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方法论,坚持核心与多样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整体与具体的统一、传统与时代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并在各种价值取向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文化变迁表现形式之一的课程改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在其进程中必然会萌生一定的文化张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张力具体表现为旧课程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张力、西方课程文化与本土课程文化的张力、多元课程文化与一元课程文化的张力及网络课程文化与传统课程文化的张力.面临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张力,我们应采取有利、积极、合理的文化政策,让课程改革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并保持适度的文化张力,这既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也是其课程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毛冷蕊 《江汉论坛》2008,(6):131-134
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由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必然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减少中西方文化冲突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降低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实现文化有限流动.为此,必须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和表层文化要素的适当流动,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郝立新  杨倩 《河北学刊》2004,24(2):9-13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建设与精神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文化发展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辩证地处理好文化建设中蕴涵着的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之间、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之间、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文化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促使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中寻求富有建设意义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是中西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基本主张.西方的文化保守主义是其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人的异化问题而引发的保守传统道德的回应,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还要面临一个儒家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冲撞问题,"中体西用"成为了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西方文化保守主义者所依托的市民社会、人文主义价值等前期思想资源,正是中国近代社会所缺失的,这使得创新传统成为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必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到来,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挑战.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守护,关键是要呵护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存在着缺失的焦虑与危机,这与含糊理解文化本土化内涵、难以肃清“复古”和“西化”两种极端思维、难以摆脱文化“背反心理”以及盲目提出与“世界接轨”的想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立足本土语境,在文化自觉中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中的张力,在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在文化创新中提升文化竞争力,在文化自信中树立文化价值典范.这些实践路径既是呵护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也是守护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中的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天人二分”的哲学思想使人获得研究客体的主体地位。随着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深入,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消解。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文化的同质化成为必然趋势,人类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由全球化引发的宗教、民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不断升级,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这一切的根源之一在于没有处理好“距离”问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可以为疗治西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副作用、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提供有益的启发;儒家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则为解决文化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各民族文化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在和平共处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徽州文化是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传统历史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后期社会主流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与世界文化在交融中互动互补,须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强修内功。巧借外力,在保持自身特质的基础上,进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使之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各种民族文化与思潮相互激荡、错综发展。身处其中的中国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冲撞挤压,同时潜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前提是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关键是积极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加强自身文化的世界性,根本是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散文:在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散文的崛起是文学史上一次值得称颂的坚守和选择,面对思想深度的平面化与理性思辨精神的弱化,以及审美感知的钝化和诗情诗意的沦陷,它左右出击,既保持了文学的尊严与独立性,也在某种意义上充实并提升了国民精神的现代性品格.审美与启蒙之间这种现代性张力的获取,使得文化散文从根本上奠定了自身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然而,当世纪之交以来的文化散文越来越走向一种矫情和媚俗之时,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张力锐减,虽然它也许仍然拥有足够的读者,但已经失去了深层的文学动力和充分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1.
于幼军同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书中提出的许多理论问题和观点 ,能够启发人们对一些文化现象与规律的进一步思考。书中谈到了当今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和在这过程中文化统一性与多元性的辩证关系。我认为 ,人类文化只有在统一性和多元性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无论从历史上看 ,还是从人类文化的演进形势看 ,我们都会发现 :全球文化的一体化 ,从表面上看似乎促进了世界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发展 ,实际上往往又造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主导文化对非主导文化的压制、剥夺和代换 ,弱势文化和…  相似文献   

12.
殷茵 《殷都学刊》2010,31(2):71-74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也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的矛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中国当代文论的前沿话语同整个世界前沿话语相连,其重要语境是全球化和多元化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张力场。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张力场中,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讨如何为中国文化艺术和人的精神发展定位,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价值观是无庸置疑的历史和现实存在。由于历史与现实的主体形态是多样化、多层次性的,不同主体在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别和对立,并具有不尽相同的现实利益、需要和能力,因而不同主体之间必然产生个性化、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的个性、多样性不仅是普世文化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而且相对于普世文化价值观,它本身也具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和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必须在多元民族文化与普世文化价值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丰富发达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寻求最低限度的普世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任务,而在实现这一历史性目标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张力.如何面对这一文化张力,是文化创新的关键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所谓文化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如何合理地克服这种张力,达成一种文化内部的和谐.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人们在面对这一张力时,往往采取一种简单化甚至回避的态度,从而使得我们在克服这一张力中并未取得可能会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往还原论的解释方法已不适合了。要真正揭示文化系统的演变,就必须将其放进世界大系统中去。文化的发展虽然有人的预设介入,但它具有的非决定性特征是不能改变的,它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但文化的相对决定性还是存有的,要使这种决定性从可能变为现实必须在它的稳定性和非稳定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文化的进化遵循的机制是一体化合作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形成一个自催化机制。不同的文化相互补充、完善,才能使文化增添丰富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无论是传统的“实用理性,”还是近代为救亡服务的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实用主义文化是和以生存或救亡为主题的时代相适应的。在以建设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实用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当前的文化建设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实用主义传统的影响,这需要使文化与现实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高颖 《理论界》2009,(6):150-151
"关乎以文,而流化天下".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相比,似乎有一些特殊之处.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性是其主导方面,但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传媒,它在完成这一功能的时候有自己特殊的手段,它必须在娱乐与媚俗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自然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及跨文化交往共同造就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与保护。但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在不同时期也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与挑战,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困境与挑战显得更为复杂和明显,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任务也就更为艰巨和迫切。  相似文献   

19.
齐峰  贾中海 《北方论丛》2015,(2):134-139
继葛兰西第一次系统提出“文化霸权”理念后,萨义德对其进行了解析,并展开了深层次批判。在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统一性和民族性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文化安全议题。当代中国应加强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的保护,使民族文化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而构建自己的文化理论、思维结构和行为准则。中国在抵制文化霸权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传播民族文化价值力量,增强文化独立性;二是创新民族文化表达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三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20.
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的流行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草根平民化色彩,因其模仿与抄袭的界限不清而颇受争议.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考察山寨文化的特质、其"搞笑"效果的成因及其与创新行为的关联,证明山寨是一种模仿与反叛并置的文化符号.在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文化规约中,它以隐喻的方式实现模仿,又通过反讽体现自身特有的差异化效果,在隐喻与反讽的张力问进行自我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