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炎陵民歌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具体可以分为“革命民歌”“劳动民歌”“风俗民歌”“苦难民歌”“爱情民歌”和“处世民歌”6类。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歌歌词,呈现出情感真挚、朴实自然、爱憎分明的审美特点。炎陵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由此而呈现的审美特点,是我们了解炎陵历史、社会和生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重庆民族分布和民歌地域分布基础上,指出重庆少数民族民歌主要由土家族民歌和苗族民歌组成。依据民歌的内容,重庆少数民族民歌在种类上主要分为古歌、劳动歌、生活歌三大类。重庆少数民族民歌是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特殊的文化系统、流域等地理环境所孕育,包含了民歌与人诗意生存的关联。从民歌的价值功能自然能够揭示保护民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都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语言样式,庆阳民歌由于处于陕北民歌和宁夏花儿两大民歌强光暗影下鲜为人知。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再度被关注的新形势下,重新认识和发掘庆阳民歌也尤为必要。本文从庆阳民歌的具体地域性和民风习俗方面分析和论证了庆阳民歌的特点及语言样式。  相似文献   

4.
明代文人对民歌的认识——以冯梦龙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中后期民歌再度兴盛,引起文人的广泛关注,他们在序跋、笔记、评点中对民歌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他们将民歌与《诗经》中的《国风》相提并论,将民歌与文人诗文、戏曲进行比较,以提高民歌的地位。他们从方言和曲调两方面论述了民歌的地域特色,高度评价民歌的情真语直的特点,充分肯定民歌朴实、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裕固族传统民歌面临着良性传承的问题。从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和裕固族传统民歌在现阶段良性传承及发扬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近15年以来,浙江畲族民歌的整理和研究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研究者从音乐角度、文艺角度、民俗角度以及语言角度,对浙江畲族民歌进行了专题性研究,但还有一些方面显得不足,主要表现在畲族民歌文本资料收集不够完备,以及对部分地区特色民歌和新兴创作民歌、民俗活动与民歌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周代民歌、汉代乐府民歌以后,又一次民歌繁荣灿烂的时代。南北朝民歌似繁星高映诗坛,闪耀着绚烂的光辉。绚丽芳菲的南北朝民歌,启迪和滋润了当时及后代的文人墨客,推动着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北朝长期对峙,经济基础的悬殊、政治环境的差异,以及地理、风俗习惯的有别,形成了南北朝民歌迥然不同的特色,南歌蕴藉婉转、清新活泼,北歌粗犷豪放、刚健质朴。北朝民歌在数量上远不及南朝民歌,然而反映生活的面却非常广阔,在文学价值上则可与南朝民歌并驾齐驱。它还弥补了这时期北方文坛寂寞贫乏的缺憾,学术界一贯重视对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南北民歌的比较、以及它对汉乐府的继承和发展的探究,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其突出的民族特性则不甚注意。本文就北朝部分民歌的族别和民族特点,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鄂西土家族民歌衬词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鄂西土家族民歌中的衬词大多数出现在民歌的曲首、句首、句中和句末,与民歌正词一起构成整首曲子,决定着民歌的风格、意境和情感等,一般以语气助词、称谓词、拟声词、习惯语或俗语的形式出现,具有描述当地土家族生活、抒发土家族情感、弘扬土家族艺术精神、传承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功能。鄂西土家族民歌衬词的形式与功能相统一,充分展现了土家族民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巢湖民歌,同我国所有的民族民间歌曲一样,是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并发展的.把握巢湖民歌的演唱艺术,才能真正理解巢湖民歌的精神和内涵.从巢湖民歌的演唱形式、演唱方法及方言演唱处理和润腔的使用等方面,对巢湖民歌的演唱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流传在赤峰巴林草原的民歌,由于受地域、民族杂居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演唱上主要有纯蒙古语演唱的民歌;也有蒙语、汉语演唱的民歌等。巴林民歌从音乐的特点与风格来讲,主要有两种,即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在赤峰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以巴林草原民歌为代表,巴林民歌在旋律上富有蒙古族韵律与蒙古特征的民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