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式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1、转移进程加快。劳务收入快速增长。调查表明。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全县劳务输出的数量和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长。据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约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5.34%,比2000年的23.76%提高1.58个百分点。外出农村劳动力全年人均寄回带回现金达3989.71元,比2000年增加741.88元.增长22.8%.  相似文献   

3.
加快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上台阶的突破口,是推动农民收入上台阶的可靠抓手,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台阶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平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都强调要“着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  相似文献   

4.
邹铁钉 《统计研究》2021,38(8):45-58
本文在三部门经济框架下拓展了Harris和Todaro(1970)关于劳动力流动及其经济与社会影响的H-T模型,对养老保险可携带性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增长效应和贫富调节机制开展了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层级在地区之间的梯度分化与城乡之间高达1.9~2.6倍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以及在不同城镇之间跨区流动的根本原因。养老保险可携带性是通过改变流动成本和流动收益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和流动方向,具有显著的收入增长效应和贫富调节作用。提高养老保险可携带性在2000—2019年间可使农村劳动力收入提高 35%以上,并可使城乡劳动 力收入差距减少15%~34%。有力地验证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城乡协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中的积极作用及其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内蒙古城乡人均收入总体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之一.一方面在城市,由于现代化工业发展迅速,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城市经济增长较快,所以城镇居民收入普遍提高较快;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传统农业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提高困难.……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盛来运 《统计研究》2007,24(10):15-19
摘  要: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大组合,对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仅没有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而且推动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因此得到持续提高,农村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向有利于城乡统筹的方向转化。另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还支持了城市发展和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因此,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为农民迁移进城创造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广东农民收入增速趋缓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 ,广东农业和农民收入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下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收入减少 ,支撑农民增收的能力下降。本文在分析“九五”期间广东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同时 ,重点剖析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一、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九五”期间 ,广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据调查 ,2 0 0 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 36 5 4.48元 ,比 1995年增长 35 .4%。收入结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 ,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比重上升。目前 ,广东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1998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呈不断增大态势,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非农行业劳动力回流农业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本文拟通过分析西青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进一步探讨如何根据地区实际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市场疲软,价 格下跌,乡镇企业处于二次创业阶段,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受阻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落脚点,它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投入,而且是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素。 四川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增加农民收入则是四川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的途径很多,如提高农产品价格,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减轻农民负担等,但现在乃至今后一个很长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从农业以外的产业中获得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对全省15个县600户农户中近年来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文卿 《统计研究》1999,16(4):31-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在过去的19年中,以不变价计的人均GDP增长速度高达8.4%,经济总量增长了4.9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3.4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1倍,2亿多人告别了绝对贫困。巨大的变化得益于...  相似文献   

12.
韩秀兰 《统计研究》2013,30(5):31-36
 借助社会福利函数对益贫式增长测度的可分解性,结合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提供的家庭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劳动报酬率、劳动时间等微观数据,追溯居民收入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特征要素,将居民收入和各劳动力市场特征的效用性、公平性与增长的损益相结合,应用要素分解模型阐释中国新世纪以来城镇家庭收入增长的益贫性及其形成机制,由此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收入益贫式增长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来运 《统计研究》2001,18(1):11-18
 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是4.6%,你1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增长速度回落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促使农民收入增长止跌回升?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快速增长,农民外出务工与转移步伐呈现加快现象。在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的趋势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粮食生产决策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日益凸现。为此,从农户供给反应行为入手,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总产量、粮食平均产量的供给反应模型,采用省域动态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生产影响的途径与程度。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总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人口迁移对粮食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 852份农村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数据,运用Gini系数等指标,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进行统计测算;从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地理环境和地区差异、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等方面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户人均年收入及收入差距由于农户家庭特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政治资本不同、地理环境和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农村劳动力缺少就业技能"和"缺乏农业技术与资金"是造成农民增收难的最主要原因;农村居民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承受力较弱,对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不满意,但对国家实施的三农政策比较满意;"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基础设施"是对农村居民不公平的主要表现;"贫富差距过大"是阻碍经济效率的主要风险;"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构建城乡均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西部农村劳动力个体转移决策的角度,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Logit回归,研究可知,劳动力自身素质、外部客观条件和个体偏好是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西部农村家庭收入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决策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建立收入敏感指数、家庭经济压力指数、个人能力指数和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指数及其阀值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进行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存在76.93%的非理性转移,未转移劳动力中存在64.3%的未转移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农业产业中,养殖业率先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基于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FGLS法考察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效益、饲料加工业发育、城乡猪肉消费、交通条件、劳动力非农化、劳动力文化水平以及财政支持政策对规模化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利用回归分解法识别关键因子,结果表明,规模化发展主要取决于四股力量,其中市场拉力是主要的源动力,而交通条件和劳动力文化素质则是重要支撑力,生产扶持政策也形成一定推力,四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7%、19%、10%和3%。  相似文献   

18.
李昕  关会娟 《统计研究》2018,35(3):80-92
本文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出发研究各级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微观机制,并探讨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资源的配置效率。文章通过构建含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4年省级数据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各级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一方面,教育投入是缓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帕累托改进的有效手段,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具有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另一方面,各级教育投入效果不一,相比而言,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教育作用更加显著。最后,在我国宏观经济减速调整的背景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仅可在短期弥补私人投资减少平滑经济增长,还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教育投入再分配带来的劳动力转移既减少了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利于缓解就业结构转型滞后的矛盾,是实现兼具公平的包容性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