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地方性知识"的生态性与文化相对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知识"作为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对于人类学界和知识界的两大贡献之一,在其被提出来以后,就受到包括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哲学、政治学、传播学和博物学等在内的不同学科门类的学者广泛征引和不断诠释;本文特地对这一概念中所蕴涵的生态性与文化相对性,及其被提出的时代与知识背景进行论述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事实之后"的分析是格尔茨在1995年出版的《追寻事实》一书中提出的关于文化的一个尝试的新见解。"事实之后"与阐释人类学一脉相承,并从理论和方法上完善和发展了阐释人类学。通过此种分析范式,格尔茨回应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人类学学科范式、表述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质疑。格尔茨认为"事实之后"的分析可以作为今后人类学关于文化的一个有效尝试。本文对"事实之后"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与学术渊源做了细致介绍,并就其对当今人类学的影响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辨析了理解与解释两个概念的不同意义,从中引申出解释人类学的基本文化观。格尔茨眼中的文化是实证的、微观的,人类学研究者对他文化的解释必须建立在对他文化规则和意义的理解之上,思考深描民族志过程中如何把握理解的本质。本文分析了格尔茨这一文化观的独特性和影响它形成的各种理论源泉,以及他所代表的解释人类学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4.
牛宏 《世界民族》2006,(1):52-56
视宗教为一种文化体系的观念,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认同并广泛应用。那么,这种视宗教为文化的理念是如何演进而来的呢?它在当代宗教学理论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借助英文资料《七大宗教理论》(Seven Theories ofReligion)①来简要述评当代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又译为“格尔茨”)的“宗教文化论”的思想观点。一克利福德·吉尔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学家。他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广涉猎诸多学科领域,他所关注的问题从农业、经济、生态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钟敬文"大文学理论"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期至今,钟敬文先生以世纪老人的高龄坚持学术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学术成就是以民间文学理论为出发点倡导的"大文学理论",这既是钟先生与当前文学理论界一批著名学者共同倡导的文化诗学的结晶,也是他以可敬可贵的学术创新精神关注与思考当前中外文学理论的缺失与偏颇而提出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6.
根据著名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商务谈判中违反"合作原则"的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四条准则的实例,推导谈判者的会话含意.达到拓宽"会话含意"理论应用的范围,提高人们在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语用策略技巧和语言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何明 《民族研究》2006,(5):51-60
还民族志的话语权予文化持有者,是当代实验民族志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对"村民日志"这种新型民族志撰写实践进行了解读,认为这是以当代人类学关于文化撰写的学术实践和理论探索为基础的新型民族志实验,其核心是释放被遮蔽或压抑的文化持有者的话语权,让其拥有自主的文化叙述与解释权利,形成独特的文化持有者的"单音位"文化撰写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民族性"双关文化理论和民族情感,对它的解读有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理路:冯友兰的"以理论事"路径,通过"性、习、情"的判别明晰"民族性";张岱年的"中国哲学"路径,以传统"体、用"范畴阐释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庞朴的"文化寻源"路径,借用西方文化学的"发生、阶段、模式"说,从理论上厘清"民族性".学理探究与现实关怀紧密关联,三种不同的解读理路目的一致,即为了"民族自主"的情感重构.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分类研究时,提出了著名的格栅,群体图式.论文通过分析道格拉斯的相关著作,分析格栅和群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嬗变,以及道路拉斯等学者在对格栅/群体图式不断修正和完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并检视这一图式如何从仅仅作为一种文化认知方式上升为一种文化理论的.最后,论文探讨了这一图式所具有的解释力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甘南郎木寺乡赛赤寺法会中的宗教乐舞"羌姆",以往的文献记载及研究十分有限.为了填补郎木寺"羌姆"研究之空白,我们深入该地区,对"羌姆"宗教仪礼乐舞的整体结构、艺术特征、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客观记录并进行本体性理论探讨,以便进一步认识和保护这一既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创世神话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本文对哈萨克族的传世神话《迦萨甘创世》和《神与灵魂》进行深层次的阐释,探讨了创世神话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其对哈萨克哲学思想观念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lex identity of Kessoch immigrants in Israel. One group of Kessoch is regarded as ‘young’ and the other as ‘old’. These are two ‘invisible’ groups, which cope in their own way with their social and cultural marginality. They are delegitimized within both Israeli society and the religious establishment. Among the older Kessoch, the authors differentiated between those who have found new meaning for their life in Israel, while attempting to preserve significant ‘scraps of identity’, and those who are disconnected from their present-day life materials and find little meaning in them. In contrast, the younger Kessoch, 1.5-generation immigrants, express varied behaviour patterns of daily resistance to the host society. Their personalities and leadership patterns also indicate selective adoption of significant bits of reality that suit them. Their intelligent use of ‘scraps of identity’ serves their social integr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3.
近代梧州、南宁、龙州三海关是广西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在我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广西对外贸易出口商品基本是初加工或是未经过加工的农副产品,以技术含量低,技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出口商品以农民自发的个体小规模经营为主,成规模经营极为少见。进口商品以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为主,其商品结构与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相似。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宗进口商品的数量、价格都在不断增加。本地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最终不敌洋货,洋货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洋货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扬,大量洋货的涌入,不仅加速了自然经济的崩溃,而且加重了百姓生活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的法律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在人权保障范畴内的特殊意义、我国现有的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的法律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方面的成功实践,同时也分析阐述了尚待解决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回族史是我国回族学研究一门重要的传统学科,同时也是我国历史学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多年来,广大回汉族学者对我国回族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生动地记录了我国回回民族的光荣历史,也大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回族、回族历史及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对促进我国各民族间的团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回族史仍需继续开拓,为我国的回族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卡伦在清代边防中占有重要地位,见证了中国边界的变迁和中国屈辱百年的历史进程。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增进各民族的交往、沟通边地与内地的联系等方面,卡伦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撒拉族是世居青海少数民族之一,聚居于青海循化地区。在元朝其首领曾为世袭达鲁花赤,说明撒拉族在元朝社会具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楚科奇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专区境内。国内学界对该民族的情况鲜有介绍。本文根据中外资料,从民族学角度对楚科奇人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杰  王允武 《民族学刊》2023,14(1):95-102, 150
民族地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密切相关。民族地区的市场性、区域性与传承性,使得其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经济伦理和法治机制双重保障。经济伦理是经济活动传承性的写照,从内部支持和保障民族地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法治则是其外部保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下,唯有重视伦理传承与法治推进双重保障的互补与统一,才能有效构建民族地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