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则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在高科技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时代,它将对历史学的进步带来什么影响呢?本文拟讨论这一问题,希望得到同行和各界师友的指正。历史研究中的技术问题历史研究是一种思维生产的过程,借用经济学的术语,在这一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这种劳动的进行,即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和工具,把历史资料变成历史研究的成果。既  相似文献   

2.
法学方法论的更新与中国法学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试图通过中国法学方法论二十年之演进和中国法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对中国法学走向成熟的路径作一分析。本文认为正是中国法学在文化论上或“温和”或“激进”的西化,促成了中国苏联化法学传统的重构与解构;并借此进而认为,中国法学除了应继续重视学习与引进西方法学的方法论之外,还应立足本国民族思维的特点通过法学方法论的更新来构建原创性的法学理论;并最终使中国法学的传统、重构、解构及建构工作能够整合起来,以使中国的法学理论能够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泉生 《东南学术》2005,(5):154-155
众所周知,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它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超越,它意味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而这种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必将开启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即生态工业文明,并形成一整套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出发,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前提下,探索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方法,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循环型社会。对此,有识之士业已指出:“这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它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法学研究应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规范研究,坚持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实现整合,以期使中国法学走向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在哲学的高度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洞悉法律本质的开放式路径。通过与其他法学流派的比较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法学非常清晰的方法论内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具体包括批判分析、实践分析、价值分析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具体包括经济分析、阶级分析、实证分析等。马克思主义法学因科学的方法论而具有了青春永驻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法学应从基础即方法入手。作为新兴的方法之一,经济分析法学日益受到重视。经济分析法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吸收了两学科各自的优点。我国法学界应重视这一方法对法学研究的作用,对其优势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革命与著作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新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革命”,它使人类进入一个“知识密集”的社会,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作为知识产权主要内容之一的著作权,不能不深受影响,因而著作权法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著作权(有些国家也叫“版权”),是指著作人对其创作的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著作权本身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印制图书十分费时、费力,因此没有保护作者的作品不被别人复制的必要。保护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革命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今天,劳动价值论没有过时。无论从生产力的性质看,还是从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看,都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在先进科技广泛用于生产的条件下,劳动资料不创造价值。高度自动化机器、机器人和“无人工厂”创造价值的说法没有根据。知识产品也不能创造价值。要正确认识现代生产中活劳动相对减少而全社会的价值总量却不断增加的现象。以价值量的增加与劳动量的增加不成比例为依据,得出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那就把劳动价值的一元论变成了多元论。正确的态度是,应该在坚持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上正在出现“三C革命”,即计算机自动化(COMPUTERIZATION)、控制(CONTROL)和传讯技术(COMMUNICATION)的跃进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信息革命”。它将导致信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通过终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的工业部门、所有的企业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格局。工业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农业自动化的实现进程将大大缩短。这必然会带来社会关系的重大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去年十月,赵紫阳总理曾高瞻远瞩地指出,这对我们今后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社会主义法制将起何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方法即实践主体在思维和行动时所遵循的一套原则和程序。不同的方法通常都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主体的认知兴趣和行为选择,因此,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方法论问题不能不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任何理论观点上的重大分歧,最终都导源于研究方法上明显的或细微的差别。各种影响久远的法学流派所以都能在法学论坛上独树一帜并各自具有某些方面的理论优势,也大都是得力于其方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黄辉 《东南学术》2005,(5):159-161
随着生态理念被社会所接受,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开始借鉴生态理念来指导或促进本学科、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在法学领域中,环境法学者最早接触到生态理念,结合对生态环境法律规范的研究,提出了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来指导法律研究,甚至提出“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来推动传统法学方法论的发展。然而,却少有人对“法学方法论生态化”加以界定和探讨。在此,笔者试图对此做些论述,以便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法学方法论生态化之要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守秋 《东南学术》2005,(5):155-156
一、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法学研究方法,对于繁荣法学研究、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法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法律革命或法学变革,包括法律观念、法律内容和法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其中法学研究方法的变革是一项重要内容。法学理论和法学学派的多元化,突出地体现在法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要促进法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方法论。环境资源法学就是以往各种法学理论在人类面临环境资源问题和生态危机、进入生态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改进、变革、创新和新的综合。环境资源法学所倡导的综合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学方法或生态学分析法。所谓生态学方法,又称生态学思维,是用生态学观点思考问题,研究现实事物。其主要特征和内容如下:是建立在“主、客一体化”研究范式即整体论  相似文献   

13.
当前法学上争论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联系到正确方法的运用。我在这里拟对法学现代化的方法论基础的问题试作论述,并结合评价部定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法学基础理论》一书中有关方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1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类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并且“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但提出创造性劳动的概念,意义何在呢?什么是创造性劳动呢? 所谓创造性劳动,指的是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主体对劳动对象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上正在出现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赵紫阳同志曾经为此指出,“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场挑战。”但是,有些同志却认为,新技术革命作为机会与挑战,只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事;对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来说,其关系是并不很大的。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这里且就这个问题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正在兴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人们称之为信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四次产业革命等等。在西方,许多学者在用各种观点来说明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一新问题,其中不乏新颖见解,值得找们借鉴。而基本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例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马克思本人是旧的第二浪潮社会、也就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不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去了解高技术世界的现实。今天,用马克思主义来诊断高技术社会的内部结构,就象在有了电子显微镜的时代,还是只用放大镜。”  相似文献   

17.
最近赵紫阳总理关于应当注意研究“世界新的工业革命”,研究我们的对策的讲话,引起了广大科技、经济、社会工作者的密切关注,纷纷出谋献策,抓紧时机,迎接挑战。为此,作为地处沿海、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都有较好基础的上海,自当作出相应的部署,在技术、知识密集的产业方面先跨出一步,闯开一条路子。 按条件而论,我认为微电子工业,特别是微型电子计算机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应当作为上海地区新兴工业的突破口之一。上海地  相似文献   

18.
一、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次新的重大技术革命技术就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谋取和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的一种手段。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技术创造了物质财富;技术的发展程度产生了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技术革命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许多著名的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从技术关系的角度,把社会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其中阿尔温·托夫勒把社会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超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当然,这种划分,并不一定十分科学,但他们从生产力的角度,划分不同质的社会历史阶段,试图说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形态理论却是有启发的。马克思也早就肯定过以生产力为标志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历史方法。马克思说:“手推磨  相似文献   

20.
农业正面临着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农业将何去何从呢?这是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按照宏观农业理论的分析,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农业的本质依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