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是外交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绳。通过探讨影响国家利益的基本因素,分析新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的层次特征,进而把握中国外交战略的定位,做出周边战略和全球战略的规划,勾画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系统性特征十分明显,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就是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在构建本国外交战略时,都必须顾及这个最基本的关系,遵循系统论的基本规律.当代中国外交既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深刻体现着现代系统论的思想.新时期中国外交系统性思维特点明了,对中国外交实践意义重大,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哈萨克斯坦的外交资源和外交战略进行了概括和评述。认为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外交资源并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了正确的外交战略,在参与国际关系中,较好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实现了对外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中国和平发展步入新阶段,中国崛起的国内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国和平发展迫切需要外交创新开拓新局面,外交肩负着中国崛起的和平诉求、发展诉求和责任诉求。在和平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外交创新出现了新变化,外交策略更加奋发有为;外交理念强调合作共赢;外交视野突出全球意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承载着实现中国崛起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有赖于外交理论、外交制度和外交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是一对密切联系而又极其复杂的关系.二者的联系在于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其复杂性则表现为二者时而一致、重合,时而又充满矛盾,有时意识形态占主导作用,有时又是国家利益占主导作用.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灵活运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分别制定了“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以及“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有力地维护和实现了国家利益,为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警务外交是指各国警察公安机关、其他政府机构或代表机构以及国家领导人就涉外警务相关事宜而开展的双边或多边活动,是国家外交职能在警务领域的延伸.作为兼具国际司法、执法与外交三重性的独特外交形式,警务外交具有硬性功效、协调本质、责任延伸与现时保护四个特征.虽然起步较晚,中国警务外交已经在组织制度、条约协定、职业外交与技术合作四个层面构筑起了海外利益保护的新的长城,正在成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重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化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甫 《理论界》2014,(2):48-5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发出了不良言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傲慢论"等歪曲中国发展模式的论调甚嚣尘上,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内容。打造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通过文化交流引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理解,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和平发展的中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回顾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理清了中国文化外交的成果,同时分析了中国文化外交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必须评估文化外交战略资源,做好战略分层,充分运用中国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结合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构建系统的文化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8.
外交能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外交能力大小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变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命题,就是要主动塑造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有的外交体系和外交能力,外交能力建设自始便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外交能力建设,以“两个大局”为时代坐标,着眼塑造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外交能力建设应以外交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外交理论创新为引领,以外交布局的谋划和推进为主线,以战略实施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支撑。外交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效实现国家实力、战略目标、外交方式的相互匹配,同步推进外交体制机制改革与外交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外交实务也要加强学术发展和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对中国的现状和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分析的产物,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外交领域的有效延伸,是维护中国国家权益的生动表现.新世纪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关于"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的论述,开创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梅得昌 《兰州学刊》2010,(Z1):125-127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特使外交出现在外交活动中。它富有中国特色,具有经常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趋势。它是我国国家实力不断提升,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集中体现。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传播"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维护和拓展我国的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外交是中国体制内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外交权力和外交职能是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赋予的.宪法赋予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以及人大作为中国代议机构的职能,使得全国人大开展的议会外交兼具其他体制内外交无法企及的特殊权重以及"既官又民、亦官亦民"的松散特点.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人大外交形成了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双边友好小组、参与国际及地区议会组织、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外交形式.人大外交从体制到实践都日趋成熟,在中国外交的整体部署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交保护是国际法上一项传统的法律制度,它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与和谐世界的大背景下,外交保护显现出了其特性与发展趋势.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拟定的<外交保护条款草案>附有官方评论,它集中了各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在此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不久以后它将成为供各国公开签署的国际条约.在此国际潮流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理当研究并运用它来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与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烟 《兰州学刊》2005,1(2):19-21
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对国家利益问题作专门的章节的论述,但他重视国家利益问题,并贯穿于他的思想体系始终,他始终将国家利益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考察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具有至上性、复合性、层次性、宽广性.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我国制定和实施外交战略的出发点,对当前中国探索走和平崛起道路中的外交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代伊朗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文认为,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外交是片面追随美国的依附外交,同时也构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革命外交"导致伊朗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伊朗的"缓和"与"对话"外交,使国际环境得到相对改善;内贾德政府执政后,"拥核崛起"成为伊朗国际战略的核心,导致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再度紧张.当代伊朗外交有两点值得发展中国家吸取的历史教训.首先.如何避免外交走向依附与革命两个极端;其次.如何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分 5个时期探讨 2 0世纪的中国外交 ,阐述的重点是国际环境变迁、国内政治变革与中国外交演进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各个时期的外交遗产以及隐藏在革命造成的断裂之下的中国外交的连续性。在这一百年间 ,中国外交有两项基本任务 :2 0世纪前半叶 ,中国人追求的是恢复 1 9世纪失去的国家独立和主权 ;2 0世纪后半叶 ,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同现存世界打交道 ,学习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并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回顾2 0世纪中外关系的基本特点和中国外交的经验 ,将有助于中国形成成熟的现代外交。  相似文献   

16.
朱丽 《阴山学刊》2006,19(4):92-96
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国内因素和世界各主要力量影响中美双边外交。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和“9.11”之后中美双边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取代了中美安全战略合作关系,美对华政策正向着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转变,经济贸易外交成为巩固两国关系的基础,反恐外交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人权外交。美中关系总的趋势是向着良好方向发展的,中国的发展不必然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也不必然具有对抗性。对中国来说,在对美外交中处于被动反映的模式仍将存在。  相似文献   

17.
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继承性,或者说连续性。新一届领导集体在许多方面继承了邓小平、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如推进多极化进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新安全观,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推行睦邻外交,加强与大国的关系以及开展多边外交等方面。同时,外交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创新性。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外交工作既要有所继承,又要有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外交目标。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几年来,中国的外交工作正在经历着一种深刻的转型,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外交理念和风格。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战略主要是以追求国家政治利益为主的"革命外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战略转变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改革开放提供良好外部环境服务.这种重大转变是由国内外、历史与现实中的多种主客观因素促成的,但总的来看,国内的变革和观念的变化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对外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顺应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各国纷纷将经济外交作为对外经贸关系的主轴,一些国家专门制定了发展经济外交的战略,经济外交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外交的主要方式,对促进一国的对外经贸关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经济外交在建国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济外交与对外经贸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市民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崛起,市民社会正在逐步走向外交决策研究者的视野。外交决策的制定是在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有特定的人为了维持和发展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作出的政策性决定。在这里面,环境、人和国家利益是研究外交决策的关键因素;而这三个方面都是与社会有关系的。通过介绍市民社会理论及其观念的三个特点,来阐述市民社会在利益、环境和人的观念等三方面的对外交的影响;并简单介绍其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