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裕固族是甘肃省古老、特有的少数民族,在河西走廊与蒙、藏等多个民族聚居,虽然相较于其他民族,裕固族人口较少,但其民间文化却在裕固族早前的民族迁移中,受地域、民族、文化风俗、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渗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而裕固族的民间舞蹈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发展为独特的风格特征,但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裕固族民间舞蹈也遭到淡化、失传的危险.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承裕固族舞蹈,本文将重点分析裕固族民间文化对其民间舞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道不同不相为谋,名族不同展现出来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点也不一样。裕固族历史文化悠久,而裕固族民间舞蹈则是裕固族历史文化中最出彩的一点,它不仅有独特的魅力,独具特色的宗教色彩,裕固族民间舞蹈也是裕固族人生活的代名词,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表示着他们的游牧生活。本文围绕裕固族民间舞蹈展开,深度介绍裕固族民间舞蹈形成的原因、历史意义及其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裕固族民间文化中的多重宗教因素及其辨析钟进文裕固族民间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给人一种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之感。这种特殊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不仅仅是承袭其先祖文化的结果,也是裕固族在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历史经历导致的。裕固族先祖——回给人,在没有建立汗国...  相似文献   

4.
裕固族的民歌和民间舞蹈都来自于裕固族的生活和劳动当中,充分体现了裕固族人民热爱艺术的生活态度。建国以来裕固族民间舞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50年代,为了保护、挖掘、继承裕固族民间舞蹈,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推动下,大规模地开展了"抢救遗产"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裕固族舞蹈作品,如《迎亲路上》《摇奶呓语》《山那边的彩云》《那山那水那云》《裕固红缨》等,这些作品均在国内获得大奖。  相似文献   

5.
裕固族的民歌和民间舞蹈都来自于裕固族的生活和劳动当中,充分体现了裕固族人民热爱艺术的生活态度.建国以来裕固族民间舞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50年代,为了保护、挖掘、继承裕固族民间舞蹈,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推动下,大规模地开展了"抢救遗产"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裕固族舞蹈作品,如《迎亲路上》《摇奶呓语》《山那边的彩云》《那山那水那云》《裕固红缨》等,这些作品均在国内获得大奖.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周代形成比较完整的婚姻制度以来,几千年间伴随着朝代更迭、社会发展,婚礼礼仪因时因地嬗变演化,但主骨架始终没有超出"六礼"的基本规范。裕固族作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先民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及于欧亚大陆诸多地区。研究作为裕固族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裕固族传统婚俗,由贯穿裕固族婚嫁全过程的婚礼歌管窥并延展多元文化融摄之下的裕固族民族文化对民族学与法文化学的研究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唐景福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国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而且传播到我国西北的土族和裕固族地区,对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本文只就藏传佛教传播到土族、裕固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分析,认为在多种文化的边缘薄弱地带形成的一些新民族如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和撒拉族等民族的文化有较突出的复合性,可称之为“复合型文化”。  相似文献   

9.
黄泥堡的历史,是一个人群追求民族身份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在民族文化特征日趋模糊、身份危机时时存在的情况下,黄泥堡裕固族在文化记忆中采取了淡化农业文化特征、强化游牧文化特征的策略,将游牧文化作为挽救民族文化的救命稻草。 我想这就是黄泥堡裕固族历史梳理中出现的怪现象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10.
裕固族人口不多,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周边民族,尤其是藏族、蒙古族和土族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对裕固族的形成与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材料,本文对藏族、蒙古族和土族对裕固族形成方面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在历史、语言和文化方面独有特色的民族。裕固族很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但新中国成立以前除了国外一些学者进行研究外,国内的研究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50年代末进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语言和社会历史调查工作的推动下,裕固族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五六十年代,主要以社会历史、语言调查为主,进人80年代以后,有关裕固族历史、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特别是1995—2005这十年的裕固族研究,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更有许多专著问世,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学术成果不断推陈出新,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深入。现将这十年的研究成果从著作和论文两个方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裕固族历史久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拥有两种本民族语言,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另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裕固族民歌的产生、发展与裕固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其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因此在今天新的生态观、民族观的指引下,重视、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已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文化生态为视角,以裕固族民歌的生存价值为对象,参考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对裕固族民歌的产生根源、生存价值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诸神诞生和植物信仰等实例,说明民间传统文化事象在各民族间的共通性、共同性和相异性;认为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探寻民间文化事象的本质性的民族内涵,同时强调在探索其历史形成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顾及到这些传统文化事象的价值层面,也即这些文化事象与其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并且要特别关注这些民间文化传统事象的现实性和现在性。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民族》杂志总编辑郭正英担任编委会主任,裕固族博士钟进文主编的《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一书,近期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裕固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比较少的一个民族,总人口只有12000多人,但是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近半个世纪,裕固族地区在社会  相似文献   

15.
裕固族历史久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拥有两种本民族语言,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另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裕固族民歌的产生、发展与裕固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其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因此在今天新的生态观、民族观的指引下,重视、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已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文化生态为视角,以裕固族民歌的生存价值为对象,参考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对裕固族民歌的产生根源、生存价值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隶属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蒙古族,该民族人民具有热情质朴、粗犷彪悍的性格,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民族特色以及民族习惯,其往往受到地域文化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使得相关的民间舞蹈具有自身特色,为其民族舞蹈的创新性继承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性保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民间舞蹈专业性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类型,对其舞蹈语汇独特的风格特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蒙古族民间舞蹈语汇的魅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裕固族博士研究出成果文/纪兰慰新近由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的《裕固族文化研究》,是裕固族青年学者钟进文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同时,也是裕固族自己的学者写作本民族文化历史的第一部著作。裕固族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河西走廊的中部、雄伟的祁连山北麓,约有1200...  相似文献   

18.
黎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源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至今被赋予时代内涵,具有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深受黎族人民以及国内外参观游者喜爱。本文分析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对其开发利用和国际旅游岛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裕固族虽然人口少,但由于其广阔的地域和复杂悠久的历史变迁,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基石再现了裕固族乃至古代游牧民族在北方这一神秘舞台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思想方式和审美观念;民间歌舞、民间故事记载了裕固民族与大自然抗争,与其他民族共生存的珍贵历史画卷;民间习俗、宗教信仰体现了裕固族崇拜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意识;裕固族语言,保留和遗存了大量的古突厥和古蒙古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可以说,  相似文献   

20.
裕固族帐房戴头婚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力 《民族研究》2002,(3):37-45
作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描述了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的基本形貌,批驳了以古典进化理论为依据,认为帐房戴头婚是古老母权制残余的学术观点。此外,本文还从裕固族与藏、蒙古等民族间的文化涵化以及其自身对宗教、生态和社会生活的文化适应这两个较大的方面,阐释了帐房戴头婚得以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