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对于我国新生代电影来说,受历史、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新生代电影本身拥有着一种"世界电影"的特征,而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我国新生代电影的体量变得极为广大.在我国新生代电影的发展中,其本身受到了西方电影文化的极大影响,而表现边缘人生的黑色电影风格、反思与批判社会人生突显人性之复杂、倡导纪实的美学表达方式等属于对我国新生代电影影响最深的几个方面,而从贾樟柯的《小武》、娄烨的《苏州河》、李杨的《盲山》等著名新生代电影作品中,我们就能够很明显发现这些影响的影子,为此本文就中国新生代电影纪实美学风格的西方渊源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有助于更为深入了解我国新生代电影.  相似文献   

2.
万玛才旦导演在藏语电影《塔洛》中表达了"现代性"进程中个体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同时也表征了藏族在当代现代性进程中的个体割裂所造成的困顿。《塔洛》作为藏语电影,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塔洛》《清水里的刀子》等少数民族电影的出现,进一步丰满了以汉语为主流的"华语电影"的文化版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少数民族电影,正被电影产业推动着、冲击着传统的"华语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等电影理论观念。《塔洛》和"2017华语电影展"的出现表明了海内外学者、电影导演、观众正试图通过多元对话,逐步促成一种中国电影"文化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明确阐述张力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含义。视觉是动物最普通不过的观察能力,也是生活中人本身对外界最基本的感知能力,是人对事物产生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方式。书法和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符号。而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虽然是西方美学的审美理论,但是在解读我国传统文化国画和书法中,依然可以加以参照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胡谱忠 《中国民族》2012,(Z1):80-86
2004年后,中国电影出现了与西方"少数族裔电影"对话的一种电影。这种电影具备如下特征:由非国有电影机构投资,主创人员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影片的主题多聚焦在少数民族文化可忧虑的生存状态,或隐或显地表达了对"现代化"的质疑与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情绪。更有一种在电影对白方面的"自觉"——坚持使用本少数民族语言。影片在美学上还有了一种视听结合的新奇:过去只在外国电影里才会使用的中文字幕,这次在看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时必须使用。此后,这些电影都被称为"母语电影"。  相似文献   

5.
博客发声     
《中国民族》2012,(Z1):144-145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拍得比较好有几个类型。首先是上世纪80年代的探索片。郭宝昌的《雾界》是最早的一部。人们普遍认为第五代作品的风格是突出影像的民族特色和视觉冲击力,而《雾界》同样讲求电影画面的民族美学内涵,试图尽最大程度地抛弃故事,而用画面来传达导演的美学主张。郭宝昌曾经说  相似文献   

6.
2019年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2015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回来》取得的国产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在美学风格、商业价值和观众口碑上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利用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形象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表达,满足观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诉求,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文本创作的新路径,也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美国经典西部电影中狂野放荡、男人浪漫的独特气质,中国西部电影是神秘、荒蛮、质朴且瑰丽的,在这些气质下还透露着一丝亲和力与冲击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中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影像记忆印象,拥有着独树一帜的美学特征。本文探索了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审美意识形态特征,并结合几部中国西部电影佳作探究了其具体美学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2019年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2015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回来》取得的国产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在美学风格、商业价值和观众口碑上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利用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形象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和表达,满足观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诉求,是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文本创作的新路径,也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当下国产电影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美国经典西部电影中狂野放荡、男人浪漫的独特气质,中国西部电影是神秘、荒蛮、质朴且瑰丽的,在这些气质下还透露着一丝亲和力与冲击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电影中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影像记忆印象,拥有着独树一帜的美学特征。本文探索了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审美意识形态特征,并结合几部中国西部电影佳作探究了其具体美学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喜马拉雅》、《盐程万里》、《色戒》、《旅行者与魔术师》等国外新近有关藏族文化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分析了藏文化意象在这些电影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文章认为,当代藏文化电影作品延续了过去西方白人文化的“香格里拉”印象,在现代文化的“他者”之维上,继续加强了藏文化作为文化另类的形象塑造。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在藏族文化认同方面有双重影响: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形成了藏文化未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邢崇  张立笑 《民族学刊》2023,(11):102-109+167
作为中国诗意电影的滥觞之作《小城之春》,开启了民族化诗意电影语言的探索。“十七年电影时期”郑君里导演同电影大师费穆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不断向中国古典艺术探胜求宝,创作出极具特色的诗意美学电影《枯木逢春》。当代电影《春江水暖》延续了传统诗意电影风格,融中国山水画意境美学于现代大家族危机故事中,展现当下年轻导演追求山水诗意电影民族化的探索。这三部电影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影人在电影民族化诗意叙事的探索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春”:诗意的电影意象象征;江南影像:诗意的电影叙事空间;“中国画”:诗意的电影长镜头美学。通过对三部电影视听语言共性的提炼与个性的阐释,管窥三部影片诗意化的影像于不同时代的承继与发展,体认中国电影美学精神的自觉追求,探索民族化电影诗意语言的当代表达。  相似文献   

12.
歌剧艺术十分受到大众的喜爱,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与美学价值。作为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歌剧在发展中既受到西方歌剧艺术的影响,又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在创作、音乐风格以及歌剧表演上都极具民族特征。新时代为了凸显我国歌剧艺术民族特征,推动其发展,就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运用多种方式实现歌剧艺术的推动,让民众更多参与到歌剧艺术的欣赏中,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力量。  相似文献   

13.
香港这座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渊源、多元的时代文化,铸造了香港电影独有的影像内涵。2016年,恰逢杜琪峯和韦家辉所创办的银河映像电影制作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回望1996年正是香港电影走向没落的开始,然而就在这一艰难时刻,杜琪峯带领银河映像在风雨飘摇的香港杀出一条血路,以其独特的杜氏影像风格、标新立异的叙事内容、深厚的历史文化表达使得银河映像出品成为香港警匪电影的品质担当,二十年间银河映像成为香港黑帮警匪电影的又一标杆。在二十周年之际由杜琪峯执导、游乃海和刘浩良编剧的一部《三人行》被认为是向银河映像致敬的一部力作,影片延续了杜导一贯的影像风格。影片中影像风格的坚守与叙事内容的创新品味"三一律"在电影中的独特运用,表现出影片更加深厚的人性关怀、凝聚电影的时空表现力及引发观众更深的思考与感悟。  相似文献   

14.
赵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97-199
香港这座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渊源、多元的时代文化,铸造了香港电影独有的影像内涵.2016年,恰逢杜琪峯和韦家辉所创办的银河映像电影制作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回望1996年正是香港电影走向没落的开始,然而就在这一艰难时刻,杜琪峯带领银河映像在风雨飘摇的香港杀出一条血路,以其独特的杜氏影像风格、标新立异的叙事内容、深厚的历史文化表达使得银河映像出品成为香港警匪电影的品质担当,二十年间银河映像成为香港黑帮警匪电影的又一标杆.在二十周年之际由杜琪峯执导、游乃海和刘浩良编剧的一部《三人行》被认为是向银河映像致敬的一部力作,影片延续了杜导一贯的影像风格.影片中影像风格的坚守与叙事内容的创新品味"三一律"在电影中的独特运用,表现出影片更加深厚的人性关怀、凝聚电影的时空表现力及引发观众更深的思考与感悟.  相似文献   

15.
动画电影作品的叙事风格有四种:小说式叙事风格、戏剧性叙事风格、纪实性叙事风格以及抽象式叙事风格。在宫崎骏的大都动画电影作品中,叙事风格往往采用前两种,《起风了》是唯一一部以"纪实式"叙事风格创作的动画电影作品,研究这部动画电影作品对宫崎骏的创作风格、日本当时历史背景及对飞机设计师堀越二郎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明确阐述张力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含义。视觉是动物最普通不过的观察能力,也是生活中人本身对外界最基本的感知能力,是人对事物产生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方式。书法和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符号。而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虽然是西方美学的审美理论,但是在解读我国传统文化国画和书法中,依然可以加以参照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第一部研究戏曲发展的系统性专著,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前人评其"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全书以宋代、元代为主要分析对象,既对中国古典戏曲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划定了中国戏曲史的分期,又提出了一些戏曲批评的独特理论。王国维先生将中国特有的美学传统与西方的审美思想相结合,把《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与西方的"悲剧"理论融入到戏曲研究中,从美学角度提出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批评原则,提高了人们对元杂剧审美艺术价值的认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二仕 《中国民族》2012,(Z1):14-17
《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打破了当时我国电影拷贝在国外发行的记录,并于1960年在开罗举办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银鹰奖,女主角的饰演者杨丽坤获最佳女演员银鹰奖章。周恩来总理称赞这部片子:"《五朵金花》为我们的电影开创了一种能反映伟大时代的新风格。"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电影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长久以来,中国政府在维护社会结构和产业利益的双重诉求下,对电影信息资源的全球流通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影坛的张艺谋在中国原有的电影格局中撕开了一条裂缝,向西方展示了一个与以往经验不同的中国景象,从而吸引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注意力,形成了"张艺谋电影"以及"谋女郎"等重要的文化品牌.张艺谋的成功是中国影坛的一个传奇,因此"张艺谋现象"也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他通过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叙述,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开拓出了一条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成为中国电影的品牌.  相似文献   

20.
"表现性"一词来源于西方"表现主义"美学,中国油画的"表现性"不仅受到古典中国美学对"意向""意境"境界追求的影响,而且受到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因此现代中国油画创作是基于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的,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本文主要围绕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的审美意象进行剖析,得出审美思想现代中国油画的"表现性"日益成为一个重要命题,进入研究者们的关注视线.本文围绕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中的审美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意象表达、西方表现艺术中的审美意象空间两个方面,剖析出中西方审美思想共同对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