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大革命后期邓演达农民观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1-43
长久以来,学术界就把邓演达视为激进的小资产阶级代表。事实上,邓演达在大革命后期就开始向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在思想上,他的农民观继承和发展了基本属于新民主主义范畴的孙中山晚年思想;在核心内容上,他反帝反封,拯救农民大众,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这和当时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一致;在行动上,在大革命关键时刻,他和共产党人一起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朱新镛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1):77-80
本文选取学术界对大革命后邓演达处理与中共关系态度的若干种评价,一一加以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当时邓演达坚持革命的三民主义的主张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独裁统治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同时从理论上、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以及其脱离中国国情的"资产阶级性民权革命纲领"予以批评,这就是邓演达与中共的矛盾冲突的历史实质.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土地政策经历了逐步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也经历了由差异很大到基本接近再到分歧日益加剧的过程。比较、研究国共两党土地政策的关系及其异同,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革命时期邓演达对农民问题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志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3)
作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对中国农民问题在理论上有重要建树:较早论证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将农民要求解放土地的呼声与国民革命的成败联系在一起,而给予充分肯定;热情赞扬农民推翻乡封建政权、建立自己革命武装的行动;认为对农民运动的态度,是真革命、假革命。不革命、反革命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5.
鲍和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4):108-114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这一切都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会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67-72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理论对中国的革命动员问题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为手段,以政治动员、征集新兵、筹款以及肃反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动员思想。这一思想,既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国情的一个深入理解。不过,由于当时革命的不够深入,他对革命动员问题的思考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王浩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8-22
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开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毛泽东萌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毛泽东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而且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在于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中国化,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期间,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和中国共产党代表人物毛泽东,对解决农民问题重要性有基本一致的认识,认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不起来,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对如何解决农民问题的看法也基本相同,他们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步骤。然而他们对农民问题的分析,其深度和广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毛泽东分析问题的深度明显高于邓演达。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自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尝试,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党日后政权的建立和稳定以及革命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也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郭亮亮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湖南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农民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通过农会、学校、供销社、骨干党员宣传等途径使农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然而,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湖南农民运动受挫,使党认识到必须坚持党对军事运动和农民运动的领导、针对大众实际开展工作、注重政治宣传和骨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12.
湖北商民协会是大革命时期商民运动中在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共同领导下兴起的一个商人组织.它既是国民革命的产物,也是商民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它的存在及其主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和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同时,它所受到的政治熏陶对此后商人团体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商人摆脱“在商言商”的传统束缚,促使商人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邓演达这位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作为孙中山身边的亲信,国民党的要员,却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交往密切。他积极支持工农运动,促进国共合作,在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北伐战争期间,通过汹涌澎湃的农民运动,他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14.
朱庆跃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土地问题作为分析的切入点,与双方在此方面达成的共识中所内存的弊端不无关系。如土地共识在成分的构建上所呈现的明显非现实性,在内容的达成上所呈现的明显非内生性;在地位的认识上所呈现的明显非平衡性等弊端,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国共合作的基础性,破坏了国共合作的稳定性,影响了国共合作的持续性。同时这种弊端化的共识也对共产党、国民党以及苏俄、共产国际三方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为什么“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就是土地问题”等进行了科学剖析,从而提出了独有的农民革命思想。农民革命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和革命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6.
陶季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217-222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邓演达以孙中山的社会思想为基础,借鉴国外社会福利救济制度,并结合中国社会现实状况,提出自己的社会思想。邓演达的社会思想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问题、理想社会三个方面。邓演达社会思想包含许多积极因素,在近代中国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在当今中国社会建设中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它也存在种种不足之处,但其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余进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4):100-105
五四运动后传入中国的合作主义思潮,得到国共两党的大力宣扬。两党早期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对合作社的相关论述和指导大力推动了此一运动的实践。民间社会的高租重利和友爱互助的悠久传统,也使广大民众对互助合作充满了期待。1926年底至1927年春,在沉重迅猛打击土豪劣绅的基础上,湖南很多县份的农村创办了生产、消费、信贷合作社,有的地方甚至成立了农民银行。 相似文献
18.
孙堂厚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围绕着中共与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关系,对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中共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系统评述。文章认为,中共北方地区党组织对北方地区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对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开辟与推广,以及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对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促进和对北伐的支援上,均作出了重大贡献,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陈悦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2):121-125
大革命时期,在我党推动下,中国妇女界第一次大联合正式形成.在女界联合中,我党初步阐明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坚持以工农妇女的联合为基础,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人;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统战策略等.这些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战思想,奠定了我党关于女界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5):33-35
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在农民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农民观。他提出的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观点,较为系统、明确地指出了农民革命的对象、动力和任务。同时,他这一时期的观点还不完全成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民运动中"左"的倾向和农民运动组织松散的缺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