文化艺术版图.  相似文献   

7.
校园贫富分层是社会贫富分层的折射,其负面影响造成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发生转向甚至是扭曲,因此,新时期必须通过学校制度性环境的改变和制度安排淡化对立情绪,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和谐,通过多途径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贫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欲灭贫穷又以穷为荣、期盼富裕又以富为耻,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勤劳致富光荣,再到富而思进、注重公平的过程.深入研究当代中国贫富观的嬗变过程和思想轨迹,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对于树立正确的贫富观,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儒家“仁爱”精神调适大学生人际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期贫富分化加剧的"阵痛",已明显"克隆"到大学校园,贫困生群体的迅速扩容、"显富"与"仇富"心态的对立,也已造成骇人闻听、最为严重的人际关系紧张行为后果.而"仁爱"精神是儒家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者亲亲"强调家之爱;"仁者爱人"强调人之爱、社会之爱;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和己不欲勿施人,则强调平等宽容.因此,挖掘其精华,理应能从宽容大度、平等待人、克己奉献、自重乐观有为的心态、思想、精神与人生态度方面,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调适.  相似文献   

10.
先秦两汉时期的儒家不反对求财致富,但强调获得财富应遵守"道义"原则。指出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基本制度设计违反"道义",造成"重税、兼并",从而使特权、垄断盛行,侵蚀人们的劳动所得,应根据"道义"原则建立相应的财富约束与调整机制,从基本制度设计上竭力防止和避免贫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