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土的动弹性参数在工程抗震设计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其测定方法可分为被动试验和现场波速试验两大类,后者因能保持岩土体的天然结构构造和初试应力状态,测试成果实际应用价值大,普遍受到勘察单位的重视.本文以某220KV变电站工程为例,阐述现场波速试验在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测试和场地类别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受控源的等效替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等效的概念,对含有四种不同形式的受控源电路均采用将受控源用电等效替代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这种等效替代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说明在处理含受控源电路时,用电阻等效替代受控源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等效理论是当代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在等效理论的关照下,从诗歌形式、音韵、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邓恩诗歌《歌》的三个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有力地论证了等效理论于诗歌翻译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深厚的软土层场地,承载力低,压缩性高,需进行加固处理。塑料排水加载排水法上就是将双面具有上下直通的凹凸槽排水塑料带按设计深度插设人的软土层中,再于土层上加载,在压力的作用下,土层中的水便沿着板带上的排水通道(凹凸槽)涌向顶面外排,从而降低地基土的含……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等效代替法,结合教学实例,归纳为模型等效代替、过程等效代替、作用等效代替三种类型,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虽然许多翻译者对等效理论颇有争议,认为其理论结构还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之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一理论。"等效翻译"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应当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等效翻译",在翻译时尽量与"等效"靠拢。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过程中,因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角度上存在的差异,会引起译文在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从而影响了翻译的等效原则.从词汇的角度出发,在两种文化下,通过对两种语言词汇的不等值现象对对等语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实现等效翻译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翻译者对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使对等语更准确自然,达到理想的等效翻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平面简谐行波质元的振动速度与波速关系的强调,结合波形曲线的斜率讨论行波质元的振动与相传播的关系,以及行波的能量传播及驻波的能量分布,有助于"机械波"一章教学难点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及其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苄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插层剂,多孔无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多孔有机膨润土,用X光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DTA-TG)等手段,对多孔有机膨润土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膨润土层间距由0.960 8nm扩大至1.491 4nm,表明苄基三甲基溴化铵已有效进入多孔无机膨润土层间.用该有机膨润土对0.03%的藏青色颜料进行脱色研究,表现出良好的脱色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两种不同含磷量水平的土壤进行研究,用亮蓝溶液染色鉴定了优先流的途径和分布,并采集了染色、未染色和混合3种土样进行全磷含量测定并分析了其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土壤20cm以下土层存在明显的优先流通道,染色土样全磷含量明显高于未受优先流影响的未染色土壤,且差异与土壤含磷量呈反比关系。表层土壤优先流贡献率较低,15~45cm土层优先流贡献率在20~70%范围,且随土壤含磷量的降低贡献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东省土壤发生特点及属性,采用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山东土壤进行诊断分类,并试拟山东省土壤系统分类,共划有土纲4个,亚纲11个,土类16个,亚类47个。  相似文献   

12.
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辉 《阴山学刊》2006,20(1):35-37
本文讨论了汞在土壤、水、大气、生物环境中的含量、形态、迁移、富集、污染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汞对人体健康的重大影响。汞在环境中的循环途径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形态的汞由一种转化为另一种,而毒性最大的是甲基汞(CH3Hg+)。更为严重的是,汞可富集于土壤、沉积物、鱼类和其他各种野生动物,或通过挥发作用进入大气圈。  相似文献   

13.
王云川 《阴山学刊》2006,20(3):37-38
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波源频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先后经历了多次扩张—收缩—扩张—收缩的周期波动过程。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时间序列经验特征中概括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选取了21个主要高等教育和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CF滤波方法,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中国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  相似文献   

15.
朱寿桐 《河北学刊》2005,25(3):179-184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次浪潮,那么,以大革命和左翼运动为背景的革命文学运动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的运作以创造社、太阳社和“左联”等文学社团为中心,体现着由文学向社会运作进发的中心情结,都是以理论批评为先导而不是以创作为先锋。不过,第二次浪潮更多地得力于社团集体运作的自觉性,基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流向,因此,它比第一次浪潮产生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推导出原子波包在坐标空间中几率密度的一般表达式,然后,以方形波包为例计算了其几率密度,并用计算机绘出了几率波密度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的三维曲线图。  相似文献   

17.
Flood contro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sing level of the upstream. Thechange of the main current and the inshore current velocity is induced by thecompletion of the regulation work. Yet Flood Control Departments pay muchmore attention to the extent,the range and the law of the inshore current velocity increase,especially in the river reaches which have arduous tasks of floodcontrol. Flood Control Departments object to constructing regulation work sucnas groynes,because they have always thought regulation work may lead to theincrease in the inshore current velocity.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ound on theinfluences of regulation work on the extent,range and law of the inshore current veloci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cale model tests ofthe Jiepai Reach in the middle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als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limiting increase of the inshore current velocity through properly ad-justing regulaton work,thus we can correct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river regulation o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与中国经济史学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根蟠 《河北学刊》2002,22(3):121-126
中国经济史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唯物史观的传播密不可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论战的中心是如何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形态,这次论战启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而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正是在这次高潮中形成的。活跃在这次高潮中的各派学者程度不同、先后不一地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由于唯物史观的指导和影响,中国经济史学一开始就形成了社会经济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业余训练 ,探讨如何在业余训练中抓住速度这个环节 ,培养少儿足球队员的速度和灵活性 ,并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论长波框架中的世界经济走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四种相互包容、相互叠加的经济周期。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五个长波上升期 ,其突出表现是新经济带来的快速增长 ,其动力是作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在这次长波上升期中 ,世界经济表现出均等化和两极分化两种趋势 ,从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在长波上升期中 ,如果没有外生的重大随机冲击 ,短周期和主周期一般来说会出现波动相对弱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