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失业率不断刷新。“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要有新思路,具体工作要有新举措。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理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其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政府为灵活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以消除劳动者选择灵活就业的后顾之忧。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大力加强新增劳动力的职前培训、在职职工在岗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岗职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城镇下岗人员1995年达400万,1996年为800万,1997年猛增至1100万人.城镇下岗职工人数激增,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成了当前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实施再就业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诸如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加强宣传,转变下岗人员择业观念;建立再就业基金等等.但我们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要想使下岗职工自强自立.永远保持一种自强不息,勇于时取的择业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再就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是高度重视再就业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下岗职工的劳动素质.  相似文献   

3.
解决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从整个社会大的方面看,是要积极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更加充分合理地调整和利用现有的人力、技术资源;从职工个人而言,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及时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以适应就业形势变化的需要。以下就这两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首先,从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来看。1、农村的就业领域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已并非是六、七十年代所谓的“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据有关资料,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5亿多,现有农业资源可容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近1.5亿,乡镇企…  相似文献   

4.
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具紧迫性的任务,而黑龙江省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一是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突出;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困难群体再就业矛盾突出,同时还存在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民进城打工同时并存的态势.而就业及再就业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百姓提高和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主要途径,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自觉性和更大的努力,从加强组织领导、调控宏观经济等方面积极做好就业及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厦门市失业人员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再就业行为进行辨析,发现再就业行为影响因素有:失业者的自然状况、家庭的劳务收入、再就业时的心态、失业前就业或再就业时的经历,其中影响力度最大的是失业者的自然状况.本文认为,无论怎样的再就业优惠政策,都必须有失业者积极参与,并最终由他们自己实现再就业.因此,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给失业者更好更多的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是激励失业者再就业,并获得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下岗职工本人的主观努力。一是端正思想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下岗。二是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竞争意识,摒弃等靠思想,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各种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就业岗位并不少,下岗职工如能转变择业观念,其中绝大多数人就业是完全可能的。三是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技能素质,适应社会需要,强化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抓住就业机遇,为再就业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就业服务局,是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就业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市城乡社会劳动力,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扩大劳动就业,进行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开展就业训练和转业转岗培训,管理职工失业保险和归口管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为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大量企业下岗职工和破产企业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剧增。因此,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兰州市就业服务局5年来,就业指导8.5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职工62781名;为下岗、…  相似文献   

8.
从职业流动视角来看,失业具有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失业阻滞在于职业流动的规模不大,制度约束性太强和观念滞后;再就业具有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再就业机制是一个由经济驱动机制、制度改革机制、就业观念转变机制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动态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当就业矛盾还非常突出的时候,党中央和国务院就在有关劳动就业的会议上和一系列文件中很有远见地提出了在城镇中开展劳动后备力量培训的问题:“逐步做到使一切需要进行培训的人员,先经过培训以后再就业。培训内容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既要包括技术业务,也要  相似文献   

10.
夏琦 《江淮论坛》2004,(4):46-48
再就业问题是我国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解决的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问题。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结构所处的弱势地位导致经济实力不足以及陈旧的就业观念,使得再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再就业工作的开展难度很大。因此当务之急是在观有条件下,寻找出适宜欠发达地区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尽快安排新增劳动力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这要求我们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下面对其几个主要因素做些初步探讨。 一、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机制应健全、有效   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下岗职工的管理工作,是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一项重要任务。   1.规范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工作程序   下岗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不能简单了事。企业安排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来,账卡档案的建立要齐全准确,签订规范的托管合同。人员变动时…  相似文献   

12.
一对在职教师的全员培训是师资培训体系的基本结构,也是教师进修院校的根本任务.为此,首先要明确在职教师的培训在整个师范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我们应当象经济战线抓重点工程那样来抓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其次,要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实现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三个转变.第一,从教师的"一次教育"转变为教师的"终身教育".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的是封闭式、统一化、单一化的观念,而现代成人教育则强调开放式、灵活性、多元化的观念,力求实现从教师的"一次教育"转变为教师的"终  相似文献   

13.
闫丽红 《理论界》2013,(4):44-46
阜新经济转型以来,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着失业率高,失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行就业目标责任制、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就业技能培训、转变就业观念并且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和健全失业保障等措施,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来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失业保险法就业保障目标的讨论偏重于其促进再就业的目标实现,而对其预防失业、支持新增就业的目标与功能关注不够,这在现行制度设计中也有体现。将失业保险法的就业保障目标扩展为预防失业、促进再就业和支持新增就业的"三维"结构,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在当前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修订中,应当从这三种维度落实失业保险法的就业保障目标,实现失业保险法从"生活保障型"向"就业保障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具体、又复杂,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在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只有抓住五个关键问题,并有所突破,才能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一、观念革命,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没有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统一,没有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就没有自觉、自愿的行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海尔文化成功的重要一环在于先解决观念问题。"监督就是爱护,无情就是有情"、"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先卖信誉,再卖产品"、"人人都是人才"等思想的确立,都是海尔人与众不同的心智模式和观念更新的结果。因此,专家、学者们认为是观念革命造就了海尔。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对优秀企业的文化建设情况介绍等正面引导活动;通过不换脑筋就换人,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的负激励;通过大规模的职工培训,用新知识代替旧知识等一系列的活动;使职工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改革意识。实践证明:观念的革命是企业真正的革命。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没有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先进的文化无法建立,优秀的企业难以诞生。  相似文献   

16.
参加职业培训,获取一技之长,是实现就业、再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在目前就业形势下的潮流和大势所趋。但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类培训广告,你是否感到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难以取舍?当然,选择时要考虑很多方面,本文以几种常见的职业培训为例,仅分析其特点及就业前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大工程。解决得好,就能使我国的企业改革渡过难关、顺利地进行下去,就能促使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就能使我国社会安定、政治稳定。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政府采取的措施和实施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是,必须首先抓好下岗职工自身素质建设和转变就业观念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将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流向社会,如处理不当,就会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做好待业职工再就业就成了突出的、不可忽视的大事。它既是我们劳动部门的本职工作,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待业保险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待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这只是基础。二是帮助待业职工再就业,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待业职工的再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待业保险工作搞得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我们要服务于待业职工,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中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扩大职工社会保险的种类和覆盖面,解除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加强对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工作,介绍上海推出的“购买式培训”的新型就业培训方式,减少下岗职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盲目性,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更好地解决理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引导大学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择业观念,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和就业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