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璧是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史称蒙哥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的股肱之臣,蒙元著名的政治人物.赵璧出身贫寒,少有大志,一生经历曲折复杂;虽然屡经党争,但他靠自己过人智慧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赵璧仕途并不平坦,但却是元朝建国功勋,也是元廷精通汉蒙两种语言第一人.因元朝史料贫乏,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被历史风尘所淹没.笔者历时四年,专注于研究蒙元历史,竭力还原一代名臣赵璧.研究赵璧事迹对了解元朝宪宗、世祖朝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2007,(8):I0012-I0012
正蓝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曾是元朝的龙兴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 这里还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蒙古语音标准基地和昔日皇家奶食的供应地,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3.
忽必烈时期是蒙元政权吸收汉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阶段,在汉族儒臣和忽必烈本人的共同推动下,蒙元政权从文化主导思想、典章制度、教育制度等角度全面吸收、利用汉文化的成果,这对此后元朝统治的安定和理学的兴盛、元杂剧的繁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鲜为人知的内蒙古阿尔寨石窟遗址及其壁画的现状、历史沿革、风貌、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色彩构图、写实风格、艺术特色等作了简要的评述。着重对与元朝国师、帝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相关的以史作画、以画记史的历史壁画的渊源、重大现实意义及其审美特征等作了较深入的论述,从中折射出了蒙元时期藏族文明东向发展进程中,对周边地区及其他民族的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元代高丽贡女制度是伴随蒙元帝国与高丽王国之间宗属关系逐渐确立而形成的高丽王国向蒙元帝国献纳本国女子的一种特殊政治行为 ,是中韩文化交流史上在特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政治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本文论述的是见于记载的入元高丽贡女同蒙古民族以外的汉、回回、畏兀儿、钦察、吐蕃等民族的通婚状况  相似文献   

6.
元朝与察合台、窝阔台汗国的关系 ,在元朝与四大汗国交往中具有特殊性。和战并存是主要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 ,因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政治角色的变化 ,他们与元朝的关系也有明显区别。最终 ,窝阔台汗国灭亡 ,察合台汗国与元朝分别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是塔布噶举传出的四大支系之一,这一支系在西藏最早采用了活佛转世制度,其实力很大,分布较广,在西藏佛教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和中央王朝的关系一直很密切,黑帽系第二世活佛曾到过蒙古的和林会见了蒙古人汗蒙哥,蒙哥赐给他一顶金边黑色僧帽,这就是黑帽系名称的来源。黑帽系第三、第四世活佛都曾到过北京,与元朝的皇帝有过直接的联系。明朝建国  相似文献   

8.
探马赤军是蒙元时期诸军种之一。其性质和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那么,它在蒙古国初期的职司或原本作用是什么呢?对此,国内外史家看法不一。国内杨志玖先生和已故贾敬颜先生的见解,因影响较大,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 杨先生的观点,按笔者理解有二:其一,在《元朝秘史》(简称《秘史》)中阿勒斤赤  相似文献   

9.
元朝时期蒙古人崇尚的族外婚、等级婚和联姻外族等关系下形成的以优势地位、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加强了贵族集团的联盟和扩大了蒙元王朝与外围国家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新成就──评《元代农业地理》李令福元朝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历时也不及百年,传统文人往往站在正统的立场上否定有元一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成就,余风所及。至今仍有不少学者肯定元朝是个全面倒退的黑暗时代,尤其...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是一支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以马上得天下,建立了盛极一时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集权国家;为使元朝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蒙元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保护动物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法律层面制定了诸多规范性的条款,以便民众有规可循;经分析,宗教信仰、游猎生产以及军事征战等主客观因素,是助推元代法律不断补充完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奄出"在大蒙古国社会制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认知"奄出",对于深入理解蒙元时期的社会结构及草原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财产观念应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元朝秘史>、<元典章>、<大元马政记>等蒙元时期的史料,讨论"奄出"、"忽必"以及由此引中出来的"奄出忽必"、"奄出亦儿坚"和"引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建春 《回族研究》2006,1(4):39-44
蒙元时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等地的穆斯林大批入华,因其种族繁多,语言不一,元朝文献中乃孕育出“回回”一名,以概称这时居中土的穆斯林诸族。本文试就这一时期“回回”一词的含义及居华穆斯林的族属作一浅析,认为蒙元时期除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回回人外,西域东迁的哈剌鲁人、阿尔浑人及中土境内的部分蒙古人、畏吾儿人、汉人等,也是构成当时穆斯林族群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4.
蒙元帝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蒙元帝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元朝的廷辩     
廷辩是元朝特殊的政治运作方式和决策形式。廷辩的举行、结果的认定和最后的处理,都由皇帝决定。故谓之廷辩。它采用当事人双方当面对质、对辩的形式,论争某一具体事件或人物的是非功罪。廷辩多发生在忽必烈朝。由此追溯至蒙元之际佛道(全真教)三次大辩论,可以认为,廷辩是蒙古民族性在统治理念和方式上的体现。此后,成宗、武宗朝间或有之,后即未见,可知蒙古贵族的统治方法也显出逐渐汉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到忽必烈称帝建立大一统的元王朝 ,人们简称为蒙元帝国。它在再造中华大一统的伟业中曾树立起一座威震欧亚的历史丰碑。长期以来 ,贬低或歪曲蒙元帝国历史地位的种种论调 ,曾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过消极和不良影响。本文在讲述蒙元帝国再造中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和开创中华一体的新纪元的评论基础上 ,又从开拓疆域、促进民族融合、革旧创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树、促进中西交流诸方面 ,深入具体地论证了蒙元帝国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明达 《回族研究》2005,(2):131-145
高克恭是元朝前期著名的少数民族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深远,但研究尚嫌不足,许多事迹不甚清楚。高克恭的政治生涯和艺术事业,与以杭州士人群体为中心的江南人文环境,特别是与周密、赵孟頫等人影响有很深的关系。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诗书画创作趋向,都生动地反映了元朝多民族文化和南北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他和赵孟頫的友谊,是这一交流活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元初是一个政治格局与民族关系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当时在北方汉族儒士之中,少数人固守夷夏之辨观念,坚持不与蒙古政权合作的态度;多数人则从民族关系变动导致的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时势动向有着较为自觉和清醒的认识,能够通权达变,主张用夏变夷,并积极投身于元初的政治实践,大力推行汉法,从而对促进民族融合与推动元朝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随着大汗蒙哥去世,1260年后蒙古帝国分裂,西方四大汗国脱离帝国而独立发展,蒙古大汗与西方四汗国统治者之间不再有任何制约关系。但本文作者认为历史事实并非完全如此,1260年后,蒙古大汗与统治西亚的伊儿汗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宗主与藩王的关系。政治上大汗仍对伊儿汗实行册封,伊儿汗只有受到册封后其统治方被视为合法,同时大汗亦可任命或调遣伊儿汗国的官员;经济上大汗与伊儿汗仍有若干利益关系,伊儿汗在元帝国的经济利益受大汗保护,伊儿汗也因在元朝有封地而同其他宗王一样,可派断事官参与帝国中央政府的议政  相似文献   

20.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数百年的封建割据。在蒙古攻金、西征、灭宋的战争中,契丹人军队成为一支精锐劲旅。许多杰出的契丹将领,或则“参预机谋,出入战阵;”为蒙古统一全国做出了贡献。“以儒冶国”他们“勤劳于国,诚节如一,”对元朝的文治也发挥了深远影响。契丹虽然已经消亡,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但研究其发展历史,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