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近代早期的东方国家一样,莫卧儿帝国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但是莫卧儿帝国的外交出访活动却有着严格规定.在莫卧儿帝国的出访过程中,大使的选拔、任务的分配、礼品挑选以及大使的待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共同构成了莫卧儿帝国一套完整的出访程序.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有幸在印度参观了仰慕已久的莫臥儿帝国时期的几处文化遗产。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印度”这个名字来源于梵文(“唯有真理得胜”),得名于印度河。印度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11亿人口及上百种语言。莫臥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的第三帝国。在这一时期,莫臥儿帝国为世界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宫廷画院体制由蒙古人传播到波斯,对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3—17世纪,宫廷画院在大不里士、巴格达、设拉子、赫拉特、马什哈德、布哈拉、伽兹温、伊斯法罕等各大城市相继建立。画家们依附于宫廷画院,领享俸禄,依照各自效力的君主的旨意和审美情趣为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绘制插图,由此形成不同的细密画流派。16世纪,细密画和宫廷画院体制从波斯传播到印度莫卧儿伊斯兰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促进了该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波斯—阿拉伯、莫卧儿、奥斯曼的国家文化建设中,宫廷画院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提供雄厚的经费赞助,使细密画书籍插图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本文节选自伍昆明同志新著《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一书第四章《安夺德等耶稣会士在西藏古格地区的活动》中的第五节。该书系统地详细论述了从十六世纪末叶起,罗马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印度北部莫卧儿帝国对我国西藏地区的调查研究,以及从1624年至1745年的一百多年间,天主教耶稣会和卡普清修会(嘉布遣小兄弟会)的传教士先后十多批从印度进入西藏,在阿里古格、日喀则和拉萨等地活动的情况。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基本材料大多数为国内所未见,是作者从国外蒐集到的意大利文、拉丁文、葡萄牙文和藏文的传教士信件与报告原文,达赖喇嘛、康济鼐、颇罗鼐等西藏权势人物与罗马教皇、传教士的来往信函,以及他们颁布的有关传教士的谕令和文告等文献资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早期传教士在西藏地区活动的专著,填补了我国对西方与西藏地方关系最早时期的历史,即早期传教士在西藏活动史这一领域研究的严重不足. 本书即将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元代高丽贡女制度是伴随蒙元帝国与高丽王国之间宗属关系逐渐确立而形成的高丽王国向蒙元帝国献纳本国女子的一种特殊政治行为 ,是中韩文化交流史上在特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政治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本文论述的是见于记载的入元高丽贡女同蒙古民族以外的汉、回回、畏兀儿、钦察、吐蕃等民族的通婚状况  相似文献   

6.
试论贴木儿帝国与明朝之关系朱新光关于贴本儿帝国与明朝的关系问题,目前史家论及颇少。本文根据现有史料,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一帖木儿创业初期与明的落属关系明初,中亚正处于一个混乱和动荡的年代。察合台汗从1334年答儿麻失里死后,河...  相似文献   

7.
缅甸的穆斯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 1 978年统计 ,在缅甸若开邦 (RagaingState) 1 70万人口中有 6 0万穆斯林 ,主要聚居在纳弗河 (NaafR .)东岸的边境城镇孟都 (Maungdaw)和布迪当 (Buthidaung)。他们分属三个不同的穆斯林派系 ,最大一派罗兴加 (Rohingya)派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 ,其祖先从 7世纪开始定居在纳弗河一带 ;另一派是卡曼齐 (Kamanchi)派 ,其祖先大部分为商人 ,于 1 8世纪末跟随莫卧儿亲王抵缅定居 ;第三派由数十年前从孟加拉国吉大港移居缅甸的农民和渔民组成。公元 8世纪 ,一些以阿拉伯人、摩尔人和波斯人为主的穆斯林开始抵达阿拉干 (缅甸若开邦旧称 )一带…  相似文献   

8.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为世界所公认。对此,就连外国侵略者也无法否认,如1930年,英国驻印度事务大臣曾说“(西藏)必须继续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省”;1904年,英国外交大臣在致英国驻俄国大使的正式训令中也承认,西藏为“中华帝国的一个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里普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从来不认为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英国外交部  相似文献   

9.
<正>行星为什么围绕太阳?生命为什么走出海洋?文明为什么向高级演化?人类为什么战于沙场?人为什么大脑发达?鸟为什么展翅飞翔?生命为什么必然死亡?世界为什么像今天这样?莫以为它来自上帝的感召,莫以为它来自领袖的激昂,这其中蕴含着事物自发走向有序的客观规律。这种自组织,灭了大隋,兴了中唐;送走了封建帝国,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但是,人类的历史并不总是伴随着光芒,只有把握自组织的火炬,才能让文明之火烧得更亮。——《社会场论》的自白~((1))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随着大汗蒙哥去世,1260年后蒙古帝国分裂,西方四大汗国脱离帝国而独立发展,蒙古大汗与西方四汗国统治者之间不再有任何制约关系。但本文作者认为历史事实并非完全如此,1260年后,蒙古大汗与统治西亚的伊儿汗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宗主与藩王的关系。政治上大汗仍对伊儿汗实行册封,伊儿汗只有受到册封后其统治方被视为合法,同时大汗亦可任命或调遣伊儿汗国的官员;经济上大汗与伊儿汗仍有若干利益关系,伊儿汗在元帝国的经济利益受大汗保护,伊儿汗也因在元朝有封地而同其他宗王一样,可派断事官参与帝国中央政府的议政  相似文献   

11.
略论北朝遣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北朝的遣使制度出现了四方面的变化 :(1)出现了常设性质的大使 ;(2 )大使的分工更为明确 ,出现了以职能命名的专门使 ;(3)大使出使区域的划分更为细密 ;(4)大使与北朝其它中央派出机构在功能上有合一的趋势。这些变化因北朝政治的需要而产生 ,并开唐代使职制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寄语新世纪:霸权的终结与民族的和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千年交替、世纪更迭 ,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三个千年纪的第一年 ,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千年回首 ,征服者王朝此起彼伏的兴衰嬗替 ,帝国霸权开疆拓土的民族征服 ,在存亡绝续的轮回中书写着历史 ,并在公元 1 5 0 0年之后从欧亚大陆扩展到全球 ,最终形成了以“日不落帝国”为代表的少数西方殖民主义帝国统治全球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 ,历史上的帝国霸权已达到了“辉煌”的顶峰。然而 ,自亚历山大斩断“戈尔迪之结”以降 ,凯撒、成吉思汗、贴木儿 ,直到拿破伦 ,又有哪一个帝国“武运长久” ?百年回顾 ,帝国争霸的历史主题似乎未变 ,但是帝国的“辉…  相似文献   

13.
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一大王是壮族师公祀奉之神,又称“莫王”,师公唱本把他尊为壮族英雄神话里的英雄神。传说莫一能挑山开河,在丛山中造海,能在藤条上跑马,丢条头帕可化为石桥,还能腾云驾雾,可使上升的太阳又退下东山背后,后来中了皇帝的奸计,使用飞刀砍了他的头。他的头飞上半天去,哈哈大笑,吓得皇帝败退,他提着头回家,叫妻子放进瓦缸里盖住,7天7夜后就可变成蜂群,飞到京城去蜇死皇帝和大臣,由于后母提前开缸盖,蜂儿翅膀未硬,飞不到京城,复仇未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与艾大伟大使会面令人愉快 ,不仅因为他的风度 ,还有他的亲切与善解人意。在时间十分有限的交流中 ,大使的言谈举止以及他对中国少数民族的了解与关切令人难以忘怀。艾大伟大使此间在中国任职是第二次 ,前一次是1982年至1986年。因此 ,他曾获得过较多的机会去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参观和访问 ,同少数民族接触 ,如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他对此次本刊记者的采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艾大伟大使早在15年前就去过新疆。他会见伊斯兰教阿訇 ,走进柯尔克孜族人村庄 ,与自治区政府官员亲切交谈。所到之处观看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文艺表演 ,领…  相似文献   

15.
正阿力甫江·吾甫尔(艺名:阿力),维吾尔族男高音歌唱家。1969年出生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甜瓜之乡"伽师县著名文艺家庭,现为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自治区青联委员、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爱心大使、中国关心下一代全国青少年艺术形象爱心大使、新疆旅游形象大使、新疆伽师县旅游形象大使。  相似文献   

16.
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到忽必烈称帝建立大一统的元王朝 ,人们简称为蒙元帝国。它在再造中华大一统的伟业中曾树立起一座威震欧亚的历史丰碑。长期以来 ,贬低或歪曲蒙元帝国历史地位的种种论调 ,曾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过消极和不良影响。本文在讲述蒙元帝国再造中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和开创中华一体的新纪元的评论基础上 ,又从开拓疆域、促进民族融合、革旧创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树、促进中西交流诸方面 ,深入具体地论证了蒙元帝国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泰人在印度东北部,特别是在阿萨姆的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是公元1228年从东北部发动入侵,取得成功,并在印度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存在了很长时间的王国的唯一民族。从最早时期,直到莫卧尔人出现,所有其他入侵都来自西北部。泰人王国——阿霍姆(Ahom)王国——的出现,在阿萨姆历史上是如此之重要,以致那里的中世纪时期的开端即从这一时刻算起。确实,早期不列颠行政官员也认为,阿萨姆的历史只能从阿霍姆人的入侵开始。  相似文献   

18.
蒙元帝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蒙元帝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许多世纪以前,在秘鲁的安第斯山的峡谷一直居住着印第安民族的印加部落。从十一世纪开始,他们的势力不断地扩大,逐渐兼并了附近的其他部落,最终在1334年建立了印加帝国。这个帝国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曾经创造了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是一个特殊的帝国。这个帝国统治下的人民善良、虔诚、坦白、自由和遵守法律。象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20.
实质上,本题目所揭示的这一段历史是东察合台汗国史的一部分。本文拟对这一段历史的部分史实和有关王统世系进行一些不成熟的考述,望能得到有关学者的教正。 一 漠北回鹘西迁以后,在10世纪以高昌为中心重新发展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家。不过,它并未能维持很长时间,至12世纪中叶,便沦为喀剌契丹的附庸国了。蒙古帝国兴起之后,以它为前身的高昌亦都护王国又于1208年主动归顺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把亦都扩视为第五子,并把原来他所统辖的畏兀儿地原封不动地赏给他作为份地,这样,畏兀儿王国的政治独立性和延续性在蒙元中、前期便得到了维护。元世祖上台之后,西北地区出现了空前的混乱,畏兀儿王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案《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以后不久,亦都护王国便在察合台后王都哇等势力的多次进攻下,放弃故地,一徙哈密,再迁永昌。至晚到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时,昔日的畏兀儿地便接受了察合后王的统辖。如元至顺三年(1332)成书的《元经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