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少数名族之一的藏族,其风俗习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且拥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就是在《四川通志(嘉庆)》等史料的基础上,对清朝时期藏族的居住、饮食、婚姻和丧葬等风俗进行简单介绍,再现百年前西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清朝时期所修建与应用的避暑山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风格恢宏大气,以其所营造的秀丽清新的景色而为世人所称奇。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该山庄共由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所构成,各个部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自成系统。避暑山庄的存在可以说完整地见证了清朝时期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其自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作为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避暑山庄除具有皇家避暑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处理政务的功能,体现出了深刻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内涵。文章即就清朝时期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清朝时期所修建与应用的避暑山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风格恢宏大气,以其所营造的秀丽清新的景色而为世人所称奇。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该山庄共由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所构成,各个部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自成系统。避暑山庄的存在可以说完整地见证了清朝时期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其自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作为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避暑山庄除具有皇家避暑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处理政务的功能,体现出了深刻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内涵。文章即就清朝时期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地缘、宗教及社会发展等因素的考察,分析了这些因素与西藏传统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通过列举相关实例,对上述因素在藏族传统风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西藏天葬风俗起源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葬,是西藏地区流行至今的一种较为普遍的丧葬形式。对于天葬的起源问题,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对此曾发表过一些不同的见解。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好。 一、关于天葬起源现行的几种观点 对于天葬这一特殊丧葬习俗的起源,目前主要流行这样—些观点:其一,认为天葬是从印度传来的葬俗。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的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述印度葬俗中“送终殡葬,  相似文献   

6.
巴尔蒂斯坦,我国汉文史籍中亦译为巴勒提、巴尔替、罢蒂,等等,波斯文及乌尔都文史籍多以波斯语名称Tibet-i-Khord相称,译为"小西藏"或"小图伯特",当地一些波斯文手抄本则径称其为TIbet.该地在唐代为大勃律,与我国有过密切的关系.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该地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本文据乌尔都文史籍和作者的实地考察,对该地作了简要介绍,并据有关满文档案和国外史籍,对乾隆时期该地与我国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还在清朝入关之前,在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和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首领四世班禅、五世达赖喇嘛等人组织下,西藏地方的各个政教首领就派出了一个使团到盛京也即是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与清朝建立联系,成为西藏地方与清朝发生政治和宗教关系的开端,对两百多年中西藏历史的发展以及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治、宗教管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件历史重大事件,现在有许多著作、论文  相似文献   

8.
清代满语国际传播的原因主要基于满族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基督教现实的传教需要以及满语自身类型上的特点;西欧与俄国的满语学习都曾经历过教士与学院两个阶段,朝鲜半岛司译院则设立了专门的女真厅来培养满语人才;清代满语的国际传播也通过满译汉籍促进了传统儒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西藏丧葬风俗的演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天葬主要盛行于我国西藏地区。这种独特而神奇的葬俗的发生、发展,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且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对它的研究无疑会加深我们对藏族历史的理解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兹欲藉近年考古工作所提供的材料和调查所得情况,结合一些零碎文献记载,就有关天葬的几个问题作些肤浅探讨。不妥之处,尚希宏达指正。天葬,藏语称“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即“喂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又称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近年来,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框架,例如新疆、内蒙和西藏地区,已经初步展现出一定的规模化发展和个性追求。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又称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近年来,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框架,例如新疆、内蒙和西藏地区,已经初步展现出一定的规模化发展和个性追求。  相似文献   

12.
据文献资料载,达赖和班禅作为藏传佛教两大活佛系统,在清朝治理西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敌入侵;加强地方团结,维护西藏稳定;拥护朝廷决策,维护中央权威等三个方面对班禅系统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作用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14.
清朝同(治)光(绪)时期(1862——1908),广西人口发展处于怎么样的状况? 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对同光前后的广西人口发展作一简单的纵向考察。 众所周知,早在宋元时期,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迁至广西的汉人逐渐增多。到了明宋清初之际,这种现象达到极盛之地步。据载,此时迁入广西的汉人约占历代迁至广西汉人总数的4/5,从而形成了汉人为主体的局面。清朝初年,由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人口增殖,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而大大刺激了人口的生育。广西人口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增长起来。下表数字说明,从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咸丰元年(1851年)100年时间内增长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流传下很多神话故事和传说,伴随着这些神话故事和传说,逐渐形成了众多风俗节日,这其中就包括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历史的长河中,重阳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流传过程,被人们赋予了求祥和、辟灾祸以及求长寿等精神寄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和重阳习俗。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是人类社会伴随农业发展的传统经济形式。西藏畜牧业的发展大约有数千年的历史。西藏早期畜牧业的发展,是从狩猎业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可从一九七八年发掘出的卡若村遗址大量的骨制工具如锥、针、斧和牛、羊、马鹿、獐、狍骨、犬齿等器物中得  相似文献   

17.
18.
在西藏当代史上,民主改革时期的历史非常短暂,然而就在这一时期西藏的音乐创作却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出现了众多颇具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文章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紧紧围绕西藏当代音乐事业的自身发展实际,以当代音乐事业中的翔实资料为其研究基础,对西藏民主改革时期的音乐创作进行客观分析和理论研究,试图揭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基本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冯智 《西藏研究》2005,(2):7-16
清代用兵西藏是清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驻兵是用兵之后清政府在西藏进一步开展政治、军事工作的继续与发展。文章宏观地分析和研究了这一重要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和影响,认为清代用兵驻兵西藏是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过程中形成的一项制度,直接体现了清朝对西藏行使主权的力度和层面,其意义深远。它保卫了边疆、巩固了国防、安定了西藏、推动了西藏地方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促进了西藏地方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积极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进入由传统向现代逐步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作为社会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其主要变迁轨迹是由守旧到创新、由单一到多元、由尊农到重商、由俗约到法制、由简朴到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