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摧毁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观的同时,理查德·罗蒂倡导的后哲学文化观还摧毁了传统的科学观,是一种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统一起来的、以人为核心的新的文化观.它以相应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和处理社会问题,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科学观的缺陷和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偏颇,并有望消除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隔阂,主张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由于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符合现今时代的要求,已经冲出美国学术论争的视野,彰显出普遍性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娜  时晓丽 《唐都学刊》2008,24(1):124-128
传统的观点多从哲学、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的视角来阐释古希腊悲剧.本文试图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心理学的视阈来关照古希腊三大悲剧,把其中一以贯之的悲剧精神归结为"普罗米修斯精神",即人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而这种精神又是在生存论、价值论、审美论三个层面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非洲哲学的几个历史阶段“非洲哲学”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哲学的神话时期。人们宣称这一阶段黑人的文化,甚至思想意识是极端违反理性、逻辑和科学研究的各种习惯做法的。这是由列维-布鲁赫之类的人类学家们所大胆描述的一种情景:对“原始”人和“原始”思维的描述。这种  相似文献   

4.
一在人类原始文化中,神话居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从功能观点看,上古神话至少具有如下三种社会作用: 1.它是一个解释系统; 2.它是一个礼仪系统; 3.它是一个操作系统。所谓解释系统,就是说,神话是远古先民的“哲学“和“科学”,他们要用这种意识形态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解释人际关系,解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解释他们自身的来源和历史。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自然哲学时代,自然物是形成人们观念的起点,哲学探讨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且简单地认为人和自然是统一的,人具有的只是机械的物性.在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形成的最原始意义上的自然法,是一种不可违抗的命运和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6.
历史哲学一直是别尔嘉耶夫整个哲学思想的重要维度之一。在他看来,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命运问题,真正的历史哲学是人的命运和历史命运的统一,历史哲学的主题就是人的精神命运和历史命运的问题。这种理解与他对历史本质的理解有关。别尔嘉耶夫认为,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是悲剧性的,这是因为历史的产生首先源于灾难性的历史事件,历史的核心———历史的东西是一种强大的精神现实,所以,人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休戚相关,基于这样的理解,在别尔嘉耶夫看来,认识历史不能通过经验,而必须通过回忆,通过神秘的方式以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神话和传说,使历史的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从而达到认识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约翰·杜威的经验观不同于近代英国经验论的经验观。他不是把经验理解为认识论意义上的感觉经验,而是在人类历史、文化、生活的意义上把经验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实践力量。在他看来,经验的基础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作用,经验作为自然的转换力量是人类深入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和结果。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验由于与经验方法的内在统一性使自身获得了增长和丰富。因而,经验就是人的生活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就是人生活的拓展和深入。在这种经验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杜威批判了传统哲学的二元论和理智主义,认为真正的哲学研究必须回归于生活经验,承担起促进经验生长、丰富人生意义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追寻本体是哲学存在的根据",然而传统哲学不是把"本体"视为远离现实的"自在之物",就是把"本体"具体化为"实在本体",最终致使"本体"不能真正得以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扬弃并超越了传统的本体观,把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内在超越性与对外在客体的意向性辩证地统一于实践中,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中,从而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9.
关于"哲学史就是哲学"的论断已成为一种共识性的认识.哲学史系指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又是"言必称希腊"的学问.古希腊哲学以城邦的女儿、思辨的女儿、神话的女儿呈现出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哲学特质:反思时代问题的时代性、理性思辨的民族性、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人类性,体现了西方哲学对终极存在做终极解释的终极追求,表征了西方哲学始终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怀,体现了西方哲学史是一部不断向人敞开的人类精神解放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自然观的角度反映中西哲学的差异,并探索其内在的原因。文章通过对自然哲学形成时期的不同宗教背景的比较,揭示了古代中国和希腊何以会在宗教意识向自然哲学的过渡中呈现不同的特色;通过将老子的“道”和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的”道”的比较,表现了先秦自然哲学的抽象性和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具体性,通过目的观念的比较,作者认为,目的之导入自然,在中国表现为以人事追求天意,在希腊,则表现为把神意强加于自然,最后,通过对《易大传》与《形而上学》的比较,揭示了形成中国哲学以人为本位以及西方哲学以自然为本位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自然目的论为出发点,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历史发展的动力是"非社会的社会性";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走向永久和平;而康德历史哲学的目的则是从自然到自由的人,从而得出了"人是目的"的结论.正是在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康德建立了他的历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萍 《学术交流》2006,(12):19-21
白银时代俄罗斯哲学是西方文明与俄罗斯民族文化冲突的产物。传统的民族精神与现实困境促成这一时期哲学具有典型的宗教性质和人道主义特点,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关注人的存在、人的精神、人的自由和人的神性;思维方式上注重直觉和信仰,强调理性与信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萨满教曾是我国北方诸民族乃至北亚、东北亚一些民族所共祀的原始宗教。在萨满教中古老的天穹观念及诸神造天神话是其精神内核,孕育并影响着萨满教丰富的宗教意识与神事活动,揭示着人类早期发展史上某些重要的文化特征。因此对萨满教天穹观念和神话的探考,对神话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学、民族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国学者有不少著述论及到萨满教拜天观念,对萨满教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但对与萨满教天穹观密切相关的天穹神话,尚嫌深入涉猎。本文结合多年来的调  相似文献   

14.
一、两种对立的灵感思维观. 对灵感思维的研究和探索由来已久,尽管至今仍众说纷坛,但归纳起来有六种观点,形成两种对立的灵感思维观。 第一种是神赐说 神赐说认为:灵感是神的诏语。在人与神的交往中,超然之“物”凭附于人身上,并赐予人以神灵之气。这种“着魔于神的人”当精神处于迷狂状态时,神妙奇怪、莫可名状的灵感便倏忽而来。这是原始灵感的意义,它的原意就是通神或吸入了神赐的灵气。在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神赐说”。柏拉图说:“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启蒙时代孕育了康德哲学的话,那么康德关于意义世界的目的论诠释,就是对这个时代的一个总结.在思维方式的革命中,康德确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维度,并以此为坐标,把"人是什么"的终极追问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  相似文献   

16.
原始神话与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面反现人的本质的镜子,认识文化的活动也是人的自我观照活动,可以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原始神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记录,通过剖析原始神话及其原始文化就可能揭示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考察,认为在西方原始神话关于神、人、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恋意识、自卑意识和““认识你自己”的意识。而中国原始神话则表现为神人相通的特点。文章认为,西方原始神话中“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神话时代结束,而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时代来临了。  相似文献   

17.
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不同历史时代,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看世界的视角不同,对主客体关系理解不同,哲学主题就不同。从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致力于对本体论的探讨到近现代哲学致力于对认识论的研究,实现了哲学主题从客体化向主体化的历史转换。然而,从近现代哲学过分张扬主体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消解主体,充分暴露出其主体性哲学的片面性和抽象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科学的实践观入手,从人的实践活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主体性,则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的自由观开启并规定了西方传统哲学中自由的两个路向:一个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唯智主义的自由路向,一个是希腊晚期反知识论的自由路向。古希腊自由观的问题是本体的自由没能建立。中世纪基督教的自由走的是第二个路向,它试图把自由植根于信仰之上,但却出现了自主性自由与接受性自由的悖论。近代康德前的哲学家走的仍然是知识论的路向,它否定了把自由建基于信仰之上的可能性,但这种自由仍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普通人很难拥有自由。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变知识论的路向为反知识论的路向,把自由引入道德领域,但由于其哲学的二分性,其自由仍具有消极性。黑格尔克服了康德的二元哲学,建立了积极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从布伦塔诺的表象论看科学、哲学、宗教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历史上众多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布伦塔诺对此问题理解的深刻之处在于他从表象入手对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作出区分静态呈现的物理现象是科学的认识对象,而具有“意向的”功能的心理现象则为哲学、宗教所体验和解读。科学的认识止于感觉经验,其真理在相对真理的意义上是成立的;然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安顿人的心灵、让人类在宇宙中找到自身的位置等等,却只能依靠哲学和宗教。哲学是第六意识思维的结晶,能达于超验层面;宗教则是身心合证之结果,能超越超验,直达存在之源、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20.
1.哲学、进步和计算机革命工程师思维可说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产物.然而,直到科学技术革命现阶段以前,工程师思维并不完全科学和合理.科学根据只是它的一个支柱,另一个支柱则是培根有关人支配自然界的思想,即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成果,毫不关心会带来什么消极后果.培根的支配自然界的思想和韦伯的理性观念都曾起过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作用,但它们不单纯是一种谬误,而且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点和思维方法的产物.用培根的名言说,真理和谬误都是时代的产儿.然而,资产阶级对待生产的态度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导致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枯竭以及不合理地消耗人力.这一弊端并不是很快就能被人们意识到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