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完成的。第一次系统阐述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构成《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表明《资本论》结构开始形成。作为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而写的1861—1863年手稿,特别是它的主体部分《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完善五十年代末制定的理论结构,对于最后完成《资本论》结构,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资本论》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资本论》,博大精深,体系严密。它以独特的思维形式,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理论成果,为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本论》的思维形式,就是《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借以表现的基本形式。从《资本论》的思维形式出发,探讨其思想内容和逻辑结构,这是打开《资本论》理论宝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资本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是当代最伟大的一部政治经济学文献,而资本又是《资本论》中最重要的经济范畴,因此,弄清楚资本概念的形成完善历史、内容规定及研究方法和表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我们全面把握资本概念,克服简单化;对于我们掌握《资本论》的内容,握掌《资本论》形成的历史;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的立场方法均有一定的帮助。下面就这个问题试作整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巨著,同时也包含着政治学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政治学研究的三大环节是阶级论、国家论和国际政治论。阶级论是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以阶级论为基础的国家论是政治学的核心,国际政治论则是将国家论延伸为对世界体系的研究。下面我们就《资本论》中有关政治学三大环节的研究作一概要的介绍。(一) 《资本论》中的政治学,是以商品和货币中包含的平等关系为入门钥匙的。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资本论》第1卷,第103页。以下引该书只注卷、页)。这是因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货币是比商品更进一步的平等派  相似文献   

5.
日本老一辈《资本论》研究专家河上肇在《资本论》的解释和宣传上曾经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在他1932年1月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却提出商品拜物教是人的一种社会意识。他写道:“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由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存在反映于他们的意识而产生的”。“商品生产社会的拜物教是反映其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论”后来传入我国,流传至今,目前仍然是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翻开各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资本论》解说,其中绝大多数都坚持类似的观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几乎集中全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工作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辞典》,竟然把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经济范畴都划进宗教迷信的“拜物教”条目中去。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在于把既定社会关系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纳入资本劳动的历史时空隧道中给予辩证审视,把政治经济学从作为财富生产与分配的古典形态转化为拷问经济生成规律的社会前提和人本价值的新政治经济学批判,把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思考的核心,深度追问经济问题背后的政治构架和价值前提。当前《资本论》研究应从单向度批判与学术争鸣中走向积极建构,深度开展经济学、哲学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对话,形成理论合力和学术共同体,彰显《资本论》解答时代问题的理论生命力和当代价值。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只有秉持《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性社会机理,探索驾驭资本、创新国家和尊重劳动的经济制度安排,才能书写出一部反映新时代中国发展变化和解答时代之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的伟大巨著《资本论》的第一个方案,是《资本论》的初步结构计划,它构成了《资本论》创作史的一个特殊重要的阶段和其正逻辑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一 1938年郭大力、王亚南合译、出版《资本论》全三卷,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由零星介绍《资本论》发展成有计划地出版《资本论》原著的一个突出标志。王亚南翻译《资本论》是为了学习、研究《资本沦》,是为了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旧中国社会性质,是为了要对中国社会经济改造有所贡献。在我国三十年代。“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研究中国经济学说”是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心声。王亚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极力主张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立志要“创立一种特别具有改造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逝世到今年三月便一百周年了。《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光辉著作,《资本论》中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人类社会开始有了社会科学,它为人们指明了建立在科学真理上的世界观,最需认真学习。一一八九四年,俄国民粹派分子米海洛夫斯基气势汹汹地质问:“马克思究竟在哪一部著作中叙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呢?”列宁先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所论来回答,  相似文献   

10.
刘波教授     
刘波,1927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通河县。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53年——1958年在东北财经学院任教。1959——1972年于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1972年——现在于辽宁大学经济系任教。现在是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辽宁省《资本论》研究会理事长、辽宁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经团联副理事长。撰写有《政抬经济学基础知识》(主编之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概论》(作者之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北方本”,副主编)等著作和有关劳动价值论、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关系等方面几十篇学术论文。现在正在撰写《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它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资本论》第2卷第119页)。实现这个统一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明确的论述。这个条件可以高度概括为: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然而,是什么又如何并存、继起呢?在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说法差别很大。哪种对,还是都对?马克思在《资本论》是如何论述的?我认为下述观点值得商榷。第一种观点认为,产业资本实现其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课《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大纲》中说:“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是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在该学科财经类的自考大纲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相似文献   

12.
就性质而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而准备并有针对性地撰写的理论著作;其决定资本之读的路标是历史之读-阶级之读,哲学解读与文本诠释必须服从这个基本前提。作为劳动哲学,《资本论》采取“非A的A”表达式;作为资本哲学,则坚持走出哲学之读的否定辩证法研究路线。这锁定无产阶级哲学价值取向的无产阶级科学特质,是把《资本论》作为一门严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的理解前提。因此,《资本论》体系是否定的体系,是坚持始终面向自然历史过程、与主体异化抗争的开放发展结构。《资本论》以矛盾规定的开端(作为发现资本普遍知识的原始开端)启航资本之读和哲学改造,目的在于揭示阶级与经济的同构,经由唯物史观的工作中介,将历史之读-阶级之读(研究规定性)尘埃落定为阶级之读-经济之读(叙述规定性)。阶级科学得以成为资本矛盾的逻辑羽化,经济范畴成为对资本恶的性质及其构造的知识型塑。所谓资本恶的历史二重性命题,是确认在这一行程中的以劳动二重性为根据的阶级规定和“剥削由统治而建”的特殊价值形式工作形态,即W=c+v+m的生产及其流通实现的全部行程。对第一重性质而言,资本作为历史矛盾的发生和工作呈现;对第二重性质而言,其继...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中蕴含了丰富的资本、资本主义批判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方面内容,民主则是《资本论》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政治维度。《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分析,从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劳动二重性理论、所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有机体结构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最终的价值诉求,即实现每个人及一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关系第一性"的哲学意趣,广松涉通过其《存在与意义》两卷本系统地剖析了认识世界和实践世界的四肢结构。在《资本论的哲学》一书中,广松涉着力从正面的关系主义的视角,以四肢结构论凸显《资本论》"商品"章中的价值形式论;而在《以物象化论为视角读资本论》一书中,则从反面的实体主义的维度,以物象化论揭示《资本论》中诸如价值、工资和资本等社会关系的物象化的颠倒。  相似文献   

15.
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和目前高校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把剩余价值定义为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①其实。这不是马克思的论述。而是出自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见该书一九五四年版,第115页)。为了恢复马克思的观点,有必要对《资本论》中剩余价值范畴进行探讨。一、《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的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含义的提法至少有十种:(一)“我把这个增殖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等于生产商品时创造的价值产品超过其中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16.
继《资本论的逻辑》、《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三部专著出版之后,刘永佶教授的《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又与读者见面了.通读全书,深深感到这是一部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高层次的理论著作,填补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空白.它不仅具有逻辑严谨、材料详实、论证充分等特色,而且还有许多新意和独到之处,对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资本论》的逻辑”这一命题,并强调指出:“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列宁在研究和写作《帝国主义论》及其准备材料《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中,充分应用了《资本论》的逻辑来揭示当代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不只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而且是哲学的光辉文献。列宁高度评价了《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伟大意义。他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结成了一个严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结成包括自然现在内的“严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与形而上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中的两个重要论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资本是"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资本的增殖逻辑也得以确证。同时,通过资本范畴的科学批判,马克思不仅准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而上学性质——抽象成为统治,还理性地透视了"物"的神秘性质并从中发现了"人的关系"。资本与形而上学批判是贯穿《资本论》的一条轴线,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20.
人们只注意从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的角度研究《资本论》,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我们同时注意从逻辑角度研究它,会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在这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和逻辑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逻辑角度看,马克思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逻辑思维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发展规律,其中最典型的是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