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认同是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向等心理因素的统合而结成的整体政治心理结构.就静态层面而言,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的结构因素由利益诱导、政治规训、社会参照构成,利益诱导是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的基本动力;政治规训是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的控制力量;社会参照是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的社会尺度.就动态层面而言,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的运作过程包括服从、理解、信仰三个阶段,政治成员的政治心理经由被动的、功利的服从发展为主动的、自愿的赞同,最终形成对于政治系统的坚定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成员对民族政治体系的心理反应,是民族政治体系与少数民族成员各自的政治实践,它包含政治心理和政治实践两个层面,并且二者密切相关.民族政治体系、民族政治体系的运作、少数民族成员及其政治实践构成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基本要素.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村社层面的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的“千年变局”是近代知识精英政治认同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近代知识精英的政治认同危机由政策层面始,逐步深化到体制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为调适认同危机心理,近代知识精英经历了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在原有制度框架内仿行和全面移植西方政治制度的政治探求过程。近代知识精英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政治探求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的“千年变局”是近代知识精英政治认同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近代知识精英的政治认同危机由政策层面始,逐步深化到体制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为调适认同危机心理,近代知识精英经历了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在原有制度框架内仿行和全面移植西方政治制度的政治探求过程。近代知识精英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政治探求对中同近代政治发展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族与民主的冲突源于多民族社会的文化异质性与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其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制度设计层面上,民主制度的多数原则同民族利益之间的冲突;在文化心理层面上,民主的沟通机制同民族文化认同的冲突;在国家制度层面上,政治一体与文化多元的冲突。而要是实现其整合,超越“民族宰治民主”与“民主游离民族”,则需要从削弱民族属性与倾斜民主制度两个方面着手,并依靠政治经验与政治智慧解决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陶蕴芳 《中州学刊》2012,(1):207-210
网络社会已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认同系统,在政治认同主体、政治认同环境、政治认同心理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特征。网络政治认同问题的发生是现实政治诉求与政治参与受到抑制条件下的一种替代途径。网络政治认同系统同时具有良性与消极的双重效果,需要通过突出问题的归因解决、传播路径、信息发布机制、政治参与等方式对网络社会的政治认同进行引导,促进网络政治诉求与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政治现代化程度与政治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7.
政治生活是人们调节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机制和活动,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一定政治体系的同向性、肯定性、一致性的情感、态度和相应的支持行为.政治认同并不仅仅是人的心理感觉或体验,而是认同主体围绕着一定利益诉求及价值实现的政治实践活动.政治认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活动的核心,是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政治实践的交集.政治的认同与认同的政治对立统一,基于利益关系,围绕着权利和权力的关系问题而展开,构成了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与核心内容,实践特质使得政治认同成为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的政治纽带.政治认同在价值取向上总是由利益关系主导,并以政治文明为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多元文化认同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各民族之间对他族文化的彼此认同;三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实现多元文化认同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多元文化教育手段,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就实现多元文化认同功能而言,尚存在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介是连结党和国家与农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就网络媒介对少数民族农民政治认同的正作用而言,其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村政治宣传力度,提升对少数民族农民舆论引导水平,强化对少数民族农民的思想教化功能,扩大对少数民族农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就网络媒介对少数民族农民政治认同的负作用而言,网络政治本身存在若干弊端与缺陷,其有可能诱发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潮。网络媒介的政治属性及其法律地位、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以及自身的技术支持等方面是制约网络政治发生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的通货膨胀"是哈耶克(F.A.Hayek)所创用,用以特指二战以来由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在宏观调控中的运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哈耶克对凯恩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解决失业和经济失衡进行了严厉批判。当前,就我国而言应从心理、政治层面预防"凯恩思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与弘扬新时代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关键环节是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认同。党内先进政治文化从文化理念到践行、从建设到弘扬都有其内在机制。建设和弘扬新时代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认同机制和双向互动机制。党内先进文化的认同机制包括完善认知认同机制、优化情感认同机制、深化理性认同机制、健全扶贫帮困的调节机制、激活行为认同机制、强化自律转化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弘扬的双向互动机制。保证这些机制的理性运转对消解各种不良党内政治亚文化的侵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正确方向,促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序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共权力合法运行乃至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的基本表征,而在转型国家中,怨恨往往会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梗阻,导致怨恨主体在"政治冷漠"和"政治参与爆炸"之间游走极端,严重影响现代国家政治生态的健康生成与理性发展.因此,转型国家要实现"良善"的政治,必须从政治层面、治理层面以及价值层面等疏导与消解怨恨主体的怨恨心理,引导公民有序、理性、自主、适度地参与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认同是政治学的重要议题,反映着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基石,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认同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结果,两者双向互构。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领导人民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建构了高度的国家认同:一是深化国家政治认同,这是认知层面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二是强化国民的爱国情感,这是情感层面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情感表达;三是加强人民对国家的归属感,这是态度层面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行为选择。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高度的国家认同是创造“中国之治”奇迹的精神密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化、多元化和“网络公民”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带来了新的思考。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忠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而从文化层面构建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国家信念,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旭光 《兰州学刊》2006,(9):98-100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关系的反映,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同向性的情感、态度和相应的支持行为。政治认同不仅仅是人的心理感觉或意识,而是认同主体围绕着一定利益诉求而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政治认同属于政治实践范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考察社会认同研究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的流动,揭示认同问题在现代性条件下的逐渐凸显。认同问题从最初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辨思考,进展到社会心理学层面对个体心理状态、以及群体心理的描绘与解释,再到社会学层面对社会精神状态的衡量与判断,是一个递进深入的过程,也表明现代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同时对意义共同性的需求。如今,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之时,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社会认同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政治系统的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是其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社会转型以来,我国公民生活上的诸多压力使其无暇进行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挫折感使其不愿意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不畅通使其不能广泛参与,因此,只有增强公民对政府、制度以及政策的认同程度,建立与健全各种公民权利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才能使其进行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8.
政治的距离——社会团结的空间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距离是政治人的关系状态描述,意指每个参与政治活动的人之间必然存在一种互相联系的关系结构,这一结构内含着空间的要素,即政治距离.政治距离可以从物理学和哲学心理学层面来认识,物理层面的距离是指可见的空间关系,而心理层面的距离则是指互相的认同、信任关系.在人类历史上两种最典型的政治模式古代希腊城邦和现代民族-国家都可以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希腊城邦的共在性公共空间表现了一种高度团结的政治状态,而现代民族-国家则表现了一种距离悖论.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政治认同不仅是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本状况是: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执政党及政府有较强认同;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认同是分层次的;农村社会中一些不和谐现象影响农民的政治认同。农民政治认同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提升农民政治认同,需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规范基层政权的政治权力运作;保证农民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推动农民政治心理的现代性变迁。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全球化及其论争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全球化发展的程度、层面和模式,却存在着很多争议。相对于经济和政治层面而言,文化的全球化由于其自身的抽象性而很难获得认同。实际上文化系统内部的逻辑关系与经济层次上的因果关系是相互独立的,文化系统的整合与社会文化层面的整合是相互区别的,因此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应该是多元化和同质化的辩证统一,对文化全球化要持有理性态度与客观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