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刘君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202-203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性文学家,由于其生长在意识觉醒的年代,所以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的传奇女性,在这些女性中都体现出一定的女性觉醒意识,这也体现出了张爱玲自身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通过对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凭着天才的诗词创作,在以男性主导的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光彩照人的形象,纵观其与众不同的人生,时刻散发着独特的女性魅力,温婉亦刚烈。李清照从女性的独特视角描绘女性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与爱国情怀;诗词中展露的女性主体意识“清空婉约”又“压倒须眉”,不仅展现了创造天分和个人魅力,更体现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绽放。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不祧之祖,《诗经》以质朴的笔触描绘了形态各异的众多女性,既是研究周代历史的珍贵文本,也为我们探析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演变提供了思路。本文从自我本体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价值的追求等方面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意识的演变更迭、呈现特点及深层原因,有助于从不同角度阐释和解读《诗经》,对后世明确女性定位、发挥女性优势、体现女性价值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历经民主革命、新中国和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中国女性已经争取到了教育、工作、参政等基本公民权。1995年以来,中国成立了大量妇女组织,性别研究也受到社会青睐,女性解放运动本应迅猛发展。然而,在大众都认为中国的男女平等已经超越西方、女权已过度张扬之时,我要泼泼冷水,数数女性解放遭遇的滑铁卢。第一,性别意识觉醒无疾而终。女性性别意识觉醒不是教女人像女人,而是让女人自觉是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朝鲜族女性文学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朝鲜族文学蓬勃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女作家们以女性意识、心理为特质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变迁过程中朝鲜族女性的各种社会形象,呼唤女性自尊自立和自我觉醒。  相似文献   

6.
契诃夫认为女人是人,女人与男人有平等的尊严、平等的权力和平等的地位.契诃夫女性观的形成和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起初的对传统男权意识下被奴役和奴化的女性的同情和对践踏女性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发展到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的期待和呼唤,最终认识到独立、自由、斗争才是女性解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对东坡"和陶诗"进行了探讨.在点明何为生命意识并分析了促进东坡生命意识觉醒的契机后,本文指出在生命哲学发生转变之后,东坡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其一,从物质层面上解决岭海人民缺衣少食的现状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一种新方式.其二,精神层面上,为岭海地区文化传播做贡献,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另一方式.另外,在当地长时间的反思中,东坡还意识到了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最终方式--创作.  相似文献   

8.
身为台湾客籍女诗人的杜潘芳格和利玉芳,以她们在不同世代的文学出发,共同选择了立足于台湾客家乡土的女性言说,创作出台湾客家女性诗歌的典型文本。透过植根于岛屿的"女人树"情思,重在发掘诗人对生命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借客家女人的"含笑花"形象,意在表现诗人对客家婚姻世相的描摹和反思;强调女人诗眼的观察,是为凸显客家乡土的生态忧思与觉醒姿态。钟情于女性生理特征的生命意象和植物花草意象的营造,带来杜潘芳格、利玉芳客家女性诗歌的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专注于都市白领女性生活体验的书写,贺晓晴的小说<花瓣糖果流浪年>把笔触伸向处于社会底层、流浪他乡的打工妹,展现打工妹韩月晴在七年流浪中,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疏于凸显底层劳动妇女生存境遇这一叙事盲点,丰富了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画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中的性别叙述在不同的时代和阶层中源远流长,它展现了作家对性别问题的思考。明代徐渭的《女状元辞凰得凤》是这一模式的初步定型,随后以陈端生为代表的清代弹词小说女作家进一步运用这一叙述模式来表达对父权压迫下女性觉醒的关注和思考。不论是在哪个时代,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性别意识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女剧作家丽莲·海尔曼在《丛林深处》和《小狐狸》中讲述了哈伯德一家三代女性人物在父权家庭中的生活境况、地位、对父权的不同态度以及女性觉醒。拉维尼亚生活在父权的沉重桎梏中,自我被父权社会无情剥夺,被压制为“第二性”。丽嘉娜模仿父权的技俩复仇,被评论为女巫。本文通过描述哈伯德家三代女性的发展与觉醒,尤其是亚历山德拉觉醒,挣脱了父权的阴影这一过程来说明女性也要与男性一样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地位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女剧作家丽莲·海尔曼在《丛林深处》和《小狐狸》中讲述了哈伯德一家三代女性人物在父权家庭中的生活境况、地位、对父权的不同态度以及女性觉醒。拉维尼亚生活在父权的沉重桎梏中,自我被父权社会无情剥夺,被压制为"第二性"。丽嘉娜模仿父权的技俩复仇,被评论为女巫。本文通过描述哈伯德家三代女性的发展与觉醒,尤其是亚历山德拉觉醒,挣脱了父权的阴影这一过程来说明女性也要与男性一样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中享有同等的权利、地位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交通线的通畅与否在战争年代事关战争局势乃至民族存亡。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全面切断了我国对外联络的国际交通线,意图置中华民族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值此民族危难之际,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地方势力和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共同致力于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大抢修,将千年古驿道改造成为中华民族抗日的“生命线”。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国际交通线的修筑历史呈现了中华民族意识从逐步觉醒到全面觉醒,从自在走向自觉,并凝铸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这一伟大历史实践深刻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所展现出的民族凝聚力,充分表明了各族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进一步弘扬了民族平等互助、共御外侮的伟大团结精神,强化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4.
如同历史一样,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也经历着时间的洗礼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发展着,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的新疆民俗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在这些变化中,民俗事项本身体现出了鲜明的性别意识,在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中,男性与女性的表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通过译者的主体性传递原文的意义。在译者主体性和主流的文化诗学融合下,译者的主体意识操纵和改写了原文在译文中的形象。赛珍珠作为女性译者主体在翻译《水浒传》过程中,对原文女性形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在协调女性译者和男权主流文化背景之间的矛盾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是我国早期海派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她出身在上海,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在她的人物描写中,也加入了很多海派元素,完整保留并体现了上海人的风貌和特点。而在上海民俗的描写中,她独树一帜的风格细腻地刻画了包括方言、衣饰、建筑等多重元素,鲜明地表现出了当时一个鲜活又完整的上海。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是我国早期海派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她出身在上海,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在她的人物描写中,也加入了很多海派元素,完整保留并体现了上海人的风貌和特点.而在上海民俗的描写中,她独树一帜的风格细腻地刻画了包括方言、衣饰、建筑等多重元素,鲜明地表现出了当时一个鲜活又完整的上海.  相似文献   

18.
"三言""二拍"中描述了大量的女性故事,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在家庭题材作品中,家庭女性的描写是突出的亮点.这些女性分为未婚女子和已婚妇女,在她们身上透视出新的时代特点,体现着时代女性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清代中叶颇有名望的白族女诗人周馥,虽然传世之作不多,但她用女性的敏感与细腻,为我们展现了白族女性天真浪漫的少女情怀,健康自然的情爱意识,娴淑善良的母亲情怀及对历史上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对家国一统高度认可的大局意识,表现出了白族女性独特而又有个性魅力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承担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文化觉醒,展览又是这个载体的直接表达方式,同时是学术的价值体现。造境不仅仅是在展览成列中制造实实在在的实景,而且要营造出实景背后具有绘画美学所拥有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