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12汶川地震中,孤儿天真的面庞深深地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此,谨献上唐山大地震中孤儿救助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帮助汶川地震中的孤儿重拾生活的信心,点燃希望,笑对人生。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亲人离散,其中由于父母双亡而产生的孤儿,成为震后一个亟待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3.
张祥青,在2007年已凭13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45位,当时他只是一个低调的富豪,直到此次四川汶川地震,他将1亿元捐赠给灾区,人们才了解到他原来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儿。  相似文献   

4.
在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半个月以后,灾后重建的问题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从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看,与此相关的话题似乎更多地是在谈论学校的重建和孤儿的养育。当然,灾区的孩子,尤其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但是,地震灾区的老人,尤其是在地震灾害中失去亲人的孤老,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显然很不够。  相似文献   

5.
唐山大地震后,我国探索了安置孤儿的三种方式:爱心学校、亲属领养、社会领养。但无论是抚养过地震孤儿的爱心人士,还是地震后成长起来的孤儿,在思考如何安置“汶川地震”孤儿时,都异口同声:这是集体的灾难,需要集体的温暖,爱心学校是最佳的选择。无独有偶,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之后,是由台湾安泰人寿保险公司认养了全部的地震孤儿。  相似文献   

6.
《当代老年》2008,(7):16-16
问:我们老两口都是退休干部,儿女均在国外工作。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灾难让人震撼,在电视中看到那些劫后余生无家可归的孤儿,我和老伴的心都碎了,商量后决定收养一名孤儿。不知收养需要哪些条件,我要向有关部门提供那些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爱,让痛失丈夫的她收养了一个孩子,又是爱,让她与他重逢;如今,他们虽然有了养子,却渴望得到亲生孩子,法律能否成全他们充满爱的愿望?这天,出现在我咨询室的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妻子车美花是韩国人,丈夫张汉是中国人,而他们8岁的养子思汉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孤儿。看起来幸福和睦的一家三口,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张祥青,在2007年已凭13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45位,当时他只是一个低调的富豪,直到此次四川汶川地震,他将1亿元捐赠给灾区,人们才了解到他原来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儿。失去父母的关爱,张祥青没有沉沦,他把一切苦难看成老天对自己的眷顾。张祥青15岁时受政府照顾进入当地铁厂  相似文献   

9.
一次采访结缘孤儿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张雯,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1989年从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1992年6月,张雯接到了一个采访外国专家的任务,采访结束后,专家向她询问中国哪里有福利院,他的朋友希望领养一名中国的孤儿。张雯下意识地回答:“对不起,中国没有孤儿。”  相似文献   

10.
一位能歌善舞的洋北漂,夺得央视《星光大道》冠军,还在中国获封"爱心大使"称号。她还把自己首张专辑的全部收益捐给慈善机构,并为汶川孤儿义捐45万元。她的征婚宣言"非中国人不嫁"引来百万人围观。这样一个女孩有着怎样的故事,如今她是否觅得了中国郎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地震灾害造成的诸多问题中,“三孤”问题——即孤老、孤残、孤儿的赡养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但是,从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看,与此相关的话题似乎更多地是在谈论学校的重建和孤儿的养育。当然,灾区的孩子,尤其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杨学伟 《现代交际》2014,(12):135-136
青少年孤儿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之一,大多数孤儿处在一个相对松散的教育管理环境之中,其人际关系、自身成长、自尊、自信等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便成为孤儿成长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决策者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有近70万名孤儿,且84%为父母健在的社会孤儿。面对严峻的社会孤儿问题,俄罗斯采取了种种举措。安置好社会孤儿,为孤儿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是俄罗斯政权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载体,因此家庭问题也成为社会工作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震后孤儿安置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团队,在介入震后孤儿亲属监护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宁市春苗社会工作室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孤残儿童群体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2012年,社工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了“与爱同行”孤残儿童成长项目,并将海宁市26位社会散居孤儿也纳入了服务范围。社工对19位居住在海宁的孤儿进行了入户探访。通过探访,社工发现他们的生活基本都得到了保障,但有的儿童存在心理障碍、社会融入性差等问题,其中个别儿童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很不理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社工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几位孤儿进行了个案介入,期望通过社工的专业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欲和兴趣,帮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济宁市公关协会在2012年3月召开搭建“亚孤儿”成才绿色通道的座谈会,会议有驻济宁高校、济宁高校协会理事代表和九巨龙集团有关人员参加。与会人员围绕高校如何支持慈善学校的健康发展,对“亚孤儿”进行继续教育,培养这些无依青少年有一技之长,无后顾之忧,成为自食其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劳动者问题进行座谈。座谈会上达成七项共识。  相似文献   

17.
正问:我是一名"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孤儿。在地震的一个月后,通过当地的民政部门,我被一对夫妇收养了。刚开始,他们对我都很好,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经常吵架。去年5月,他们协议离婚了,双方约定我由养母抚养,养父无需支付抚养费。前不久,养母被公司解聘,现已无生活来源,而我也即将升入高中,开支加大。养母为此事找到养父要求他出一部分教育费,但他却以我不是他亲生的为由加以拒绝。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由一个78岁的红军遗孀与三个孤儿组成。然而。这个苦难的家庭,却让人们知道世界充满爱。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举国震惊.世界为之侧目。可怕的大地震无情地吞噬了上万条鲜活的生命,也使灾区无数家庭痛失亲人,孩子瞬间变成孤儿,灾民失去了世代生息的家园。一方有难.八方驰援。南昌市青山湖区梧岗村,平素在南昌版图上并不起眼,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些公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突发的8级地震犹如一声惊雷,让几万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失,也使得几百万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此后的漫长日日夜夜,汶川灾情时刻牵动着共和国母亲的每条神经,汶川兄弟姐妹的生死安危也时刻牵扯着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们不仅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的迅速反应,灾情信息的高透明度以及对外部援助的开放态度,更看到了广大民众、民间组织以及企业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