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代汉画像、壁画以及图像等来看,古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关于古代各种乐器的资料,这些种类繁多的乐器及乐器组合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至此,笔者将2007年至2016年全国各大重要学术期刊杂志中的关于古代乐器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并进行回顾性的综合描述.  相似文献   

2.
“越为禹后说”质疑——兼论越族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族(或称百越)是我国南方古代的民族。对于越族的历史,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关于越族的来源问题,历来的一些学者都曾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主张越王勾践为禹苗裔,或越族是夏族的遗民的说法,影响最大,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越为禹后说”。根据所接触的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曹晖 《中国民族》2010,(2):54-58
铜鼓属古代青铜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国之重器”,学术界有“中原地区以鼎为尊,南方则以铜鼓为贵”之称。铜鼓从专作炊具的铜釜演变成敲击发声的铜鼓起,就奠定了其乐器属性。人们用击鼓传递消息,聚集族人抵御外来入侵,击鼓祭祀祖先,驱妖降魔等,虽然功能不同,但乐器的属性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考古发掘的原始文物先后顺序为主线,介绍了青海古代的乐舞造型艺术,并就其早期造型艺术的审美意识、乐器、舞蹈、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笙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件乐器,在传统的音乐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其是吹管乐器中唯一能够演奏单音以及和音的乐器,所以说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历史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到艺术领域,但是随着现代音乐的不断发展,笙这门乐器却丧失了原有的传承力度。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代表,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只有更好地深入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此进行发展和继承,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完善,本文针对笙的演奏技巧展开了相应的讨论,希望能够为民间艺术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自7世纪以来,我们就可以在历史上见到回鹘人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课题,由于各种具体条件以及资料来源情况的不同,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重点。关于回鹘草原帝国时代(745~840年)的情况,中国历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颇多的资料,这使我们能对各国之间贸易的规模和重要程度做出具体评论。这些资料由C·麦克拉斯做了汇编和分析整理。中国唐朝时期,回鹘人在大城市里享有外交豁免权和特殊的领土状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每个民族也必然会产生具有本民族风格的乐器。建国以来,在我国古代百越地区出土和收集了大量古代錞于,显然,这应是古代越族的乐器。 史书对于錞于的记载甚少,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周礼·地官·鼓人》说:“以金錞和鼓”。郑注:“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赵宣子  相似文献   

8.
笙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件乐器,在传统的音乐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其是吹管乐器中唯一能够演奏单音以及和音的乐器,所以说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历史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到艺术领域,但是随着现代音乐的不断发展,笙这门乐器却丧失了原有的传承力度.作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代表,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只有更好地深入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此进行发展和继承,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完善,本文针对笙的演奏技巧展开了相应的讨论,希望能够为民间艺术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竖琴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拨弦类乐器,从古代的竖琴到现代的竖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改进,在众多西洋弹拨乐器中,竖琴具有高贵的艺术气质,能够演奏出最为精彩和华美的弦音。竖琴不仅在乐队中担任色彩性伴奏乐器的角色,而且在独奏的舞台上用其天籁之声展示着独特魅力。文章以竖琴为研究对象,探究竖琴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0.
芦笙与芦笙场文化高守信芦笙是一种许多少数民族认同的乐器。除苗族外,瑶、侗、水、布依、拉枯等民族都把芦笙视为本民族的固有乐器。特别是在贵州的苗族民间,甚至把芦笙看做是自己民族的代表。芦笙和古代的竿同属一类乐器。在民间传说中,甚至认为芦笙最早出现于仰韶文...  相似文献   

11.
竖琴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拨弦类乐器,从古代的竖琴到现代的竖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改进,在众多西洋弹拨乐器中,竖琴具有高贵的艺术气质,能够演奏出最为精彩和华美的弦音。竖琴不仅在乐队中担任色彩性伴奏乐器的角色,而且在独奏的舞台上用其天籁之声展示着独特魅力。文章以竖琴为研究对象,探究竖琴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2.
关于笛类乐器的起源,可考证的为中国贾湖骨笛和西方的德国西南边的Hohle Fels洞窟发现的骨质笛类乐器,其中是否有联系?笛类文化势必会和起源及文化融合影响当今笛子的发展?通过学习及研究,由此而引发对笛类乐器的起源进行思考。骨头可以长期留存,但竹子等木质结构很难保存,由骨头为材料转变为木竹等材料绝不是轻易变化来了,器物的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为了应用更为贴切才会转换成其他材料,这一变化绝对是有目的性的,坚固变为便携,出声发展为动听,也是符合当时审美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敦煌壁画乐器种类繁多,样式丰富,为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大的研究价值。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的设想提出,不仅使我国乐器种类更加丰富,更是拓宽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范畴。目前来看,敦煌壁画中许多乐器实物已经失传,只能依靠着典籍记载和现存的残片进行复原。郑汝中于1988年正式提出仿制敦煌壁画乐器的设想,这筚路蓝缕之功绩正如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一样。再看今朝,在全球化格局时代“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此篇文章通过分析探讨敦煌壁画乐器仿制项目的缘起、发展及成果,呈现不同时代的“丝路”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二胡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二胡的前身叫奚琴、胡琴、嵇琴。根据宋朝《乐书》中关于奚琴的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可以看出,奚琴是奚族人非常喜爱的乐器。我国当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杨荫浏先生对奚琴的记载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500多种民族乐器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将得到针对性保护,这是记者从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第二期——民族乐器中期汇报会上获悉的。此项目是针对少数民族乐器制作工艺形式特征传承保护的需要,为防范其工艺形式的消失,保护民族传统乐器文化特质续存的完整性,而对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演奏艺术形式进行搜集、整理记录的一项系统工作。此项工程由国家民委经济司主持立项、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承担课题研究。该项目已于2008年6月31日正式立项,经过项目分解与实施准备、资料搜集与调查等环节,将于2009年12月形成民族乐器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发展报告、画册、专题片和数据库等保护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最为直接的艺术表现方式,倘若我们把经过科学训练、规范化的歌唱,比作一种"乐器",那么它同通常所讲的乐器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为明显的区别是:通常乐器能看得见、摸得着,而歌唱这一"乐器",首先应了解掌握其特点,然后再进行有步骤地、科学地练习,方可达到预期效果和目。  相似文献   

17.
陕西出土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古代印玺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境内出土的近三十余方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古代印玺进行了综合考述,认为这些印玺对研究中国古代官制、民族关系等有拾遗补阙之作用,并指出了前人在这些印玺研究中存在的错误,对于学者利用这些印玺资料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乐器精工坊以此为行动指南,以美育为追求,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己任。在美育改革的重要背景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成为了我们莘莘学子身上的历史重担。本文将立足国内高校中首家乐器精工坊成立的背景视角,展望未来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力求将民族音乐传承与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19.
鼓是中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鼓的记载,在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可以看到鼓的身影。如朝鲜族的长鼓舞,彝族、布依族的铜鼓舞,佤族、苗族的木鼓舞、藏族的龙鼓舞等等。位于洮河领域的卓尼鼓舞文化中,比如巴郎鼓这种舞蹈道具就反映了该地区藏汉文化的交融,这种特殊性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现代音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表现十分突出。传统乐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载体,其自身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传统乐器的种类繁多,各个品种的乐器都有各自的特点。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十分具有感染力。由于在现代音乐中传统音乐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学习传统乐器就显得十分关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