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佛塔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达到了至美天成的艺术境界,是中华民族建园艺术的结晶.文章仅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形式、建筑特色与建筑风格等方面简要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边吉 《中国藏学》2017,(1):185-186
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双智、中国藏学出版社原总编张羽新先生经数年的辛苦搜求整理,严加考订选辑、研究编著的《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珍稀史料辑校》最近由学苑出版社国内外发行。全书120余万字,精装上下册。众所周知,承德市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曾经是清朝塞外皇都和第二政治中心,我国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和它有关联,同时也承载着西藏、蒙古、新疆等边疆民族的历史。清代有关西藏和新疆等边疆民族  相似文献   

3.
在承德市避暑山庄的外围,星罗棋布地分置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著名的承德外八庙。其中的普陀宗乘之庙就是仿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的。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抄袭,更不是藏地建筑的汉化,而是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进了藏族建筑的特点为汉藏建筑艺术的交流作出了典范。现仅就西藏布达拉宫和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建筑布局及其仿建的渊源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须弥福寿之庙,座落在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面的山麓,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外八庙中建造最晚的一座喇嘛寺庙。这一年是弘历的七十寿辰,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长途跋涉二万余里,从后藏日喀则来到避暑山庄为其祝寿,弘历遂下令“肖其所居,以资安禅。且遵我世祖章皇帝建西黄寺于京师,以居第五世达赖喇嘛之例也”。修建此  相似文献   

5.
普宁寺概述     
在闻名中外的承德避署山庄东、北及东北山坡上座落着规模宏大、雄伟多姿、金碧辉煌、融汇我国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承德外八庙。外八庙是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陆续建造的藏传佛教寺庙。原有寺庙十二座,现存九座。当年十二座庙中有八座庙设有喇嘛看管,在京各有下处(办事机构)。所谓外八庙是指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  相似文献   

6.
承德溥仁寺是康熙五十二年,蒙古诸部来避暑山庄为康熙祝六十寿辰,圣祖应蒙古各部所请,依多伦诺尔建汇宗寺的先例而建。这座寺庙是承德外八庙中建成最早的,也是现存的唯一一座康熙时期喇嘛寺庙。寺内造像不仅具有康熙宫廷造像风格,还具有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造像特点。  相似文献   

7.
承德溥仁寺是康熙五十二年,蒙古诸部来避暑山庄为康熙祝六十寿辰,圣祖应蒙古各部所请,依多伦诺尔建汇宗寺的先例而建.这座寺庙是承德外八庙中建成最早的,也是现存的唯一一座康熙时期喇嘛寺庙.寺内造像不仅具有康熙宫廷造像风格,还具有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造像特点.  相似文献   

8.
承德避暑山庄史建于康熙年代,又名为热河行宫,是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初建之时,康熙帝便为其母后建造了松鹤清越建筑群落,象征着其母长寿安康,而随着满清入主中原,汉族文化的不断传入,避暑山庄的太后寝宫也不断汉化。此外,由于清代对于宫廷音乐的重视,所以,避暑山庄的宫廷音乐在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特殊功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承德避暑山庄太后寝宫的建筑发展和宫廷音乐的传承问题,进一步探索其传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清朝时期所修建与应用的避暑山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风格恢宏大气,以其所营造的秀丽清新的景色而为世人所称奇。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该山庄共由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所构成,各个部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自成系统。避暑山庄的存在可以说完整地见证了清朝时期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其自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作为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避暑山庄除具有皇家避暑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处理政务的功能,体现出了深刻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内涵。文章即就清朝时期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清朝时期所修建与应用的避暑山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风格恢宏大气,以其所营造的秀丽清新的景色而为世人所称奇。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该山庄共由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所构成,各个部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自成系统。避暑山庄的存在可以说完整地见证了清朝时期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其自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作为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避暑山庄除具有皇家避暑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处理政务的功能,体现出了深刻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内涵。文章即就清朝时期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华民族的情结。经过数千年的蕴蓄积累,到了清朝康雍乾时期,终于实现了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奠定了中国今天的版图。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承德的避暑山庄作为古代建筑遗产,认为它拥有举世瞩目的山水园林,其实这些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代表性建筑,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清朝的承接和载体。  相似文献   

12.
避暑山庄不是一座普通的园林,它和清代康乾时期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有密切的联系,其地位十分重要。康乾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任务是把处于纷争、散漫状态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并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一历史任务的执行和完成,出现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繁荣盛世,避暑山庄正是康乾盛世的历史见证。一到承德,看到许多建筑、景点、器物、碑刻,仿  相似文献   

13.
承德外八庙实际有十二座喇嘛庙,大部分都仿西藏寺院所建。外八庙成为清代汉、藏建筑艺术的融合。如普宁寺是仿西藏三摩耶(桑鸢寺);普乐寺是仿西藏萨迦寺,昔陀宗乘之庙是仿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由于仿建较为成功,就是规模小,有“小布达拉宫”之称,须弥福寿之庙是仿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而建。其他喇嘛庙也都有藏式色彩。早在崇德七年(1642年),西南边陲的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曾几次派人到盛京会见清  相似文献   

14.
王欣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33-134
承德避暑山庄史建于康熙年代,又名为热河行宫,是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初建之时,康熙帝便为其母后建造了松鹤清越建筑群落,象征着其母长寿安康,而随着满清入主中原,汉族文化的不断传入,避暑山庄的太后寝宫也不断汉化。此外,由于清代对于宫廷音乐的重视,所以,避暑山庄的宫廷音乐在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特殊功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承德避暑山庄太后寝宫的建筑发展和宫廷音乐的传承问题,进一步探索其传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为庆祝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路经承德,游览了著名的皇家古典园林——避暑山庄。进入山庄大门,幽静、雅致的美景便扑面而来,可谓“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康熙皇帝在此兴建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除用以避暑和游乐外,清代帝王曾多次在这里处理过军政要务和民族问题。可以说,避暑山庄的每一座寺庙都记载有清王朝的重大活动和事件。为了进一步了解修建避暑山庄的  相似文献   

16.
避暑山庄和昌德宫是中韩两国造园巅峰时期的皇家典型离宫园林。本文以皇家离宫园林布局为切入点,从离宫选址、山水骨架、建筑、园路、植物五个方面对比中韩两国之间的造园异同,探讨两国离宫景观布局发展源流,推动中韩园林文化艺术的共同发展以及世界园林艺术文化交融研究。  相似文献   

17.
避暑山庄和昌德宫是中韩两国造园巅峰时期的皇家典型离宫园林。本文以皇家离宫园林布局为切入点,从离宫选址、山水骨架、建筑、园路、植物五个方面对比中韩两国之间的造园异同,探讨两国离宫景观布局发展源流,推动中韩园林文化艺术的共同发展以及世界园林艺术文化交融研究。  相似文献   

18.
山庄故事     
我仔细地进行过打量:这里没有天安门城楼那样雄伟;这里也不象颐和园那样气派;但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许多事情…… “避暑山庄”。我站在这四个笔触干净质朴的大字门下,仿佛看见了那遥远、遥远的大清王朝。 “热河行宫”是避暑山庄的初名。园子建到第8年,康熙皇帝御书“避暑山庄”四字的匾额,加之“热河”当时又改叫“承德”,就这样后来改名承德避暑山庄。  相似文献   

19.
热河源于蒙语"哈仑告鲁",秦汉至元明时期,匈奴、鲜卑、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肇建避暑山庄,这里逐渐成为清朝第二个政治中心。本文通过对蒙、满两个民族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两个民族在热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表现的描述,试述满、蒙民族最终走向联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我们在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实践中一直遵循着尽可能减少、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避暑山庄的文物,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历史文化的保护一直是困扰文物界的棘手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于千古文化遗址的开发问题更是彰显出来。本文就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文物的保护及其利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