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是1997年7月退休的。2007年4月,我上了通辽市科左中旗老年大学诗词班,连学三期,获益匪浅。 学写诗词,融入社会 退休的老年人,不能脱离社会,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因人而异。我是在诗友的介绍下,参加诗词班并加入了旗、市两级诗词学会。经过三期学习和习作,我感受到,学习诗词,是最适合我融入社会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2.
进老年大学学习,只是离退休老年朋友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为满足学习需求、丰富晚年生活的一个途径。但是,由于各地老年大学的办学时间长短不一、办学条件优劣不一、知名度高低不一,所以,出现了名牌老年大学万人争进而普通老年大学无人问津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我这辈子没有上过大学和高中,初中也只上过两年,我一直为此深感遗憾,有时候看到上过大学的同志知识那么渊博,能写善讲的,总会发自内心地感到羡慕.离休之后,我进入辽宁老干部大学学习,终于圆了我多年以来的大学梦,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在老年大学,我主要选择了书法和文学(诗词)两个班进行学习,其中书法坚持学习了13年,在2006年结束,而文学班则至今未停,这些年的学习使我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4.
益阳地区老干部大学在1992年春开办,我就高兴地报名,成了第一批学员。从那时至今,我坚持学习了10年,诗词班就读了9年。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潜心习研,其乐无穷。退休前,我也读过一些唐诗宋词,还教过课,但由于不甚懂格律和表现手法,不敢动笔写诗。这些年,经过专心学习,渐渐入门,有了信笔涂鸦的冲动。我从易到难,由简至繁,先学写绝句和短词,再到写律诗、长词、对联和长篇古体诗等,至今习作500余首,已发表近百首。老干部大学,是我心神向往的学习课堂。为了学习写诗,我不敢缺课,有…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1996,(3)
合理安排教学湘潭市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的特点是个“老”字。学员中存在年龄、文化的差异,兴趣爱好也各有不同,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我们统筹兼顾,开设了老年保健知识、古典文学、古典诗词、历史、书法、绘画、文艺、花卉栽培等8门课程,每课学期为两年。学员根...  相似文献   

6.
<正>我从小酷爱读书,但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成家以后,我只能忍痛割爱,用全部精力拼命工作、敬养老人、扶持丈夫、培育儿女——直到2007年,我的孙子、外孙女都进了幼儿园,我才迈进了河北老年大学,上了文学班、诗词班,如鱼得水,我深深地感到有书读真幸福!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儿给我买来笔记本、U盘和汉语拼音挂图,孙子杨雨昊手把手地教我……腰酸了、背疼了、手上贴上了伤湿膏,手腕儿还打了封  相似文献   

7.
我于1985年离休,以前对古典诗词的写作可谓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2000年下半年,我进入长沙市老干部大学诗词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写格律诗。迄今两年,已创作律诗25首,绝句23首,古诗3首,填词8首,作曲8首,撰联30幅,其中一些作品先后公开发表。在长沙市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征诗征文活动中,我的作品被评为二等奖,参加全国休闲杯诗赛也获得优胜奖。我在古典诗词写作方面的点滴进步,证明了一条真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回顾总结习诗的收获,我想无非是“昨日之积淀”加“今日之奋发”的结果。“昨日之积淀…  相似文献   

8.
赵艳茹 《老年世界》2010,(10):38-38
我退休后,女儿劝我到老年大学学习,她说:“那是老年人幸福的乐园。在那里学习书法绘画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是旗委旗政府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的最好场所。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于2008年8月进入赤峰市喀喇沁旗老年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张玉荣 《老年世界》2008,(13):43-43
在女儿的建议下,2006年9月8日,我走进老年大学学习音乐、舞蹈。入学前,自认为老年大学无非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交友、娱乐的平台。入学后,才知道这是一所有二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本着“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设立了多个专业,任教老师都是聘请资深的专业教师,这使我对学好自己喜欢的课程有了充分信心。  相似文献   

10.
书法     
阿良 《老人天地》2013,(8):12-12
很多老年朋友喜爱古典诗词创作,关于“竹枝词”的创作,常见有不少人涉猎。但由于对“竹枝”特点不够谙熟,所以写的竹枝词倒像顺口溜。前几天铁路局一位“老处级”遇到笔者,掏出两首“咏春节”,我连忙拜读:  相似文献   

11.
适应老同志的学习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读中学。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可以细读、精读,也可粗读、浏览。二是校中学。现在有不少老同志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老师讲,学员听,耳目手脑并用,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三是谈中学。一人主说,他人补充;一个话题,大家漫议;一人读书大家受益。这种学习气氛活跃,“润物”喜有声。四是为中学。适应老有所为的需要,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印象深,效果好。五是用中学。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使用也是学习。在作诗、绘画和演唱中学习和运用。六是写中学。写心得,写人生感悟,写通讯报…  相似文献   

12.
文化宫     
《老年人》2002,(7)
避雷针“听说,不孝敬父母,会遭雷劈。”“没关系,楼顶装上避雷针就行了。”(赵光)拍案叫绝有位生物学家晚年时记忆力大为减退,但他仍然酷爱学习。一次,他拿着自己过去写的文章读,不禁拍案叫绝:“写得太好了。要是这些文章是我写的,该有多好。”(水手)不孝“我被不孝之子折腾得寝食不安。不生他,还好些。”“别着急,先前你爸爸也常这样说你。”(古月)白葡萄奶奶教孩子说“眼睛”的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说着,进了商店。正巧碰上售货员瞪着眼睛冲顾客发脾气。孙子对奶奶说:“你看,那个阿姨长了两颗白…  相似文献   

13.
父亲退休后,上了县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开办了很多课程,诸如太极拳班、微机班、书法班等,却唯独没有传授延年益寿知识的老年保健班。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缺少讲课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经常向我父亲咨询一些常见老年病的防治方法。父亲翻出家里多年订阅的《老人世界》现学现卖,没想到治好了很多老友的病。消息传开,老年大学的校长找到父亲,当众宣布:  相似文献   

14.
老来扮俏     
歌子 《老年世界》2008,(2):32-32
最近,在几个朋友的撺掇下,我报名上了老年大学。想不到,老年大学开设了“中老年自我装扮”课。在老师的生动讲述中,多年来甘当“婆婆”的我,竞对“扮俏”也动了心:想当年穿着补丁裤能神态自若满街走的人,今天也能放胆来学装扮?  相似文献   

15.
离休之后,我到湖南老干部大学学习。先后学了古典文学、书法、摄影、音乐、按摩、诗词等课程,生活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三个零的突破。写诗我喜爱文学,尤其是对诗词情有独钟。但因少年家贫,读书甚少,缺乏知识基础。上老干部大学后,我牢记朱熹的“先须熟读,使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23日下午,天下着小雨,武汉老年大学常青花园分校的舞蹈队,正在排练室里翩翩起舞时,意外地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观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兴致勃勃地观看完他们的排练,又听说他们曾受国家文化部指派去马来西亚、匈牙利访问演出过,习近平满面笑容地夸奖道“很有点专业水平”,接着,他又强调指出:“办好老年大学,搞好老年教育,很有必要。老年人进老年大学,老有所学,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大家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金色年华》2009,(12):36-37
我是一名“高四”学生,现在开始已经两个月了,但是我似乎又回到了高三的学习状态——老是读不进书,上课想专心听课但又好像听得半懂不懂的。  相似文献   

18.
吴敏 《老人世界》2020,(3):15-17
打造书香社会,先要打造书香家庭。让书籍走入每个家庭,营造读书的环境,使参与其中者受益匪浅,其乐无穷。许多走进老年大学的老年朋友,就特别重视通过“悦读”营造书香家庭——故事一“捧着书本说话”的一家人69岁的老郭退休以后进人老年大学学习,他不仅自己特别爱读书,还要求儿子、儿媳、孙子平时要多看书学习,谁也不许偷懒。据他老伴说,他们一家人现在都是“捧着书本说话”。老郭是“纠察队”的,许多以前似是而非的说法,经过他一纠正,孩子们还真长了知识。  相似文献   

19.
我与老伴儿都是七十大几的人,退休年数也很久了。癸未年,也就是2003年,我为老伴的一幅画题了几个字。她原是中学数学教师,虽然偶尔也做点数学题消遣,但不能终日做习题,所以就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国画。只要身体允许,她倒是勤于作画。不几年光景,画也能成形成幅了。  相似文献   

20.
凌培珍 《老年世界》2008,(13):42-4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上内蒙古老年大学已有两年时间。两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感想颇多。两年的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拓展了视野,而且增强了体质,结交了新的朋友,提高了艺术修养和生活质量,焕发了第二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