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第二年,也是进入攻坚阶段最关键的一年。从几年来的改革情况看,党中央、国务院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倾注的心血和力量,收到了一定的回报。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困境,特别是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辽宁,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改革、改造出现了生机和活力。但从总体上看,形势仍不容乐观。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还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绕不开的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靠企业自身和地方政府是很难解决的,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可操作…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1995,(3)
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当前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共辽宁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讨论。作为全省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否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步伐,这是振兴发展辽宁经济的关键。 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解放思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是大中型企业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前提条件。——“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亦易矣;不为,则易亦难矣。”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亦是如此。只要国有大  相似文献   

3.
辽宁国有工业布局现状、未来调整方向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国有资产战略重组 ,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流动和合理布局 ,是辽宁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个主攻方向。国有经济应致力于提高控制水平 ,在适合并必须由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同调整所有制结构紧密相联 ,应主要由市场来决定各种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比重 ,以培育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微观基础。要根据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的具体特点 ,对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进行市场化改造。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 ,致力于消除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使国有企业尽快从非关键领域抽身而出 ,集中精力发展具有战略地位的国有大中型支柱企业。  相似文献   

4.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 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辽宁经济振兴的关键。为推动全省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本刊特开辟“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专栏。本期专栏发表的锦州市委副书记郭东义同志撰写的“谈份额联利承包责任制”一文,受到省有关领导的重视,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编辑部热情期待着来自各地的反映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理论文章和经验,愿在大家的支持下,努力办好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5.
杨翠杰 《理论界》2000,(4):13-14
党的十五大指出 ,我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实现上述目标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进展、新的突破。要着眼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 ;着眼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 ,把摆脱困境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 ,培养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  相似文献   

6.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关键是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 从经济上分析,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生机和活力的因素比较多。归结起来,是一个企业制度的问题,是同传统的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旧的企业制度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为了使国有大中型企业真正搞好,最重要的,是按照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下简称大中型企业),要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营销、储运一体化,使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相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能力,以崭新的姿态参与国内同行业与国际竞争。发展这种企业集团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母体及子体条件。所谓母体就是现有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迅速发展的高技术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技术所产生的这种作用必须通过高技术产业化才能实现。我们认为要使我国高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并使高技术产品走向世界,通过兴建高技术开发区,创办新建高技术企业固然重要,但也需要利用国有经济的主体力量——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经济和科技力量都较雄厚的企业集团来发展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拥有多种优势,理应成为高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一、大中型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具有的优势和潜力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不…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否在三年内走出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的大问题。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经济中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部门,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目前,国有企业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加强,1995年全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增长1.5倍,达41320亿元,从而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1995年,国有企业上交税金占全部工业的55.2%,现在国家财政收入的60 %来自国有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是把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同企业之间的股东与被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无可质疑 ,它在 ( 1)处置银行边际不良资产 ,改善银行资产结构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 )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 ;( 3)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等方面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国国有企业 ,国有控股公司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好 ,寄希望于债转股 ,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一、债转股的目标定位由于国企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治理结构的缺陷而不在于利息负担过重 ,因此 ,债转股的根本目标取向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  相似文献   

11.
股份公司作为一种股权式合资的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推动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生产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国有经济调动社会资金壮大自身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吉林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多,1986年,吉林省创立了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公主岭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吉林省股份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截止1997年4月底,吉林省股份公司已经发展到120家,其中定向募集公司79家,上市公司22家,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公司21家。总股本114亿元,其中国家股28亿元,法人股55亿元,个人股30亿元。股份制公司成为吉林省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通过股票上市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通过市场扩大融资规模,以及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这些研究将对我省国企股份制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有所新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在国有小企业退出的同时让竞争行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也退出。对于小企业从国有领域退出的问题,人们基本形成了共识,并正在实施;但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问题似乎仍是禁区,然而,这又是一个不能不研究的大问题。本文拟就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竞争行业大中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谈点看法。一、西部地区团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格局、战略及步胜(-)西部特色所有制结构的总格局:“国有经济为主导,集团经济为主体,个体与私人经济大量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非公有经济和公有经济相对快慢的反差,特别是国有经济出现了较多的困难。这种变化使一部分人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悲观情绪。不少人面对“一包就灵、一股就灵、一卖就灵”而事实上又不灵的时风,提出了国有企业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人们将希望寄托在了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上。中央提出大体用三年时间使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根本好转,这无疑是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在这改革的关键时刻,密切注视国企现状,提出  相似文献   

14.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同时发展其他经济成分国有工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了一大批生产工具和装备,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增强其活力,发挥其潜力,尽力增加其生产力总量,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兵团国有工业自1996年以来,效益出现大幅度下滑,特别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情况进一步恶化。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考虑到发展的连续性及材料可信性,本文选择了1996、1997两年兵团大中型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兵团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现状分析1.兵团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兵团工业中的地位。由表1可以看出,兵团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不到2%的数量创造出了近30%的产值。由此;同全国及区内的情况一样,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兵团国有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兵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运行状况。兵团的…  相似文献   

16.
建立企业资产法人所有制不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条件王守龙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理解为建立企业资产法人所有制或曰国有资产产权独立(以下简称产权独立),并认为它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关键条件。这种观点在当前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有大量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7.
自 1994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纷纷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众多国有中小企业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转制 ,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国企改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引发对这方面问题的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 ,积极推行股份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如何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促进国企 (特别是西部国企 )的资产改革呢 ?一、正确认识国企资产“流失”问题国企在中国 ,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西部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 ,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追踪监测显示 ,截止到 1999年 10月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全部的工业企业 (指所…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企业领导干部也要讲政治高孝敏一、企业领导讲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企业领导干部讲政治,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又相当艰巨的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所有企业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但对于国有企业尤为重要、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解决国有经济活力不足,效益不高等问题。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的迫切要来国有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因而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的演进,从企业改革的思路,或者说企业改革的侧重点来管.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