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职业兴趣作为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择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也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针对大学生专业、职业目标选择中出现的目标模糊、对实现路径认识有限等问题,本文运用霍兰德兴趣类型理论,对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通过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选择路径,最终顺利地实现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还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适应职业及社会环境,便于发挥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贫困大学生以职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择业行为是追求相同风险程度下的收入最大化或相同收入下的风险最小化的结果,因而讨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收益-风险需要将其择业行为联系起来。文章通过建立两者的关系模型,结合厦门市四所高校539名贫困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加以研探,认为:职业风险成本、贫困因素、未来收入预期三个因素影响的择业行为对就业预期收益产生重要影响。贫困并不会影响大多数贫困学生的求职信心,但可能会造成择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从而增加就业的相对风险;合理的工资偏好有利于职业选择提高收益,职业指导是贫困大学生分散职业风险、实现职业收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而专业成功、专业满意度是造成未来就业预期收益风险的重要因素,择业时选择专业对口有助于提高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4.
周玉林  朱娜 《兰州学刊》2010,(Z1):58-61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也是人生职业道路上必经的一个关口。渴望有一个好职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个大学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需求紧缩,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要想在未来就业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内容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行为适度等。  相似文献   

5.
孙云龙  薛明娇 《理论界》2014,(1):194-196
当前,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已经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选择了10个工科学院300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利用SPSS11.5和Excel200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状况,提出了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措施,为工科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峰 《社会科学论坛》2014,(11):201-209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下,该文从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两大心理因素入手,考察其对高校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该文采用自制量表,对沪上11所高校共计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对于大学生择业均有显著影响:首先,大学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生涯探索和职业选择,并具备一定与职业相关的能力,但也在生涯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其次,大部分人能够感受到家庭、学校和朋辈在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支持与帮助。此外,男、女生择业的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存在一定差异,需要高校在现实中针对性、个性化地开展工作,以更有效地解决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大中城市劳动就业工作中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愈来愈显得突出,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为什么一方面“有事无人干”,一方面又“有人无事干”呢?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待业人员的择业意识失当。所谓择业意识,是指人们依据自己对职业的认识与态度而选择职业的一种行为动机,它包括人们对职业的评价、兴趣、情感等等。它支配和趋动人们在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方向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调查表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位居榜首,三资企业紧随其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排名第三。同时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志向,忽略了社会的需求;敬业精神差,缺乏职业稳定性等。目前要求毕业生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端正择业心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素质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9.
张衡 《兰州学刊》2009,(Z1):111-112
大学生参加面试求职熟悉一定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关于面试的技巧、原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通过面试这个过程完成求职择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10.
准确的自我意识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个体发展指明方向,挖掘自己的潜力,减少人生挫折。大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自己的个性,对自我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到社会实践中去认识,在人际交往中认识。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将来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有关人事劳动方面的政策法规、实现他们的求职愿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创业观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推动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现状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探索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下认识自己和环境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和方式,有利于促进职业的成熟和职业的适应。职业探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能和态度能使个体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促进个体不断加强对自己和环境的了解。对辽宁地区4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校、性别、年级和籍贯的差异,以及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不充分存在的原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当今高等职业院校90后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实证调查,经对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阅读状况的六大特征:传统阅读时间相对变短、浅阅读浮显、多样化、功利化、阅读行为与阅读认知偏离以及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对西部大开发及中国加入WTO的反响,发现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准则是在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前提下谋求个人最佳发展前景.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原因是对自身素质缺乏信心以及择业定位偏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杭州某高校120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其对自身、对职业、对社会、对生涯规划的认知和对规划的实施状况。针对调研结果,笔者对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矛盾、择业心理认知误区和择业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充分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调适途径,帮助学生排释心理问题,实现人生重大转折,这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职能部门日益增多,职业格局呈现一种立体、复杂、多变状态。毕业于学堂的新知识分子,面临的选择日益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在择业上,也呈现一种多样化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立足自己专业的职业选择;从传统道德观念出发的职业选择;或是基于个人兴趣来确定自身发展的选择;又或是从传统价值观出发的择业,等等。择业原则的多样化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经历了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向拯救民族、改变社会发展,进而发展成为人民服务、注重社会价值,再到注重经济价值和多元化的价值观。本文在考察近代以来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密切关系,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及推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现象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思考。从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入手,对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及如何开展“职业选择”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大学生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已有从不同角度对国内外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对策。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而动态的连续过程,仅有经验的介绍总结和缺乏针对性的策略无法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满足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动态发展需要。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强调体验与认知并重的辅导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全面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把大学学业与未来的职业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成有效的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