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大学的使命经历了多次的演变.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注重教学使命.同时,德国大学推进了研究使命的发展.在20世纪,美国大学提升了大众服务使命的地位.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即将出现国际化使命.  相似文献   

2.
论西欧骑士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骑士制度是西欧中世纪特有的军事制度。对它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必然性,对它的性质和历史作用,都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研究。 一、骑士制度的产生和确立 九世纪初,骑士制度之所以产生于法兰克王国,有其深刻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 英国人富勒在其《西洋世界军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83年第5期报道,苏联白俄罗斯大学于1983年3月10日至12日在明斯克召开了有关中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问题的学术讨论会。莫斯科、列宁格勒、明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伏尔加格勒和莫吉廖夫的中世纪问题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的学术报告有:西欧封建制的起源和蛮族的侵入(别斯梅尔特内);十四世纪末的古代罗斯、保加利亚和拜占庭(E.瑙莫夫);十五世纪上半叶南部黑海地区意大利人的奴隶贩卖(C.卡尔波夫);关于中世纪后期国际关系的现代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伊沃宁);十五——十六世纪立陶宛大公国与捷克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西方文学与中古东方文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史的角度对中世纪欧洲文学与中古东方文学作了整体上的比较研究,指出其在宗教独断与主题多元、骑士文学盛行与武士文学兴起、城市文学形成与市民文学繁荣诸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对这些文学现象在历史通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复杂性、矛盾性及其性质差异作了具体、细微的剖析。这一比较对研究东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交融、分化乃至裂变现象有较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艺形式的变化、文学流派的产生,固然有它本身发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内容的规定。可以说,近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现实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也完成于西方近现代文学。同样,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印度民族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矛盾的深刻化,现实生活的复杂化,原有的诗歌戏剧体裁显然不能容纳如此丰富、广阔的生活内容;而中世纪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创作传统又严重阻碍新兴阶级的历史要求的反映;加上伴随着殖民主义经济的侵  相似文献   

6.
书讯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里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期,一种新的文化——文艺复兴,在14世纪的意大利兴起了。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意大利的政局较为稳定,城市繁荣发达,再加上它那具有世界影响的灿烂文化。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到15世纪和16世纪达到了顶峰。所谓文艺复兴,字面上看就是再生、苏醒,它给科学、文学和艺术都带来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这场运动传遍欧洲,虽然进展缓慢,而且发展很不完全,但它却标志着各国之间文化渗透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拜占庭在中世纪地中海商业复兴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占庭在中世纪地中海商业复兴中的地位徐家玲在中世纪初期,当在蛮族统治下的西部欧洲还没有从5世纪以来的生产衰落中完全恢复之时,拜占庭凭着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已握有从事亚欧非各国国际贸易的垄断权。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一岸,扼黑海到...  相似文献   

8.
地区竞争力本质上是体系竞争力。古代欧洲与亚洲的地区竞争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罗马体系和中华体系此消彼长的关系。基督教和佛教分别在欧洲和亚洲并行兴起是影响古代欧亚大陆政治变化的重大事件,它对后来欧洲和亚洲政治结构的形成及地区竞争力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刊从本期起将以连载的方式发表这篇长论。论文以纪元初基督教和佛教在欧亚并行兴起为视角,比较研究东西方两大体系这段以千年为刻度的此消彼长的历史,并以地区竞争力作为比较参数。本文认为: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是古代东西方政治及其表现的鲜明特点;严重的政教二元冲突是造成中世纪欧洲地缘政治破碎化的关键因素;分封的世俗王权和集权式的教权二元内耗,使欧洲从近千年的罗马统一时代进入到中世纪"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千年乱局;由于中世纪中国比较好地解决了政教矛盾,其政治则从"五胡乱华"式的诸侯割据转为高度统一且有巨大包容力的结构,中华体系由此成为中世纪世界文明的重心,亚洲也由此进入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夏体系。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准备,终在17、18世纪冲破了中世纪这块板结土地,出现在西欧大地上.伴随这一新鲜事物同时发生的自然科学、哲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独立内容和体系.在方法论上,在各自的不同研究领域内表现出平行不悖的殊途同归,即自然科学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乃是自然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某个特定领域内的本质规律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思维方式.是采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还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自然科学得以发展的原来基础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最近几十年,人类生产力发展出现深刻的变革,在社会—技术—自然体系方面形成复杂的矛盾关系。全球问题急剧地尖锐化起来,具有各种不同知识的专家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这赋予它更大的综合性质。在许多著作中已经出现了“全球学”的专门名词,全球学可以理解为关于全球问题发生和现状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些问题的分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宋润婕 《社科纵横》2006,21(12):106-107
15至16世纪,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发生了一场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音乐也随之进入了“复兴”时期。此时的音乐理论及实践得到极大的发展,欧洲音乐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局面,形成了几个较有影响力的乐派:佛兰德乐派、威尼斯乐派、罗马乐派,它们对当时及后世的作曲家及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论英国行会的产生及其早期经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整个西欧行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欧行会史的上限一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城市的诞生之时,其下限则越过了1640年这一历史的分水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行会支配着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经济生活。因此,研究西欧行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不仅对西欧经济史,而且对中世纪的西欧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英国商人行会为例,对行会的产生和早期经济措施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英国的行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曾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它最初是以商人行会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又演变为手工业行会和公会…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运动研究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长盛不衰的学术领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分别形成了美国的实证主义路线和欧洲的历史哲学传统路线,出现了6种理论范式,它们在理论关注点、基本假设以及由此而来的理论问题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体化运动在欧洲已经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半个世纪似来,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欧洲共同体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上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化形式,它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欧洲的范围、但在一体化过程中,它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在讨论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同时,将对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对一体化的影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晓颖 《创新》2016,(2):55-62
共同体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思想流派,但其与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共同体伦理观念是分不开的。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再到近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都曾出现体现共同体理念的伦理思想。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共同体或是进行理论探索,或是进行理想寻求,或是将其作为理论探索和理性寻求的背景预设。这些相互之间有着深刻内在联系的共同体伦理思想,层累堆积,又循环往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代西方共同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理解当代共同体主义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5):29-33
消费经济学对生产、交换和消费三者的诠释,为研究中世纪盛期远程贸易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市场经济初露端倪的北欧,贸易行为的出现、贸易规模的扩大都与彼时的物质生产和社会消费紧密相关。作为市场扩张的外在表现之一,远程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中世纪盛期欧洲经济的复兴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前者为远程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后者则影响了它的形式、内容和发展方向。此外,社会需求强化了北欧的贸易网络,刺激着北欧贸易区的成型。在此背景下,至14、15世纪之交,北欧远程贸易由汉萨同盟组织运营并迎来繁荣。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制度性根源。前苏联时期的高度集权制度和由此产生的官僚阶级是其形成的历史前提和阶级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期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则为其准备了经济基础。俄罗斯经济转型以后,金融工业集团的出现本质上是基于对不完善市场制度的修补,而激进改革政策则直接推动了它的建立和发展。另外,为了克服对转型策略选择的政治约束,俄罗斯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措施构成了对金融工业集团的重要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8.
自19世纪中后期,以科学研究为合法性基础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在美国逐步形成、发展并扩散。博士生教育不仅实现了美国自主培育高层次人才的理想,同时在制度上将科学研究作为研究型大学永恒的组织功能和组织象征,促进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涌现,使美国高等教育摆脱了对欧洲大学的"依附"而走向了学术自立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研究、博士生教育与研究型大学之间形成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提升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和声望,并确立了美国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印度宗教史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永辉 《南亚研究》2006,1(1):63-68
本文从揭示近代殖民时期欧洲学者对印度历史和宗教的思想和学术偏见出发,着重探讨了印度中世纪时期宗教史上的四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武士之出现绝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武士阶级的形成,历经三个世纪,即从10世纪至12世纪。在此期间,日本社会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本文试从经济社会、政治体制、军制演变三方面,说明武士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其现实性。一、庄园公领制与阶级关系多元化大化改新后,实行班田制。班田制是公地公民制,即将氏姓贵族的私地(屯仓、田庄)和私民(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政府将公地定期(每六年一次)班给(分配)公民,称口分田。分得口分田的公民则负担租(地税)、庸(劳役)、调(特产物)。这是班田制的第一个特点,即它是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