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成功对于人民而言,一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在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的明朝末年,其不仅组织领导了台湾反清复明的斗争,又在台湾被荷兰占领的同时,率领将士不畏艰难险阻驱逐了侵略者,成功收复了台湾,在收复台湾之后,郑成功还兴办学校、鼓励发展生产、垦荒种田等.郑成功从坚持抗清复明到收复台湾,进而鼓励台湾大力发展,无一不体现了其对儒学思想的应用及其理解.  相似文献   

2.
今年二月一日是祖国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三百周年纪念。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祖国历史上的伟大贡献,并交流史学界关于郑成功的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争鸣,福建历史研究所、厦门市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筹备委员会和厦门大学最近在厦门联合举行了“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还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福州等地的各历史研究所和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一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二十多位学者、专家,还有四位日本学者,三位美国学者。大会收到论文五十三篇,书刊资料十四种。其中有关郑成功与高山族关系的有《台湾高山族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其对高山族的政策》等文。关于郑成功与高山族关系的研究,过去我国学者曾有专题探讨。在这次讨论会上,有的  相似文献   

4.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伊斯兰教传入台湾比较晚,史学界普遍认为始于明代郑和下西洋。明后期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初施琅入台时分别带去了两批东南沿海的回族船民,但台湾穆斯林绝大部分是1945年以后从大陆迁去的,目前已是第3代,其中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5.
在1661年4月29日(明永历十五年四月初一日),祖国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率軍登陆台湾,經过十个月的战斗,卒将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解放了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郑成功的收复台湾,不但維护了祖国领土权的独立完整,同时对台湾的少数民族——高山族的社会經济發展,也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高山族是台湾的先住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大家庭中不可分离之一員。根据考古  相似文献   

6.
台湾意识的主体是中国意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98%的民众都是不同时期从祖国大陆移民过去的,这也决定了台湾民众的思想意识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17世纪以前,台湾的主要居民是在大陆被统称为高山族的12个原住民族。17世纪后,以福建省南部和广东省东部为主的大陆东南沿海的汉民族开始大量向台湾移居,并把故乡的文化、风俗、习惯带到台湾,保持着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台湾社会意识的基础。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把当时在大陆普遍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搬到台湾,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683年,清…  相似文献   

7.
河南《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考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郝时远 《民族研究》2005,44(5):49-60
在河南邓州“台湾村”发现的《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记载了清初海峡两岸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文通过对该家乘所记史实等内容的考证,证明其并非清同治年间所修,应属现代作品。但是,本文并不否认降清的郑成功所部中有个别祖籍台湾的“土番”兵勇。因此,本文对这一家乘考证的意义不仅在于辨其真伪,而且还在于由此展开了清季海峡两岸人员互动关系的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宝岛台湾,从荷兰殖民者侵占,到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再到康熙统一海岛,日本侵占台湾……多少年来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诸多原住民,在数百年间,经历了隔海相望,惊世屈辱……尤其是日本占据台湾期间,更是充满黑暗,暴力,血腥,世居台湾的原住民族不易被大众所知晓,《头目哈古》一书可以提供一点线索,引领读者接近台湾的卑南人,了解一些有关的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9.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一生的主要功绩是不畏强暴,在台湾汉族和高山族同胞的支持下,敢于和当时称霸海上的西方殖民主义强国斗争,最后终于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以来河南省邓州市陆续面世的8部高山族家谱,是清代台湾高山族移住大陆史事的惟一直接证据,它们都记述了一个共同的历史背景:康熙三年(1664)郑成功部将黄廷降清;七年,黄廷所部奉命屯垦中原、落籍邓州,俗称“闽营”五里四十八村。本文在收集考辨地方志材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邓州地区的“闽营”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澎湖传说故事分五个方面进行文化人类学探索:1.原本生发流传于大陆的诸神,受澎湖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神的功能随人群之急需而产生变异。2.蔡进士、张百万的传说,反映了小岛平民求荣、想富、慕荣、羡富的心态。3.郑成功战胜侵占澎湖的荷兰人的故事,反映澎湖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结,妈祖显灵助施琅统一台湾,反映了中国人维护祖国统一的心声。4.全国性故事与澎湖流传本之地方特色。5.金荣华教授采录整理传说故事富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青唐录辑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青唐录》是一部记载北宋中叶,我国西北青唐地区少数民族的内部关系,以及宋王朝收复青唐的史籍。青唐,系吐蕃的遗族所居之地,故址在今青海西藏一带。宋哲宗元符年间和宋徽宗崇宁年间,宋王朝曾先后派兵攻取收复过这一地区。《青唐录》所记就是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赣州地区闽南人村落的田野调查和闽南人的族谱等文献材料,探讨该地区闽南人的地理分布,分析了他们迁居赣州的原因与过程,认为迁居赣州的闽南人应该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由于不同原因迁入的,其主体应当为明末清初时期闽广人迁徙江西的移民,而并非全都是郑成功旧部后裔。  相似文献   

14.
台湾的原住民运动兴起于上世纪 80年代初期。在族群化、民粹化的政治背景下 ,台湾的原住民运动从其产生之初起就混杂着民粹的因素。原住民运动在中前期发展阶段 ,在民粹手段和社会动员等方面与台湾的政治反对派互相借重 ,并形成策略互动。而台湾原住民的“正名”诉求则是由国民党籍的原住民“民意代表”和原住民运动相互配合得以实现的 ,台湾的原住民政策也由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正名”实现后 ,台湾的原住民运动开始分裂并趋于衰微 ,但同时愈加民粹化  相似文献   

15.
申请赴台历经了一番"磨难",台湾之行收获颇多,在岛内感受了其交通的便利,留下了对其大学的印象,进行了难忘的研讨会,领略了其学者们的风采,与台湾亲密接触了一回.  相似文献   

16.
前 言日本对台湾原住民的人类学研究已经有一个多世纪 ,积累了反映各个时期具体状况的丰富的研究成果。追溯这些研究的历史和过程 ,不仅在现在的实地调查中有助于理解有些人所关心的台湾原住民的社会文化 ,而且也是了解与日本人类学的特色有关背景的重要线索。另外 ,最近对台湾原住民的研究 ,其活跃程度超出了一般的想象。今年 (指 1 999年———译者 ) 5月初 ,在由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和“中央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际会议上 ,当时台湾有关要人也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祝辞讲演。会上涉及到一些问题 ,诸如在国际形势中 ,在对台湾问题和台湾认…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对象与目的方面 ,台湾人类学田野调查充分体现了其真切关注现实大众生存状况的理念。审视台湾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发展概况 ,亦可见其独特之处 ,即重视言必有据 ,心理历史溯源性较强 ,强调科际整合  相似文献   

18.
自明代以来,中央政府就相当关注台湾地方事务,台湾一词在正史典籍中的浮现也始于明代。人类学和民族学在近代传入中国后,林惠祥先生于1929年亲赴台湾进行考察,其《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由此也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台湾原住民的开辟荆榛之作。台湾原住民的族源和历史是林惠祥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林先生在这方面的贡献至今依旧值得后世学人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台湾高山族农耕祭仪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农业为中心的经济形态,长期以来形成了重视农业、以农作物种植为中心的价值观以及形式多样的风俗和信仰。台湾高山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农耕为主业过着农业生活,农作物的丰收与否,对其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高山族认为人的吉凶祸福与广义的神灵存在着关联,所以祈求物产丰收、消除灾祸的种种祭祀仪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台湾高山族在这个美丽的海岛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辛勤和汗水耕耘着这片热土,是台湾最早的居住者和开发者之一,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吃苦耐劳、勤奋节简的美德。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先民自古以来就在台湾这个美丽富饶的宝岛上劳动、生息和繁衍。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从现有材料考察,可以一直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我国古代的传说和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台湾及高山族的记载,它证实了台湾与祖国悠久的经济文化联系。 清代以前台湾高山族社会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根据有关材料,台湾的农业发生似乎相当早。到了南北朝隋唐时代,据说当地土著居民“尤多猪鸡,无牛、羊、骡、马。厥田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