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7世纪末,莱布尼茨与洛克的论战将近代西欧哲学界在认识论上爆发的“天赋观念之争”推向了高潮。莱布尼茨在继承笛卡尔倡导的天赋观念说的同时,从许多方面对其加以修正和发展,从而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天赋观念是潜在而不是现实的;天赋观念的显现需要感觉的剌激;天赋观念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知识的内在根据等。而在莱布尼茨这些既新颖又富有积极意义的观点背后,依然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略考察天赋观念问题的起源和近代发展的基础上 ,文章结合莱布尼茨哲学的三大基本原则 ,着重分析了其具有“可能性”、“差异性”、“整体性”、“折衷性”和“规则性”等特征的天赋观念说。现代科学对天赋观念问题的探索性论证 ,启示我们重新审视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说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容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4.
“摹仿说”是古希腊哲学家、艺术家们研究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有本质的不同。本文从文艺与现实关系的诸方面对二人“摹仿说”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对二人政治态度、研究方法和哲学思想的比较,探视了他们“慕仿说”不同的基础与实质。  相似文献   

5.
笛卡尔早期把动物比作自动机,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观点,由此从动物界扩展到了整个物质世界,为其机械唯物论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并通过身心二元论的视角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理性的灵魂。在后期,笛卡尔用身心交感说消弭其早年在灵魂与肉体之间划下的鸿沟。笛卡尔的动物观是在充满着矛盾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发展的,虽然有人提出质疑,但它仍对当时的社会思潮及后世哲学起到了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翁方纲的“肌理”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方纲继神韵、格调、性灵三说之后,又提出了新的诗学主张——肌理说。本文讨论了其“肌理说”产生的时代文化氛围及基本内涵,阐述了翁氏对神韵说的补救与改造,以及对格调说的修正与补充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菜布尼兹在分析批判洛克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温和的理性主义认识论.他倡导内源主义,断定观念、概念都导源于内部经验,外部经验只能提供机缘;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天赋”只有倾向性的意义.他推崇理智、理性,同时又重视经验和实验,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戏剧发展史上 ,“戏剧”一词有其原初意义和语义流变历史。这一事实却为2 0世纪的戏剧史研究者所忽略 ,因而他们关于戏曲起源的考索不能全面揭示中国古典戏剧的性质。“戏剧”与“戏”、“剧”等词一样 ,具有“扮演”与“游戏”两大意义项 ,但是 ,历来的戏剧起源研究者都关注“扮演”的意义项 ,并由此为中国戏剧溯源 ,而忽略了“游戏”的意义项。这种溯源实际上是在演绎“艺术起源于歌舞”的艺术观念。中国传统的文艺功用论 (诗教 )、 2 0世纪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的文化语境激励着 2 0世纪的戏曲考原者选择“歌舞说”而放弃“游戏说”。“戏剧”的“游戏”意义项正是“戏曲”概念所没有的 ,“戏剧”概念因其巨大的包容性而更能体现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在洛克的经验世界里,“抽象观念”的形成与表现总是不可避免,人类的经验过程总是要伴随着“抽象观念”的存在过程。洛克的“抽象观念”具备经验意义上的心灵位置和内容,它体现为洛克式的“抽象观念”实在,表现了这种“实在”的“名”就是人类经验的自然语言形式。语义世界的“抽象观念”出于心灵中的本源,它与自然语言形式的关系确立自由而任意。“抽象观念”于心灵和语言的经验之中并非总是保持了自身的同一性,所有作为经验对象或结果的“名”与“实”关系并非具备一种必然性的统一基础。“抽象观念”的“名”“实”区分与统一唯有回到理性主体存在的世界里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10.
“傲岸泉石”出自《文心雕龙·序志》篇“赞曰”,其词义涉及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等一系列关系,可以说是全书文论思想的一个浓缩。以往学界对它的解释大致可以归为四种:纵情山水说、高傲隐居说、自然本然说、逍遥自得说,每种说法都有合理之处,亦有不足。结合具体语境考察,可知“傲岸泉石”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作用,指的是文学创作时一种逍遥自得的本然状态。它与强调审美客体作用的“江山之助”一起构成了刘勰文学理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康德通过对笛卡尔的"我思"概念的反思和批判,提出"先验自我意识"的概念,这一概念具有统一性、活动性、空无性和反思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使康德的"先验自我意识"概念与笛卡尔的"我思"概念区分开来,并为康德之后的德国观念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康德哲学的特征,使它与之后的德国唯心主义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道德思想可解读为一种温和的美德伦理学,既强调行为准则礼,又将个人品质作为 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儒家美德法理学是受儒家道德思想启发而发展出来的当代法律理论,以礼、正名、 义和仁四个儒家根本理念为基础。在规范理论方面,儒家美德法理学将和谐(社会层面的协调性和谐与 个人层面的自治性和谐)看做是法律的重要价值之一。法律应当提供一个制度性框架以促进公民美德的 发展。在实在理论方面,儒家美德法理学从功能论的角度解释了法律如何指引公民的行为,并对评价性 概念的适用和法律指引人们行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以此为前提,儒家美德法理学要求法律中 的评价性概念和法律的内容能够被具有“义”美德的公民所内化,以令法治得以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我理论具有特别的地位.从主体谱系学的角度追踪自我理论的发展历程,依然是有待人们去完成的一项艰苦的工作.本文立足于康德哲学的自我理论,通过与笛卡尔的自我理论,胡塞尔的自我理论相互诠释,认为近代哲学的自我理论表现为一个自否定的过程,也就是从对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到对自我的功能化理解的深入,进而指出,正是在这种理解的深入过程中,哲学开启了更广阔的视域.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笛卡儿哲学体系中的技术定位,认为笛卡儿的技术思想在其哲学体系中虽然不占突出地位,但其技术之思中却蕴涵着诸多即使在现代技术社会中依然合理有效的部分.梳理了笛卡儿关于技术的思想之要义,包括技术具有一元性、技术具有伦理渗透性以及技术世界的欠完美性.在笛卡儿的技术思想中,人在技术一人的关系中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笛卡儿指出了科学向技术转化的过程性及滞后性.  相似文献   

15.
理性认识世界本质主要是通过概念思维来实现的,概念是理性在思维层面的逻辑展开,理性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的主观机制就是通过概念思维展开为判断、推理的认识过程。这一切是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确立起概念思维主体的地位为前提的,而后,知性思维原理依靠其自身的逻辑力量和发展规律,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则把握概念与感觉经验相结合,二则把握概念自身的运动变化,分别演进发展为康德的"先验逻辑"和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最终实现了对知性认识主体的建构。本文正试图从逻辑学的角度来揭示西方哲学对知性认识主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试论雍正帝的民族思想——《大义觉迷录》新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义觉迷录》是一反清案件的产物,是雍正针对曾静的指责所做的辩解.但其中也反映了雍正的民族思想他继承了我国传统儒家民族思想中以"文明"礼仪"辩夷夏的先进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对少数民族君主正确评价、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及在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上应以诚相待等开明的民族观,同时由于他继承的儒家民族思想本身所特有的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雍正的民族思想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对意抬关系的探讨是符号学研究的实质和核心。语言是由“能指(声音、文字)”/所指(意义)”双面构成的符号体系。魏晋时期,王粥力主“得意忘言”,欧阳建首倡“言尽意”,对语言符号意指关系的见解都有其内在合理性。这场言意之辩,将先秦时期关于名实关系和言意关系的讨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文学、艺术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而他的诗歌写作与其诗学观念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在发掘出于坚诗学中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对其诗歌写作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诗学观念存在着的先天缺陷和危险的偏执倾向,以及其诗学观念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19.
刁生虎 《南都学坛》2007,27(3):71-77
对抽象而又深奥的哲学道理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和加工,使《庄子》一书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是其区别于一般哲学著作的首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哲学理论的形象化,《庄子》总是借助于众多的艺术形象催活一个个僵化枯燥的哲学思想与观念,从而使抽象哲学观念与具体艺术形象相结合,最终使文本呈现出鲜明的诗思融合、道艺相间之特质;二是哲学概念的生命化,在庄子那里,不仅深奥的思辨理论和玄虚的思想义旨是借助寓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就连一些本来是十分抽象、极具概括力的概念和范畴,庄子也能用文学的笔法把它们描绘成具有丰富思想感情、富有生命活力和灵动感的人与物,从而使抽象的概念获得了生命化的展现;三是哲学语言的诗性化,在庄子的语言系统中,虽然言是意的符号,但却不是一般的哲学符号,而是文学符号和审美符号,具有明显的模糊性、象征性、跳跃性、情感性、音乐性等诸多既密切相关又互有区别的特征。庄子独特的语言哲学观念及相应的隐喻言说实践则是促成这一特质生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活跃着三种关于公共的政治哲学,就是自由主义、共和主义与新左理论的公共的政治哲学。在三者之间,存在着连贯性的相互批评:共和主义批评自由主义的公共理论的自由观、自我观和程序观,新左理论批评自由主义的中立观,而自由主义则辩护性地捍卫自己的自由观、个人论和国家观。三者之间的思想表象是对立的。深入分析可见,它们之间是具有底线共识的:关于公共具有论述主题的一致性,关于公共维护具有共同的制度基准,关于公共主张的辩难具有共同的敌手。因此,三种公共的政治哲学都是维护现代性政治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