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记忆理论作为记忆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回答了以时空逻辑为线索,传统文化的断裂与传承等一系列问题。学者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从时空维度、传播载体、媒介功能、权力符号建构诠释了文化记忆理论。本文在文化记忆理论的观照下,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内容表现和传播途径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央视春晚举办35年以来影像表达的动机机制、生产语境、历史沿革和内容文本,考察当下央视春晚生产传播样态的转化,旨在为影像民族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可参考的路径选择,丰富我们对于广谱记忆理论总体上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当代记忆研究与中枢执行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认知心理学开辟了记忆研究的新领域 :工作记忆、内隐记忆、前瞻性记忆、记忆歪曲 ,其研究成果突破了记忆模型的传统理论。我们系统地考察了近 2 0年来当代记忆研究方法的演变和实验的主要成果 ,分析了神经心理学在记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中枢执行机能与记忆活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预示人类记忆理论的重新整合要建立在中枢执行机能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其理论前提和基础就在于要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明确其研究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因而无法给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价值目标,这也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仍能在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理论位置的原因所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方法的当代价值在于:用历史生成性的眼光来研究社会的发展;从世界历史的宏阔视野来看待和研究某一国家的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和途径;只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坚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批判性方法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把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朱利安 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小说主题广泛,艺术形式新颖,思想内涵深刻,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当前,学界主要从历史主题、权力话语、后现代手法、英国性等视角展开对巴恩斯小说的研究,忽视了小说中的媒介记忆书写这一独具特色的题材。《101/2章世界史》和《英格兰,英格兰》通过隐喻手法,再现了人的身体作为印刻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福楼拜的鹦鹉》展现了作为记忆之场的广场景观所承载的深厚历史记忆。小说中游客通过参观和体验凝结着多重历史内涵的景观,将记忆固化在头脑中。《东风》通过描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了网络永久性保存记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当代社会数字化媒介记忆的弊端做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5.
集体记忆的提出与发展,超出了西方记忆理论的传统认知与探讨,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生成性记忆”和“固化形式记忆”两个涵括性更强的术语,对集体记忆研究的开创者莫里斯·哈布瓦赫以降的理论发展和演进理路进行分类讨论。生成性记忆指集体记忆的流动与易变特征,是哈布瓦赫本人以及扬·阿斯曼所探讨的沟通记忆所具有的特征;固化形式记忆则强调集体记忆凝固化、意识形态化特征,具体以身体习惯记忆、文化记忆、记忆场等论题为研究者所关注和讨论。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属记忆的功能与特点,可以推进集体记忆研究在更丰富、更广阔的视域中展开。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和传承方式,也塑造了非遗"文化记忆"社会建构新的环境条件、表达方式和文化空间.文章以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文化记忆"路径建构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结合新媒体时代"文化记忆"建构的发展趋势,提出非遗"文化记忆"新媒体建构路径包括资源要素、服务要素、技术要素和价值感知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系,试图为非遗"文化记忆"传承和保护方式创新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可分为唤起、重构、固化和刻写四个阶段。时空属性是社会记忆的基本属性之一,伴随社会记忆产生、转换和消失的整个过程;不同的时空秩序决定了社会记忆的不同存在方式。社会记忆的政治之维包含两个内核:(1)社会记忆是一种话语权,这是社会记忆的静态内核;(2)社会记忆表现为一种权力博弈过程,这是社会记忆的动态内核。在政治哲学语境下,社会记忆的实质就是记忆的不同权力主体通过对话语的掌控在整个政治社会领域中的博弈;它不仅促进了社会从理念到事实本身的变迁,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闪光灯记忆是指当个体得知发生了引起较大情绪波动的公共事件——比如9·11事件——时对周围的情景记忆。认知心理学对闪光灯记忆的研究主要聚焦其认知的特性、公认的准确性以及对记忆内容的自信度。但是当从更广阔的集体记忆研究的跨学科视角来考察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闪光灯记忆其实与社会的、文化的和叙事的动力学密不可分。因此,应将闪光灯记忆置于个体记忆叙事与集体记忆叙事的交汇处,通过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文化记忆研究相结合,来探究闪光灯记忆叙事如何承载社会身份认同,又如何跨越国界和代际进行传递。  相似文献   

9.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同时继承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方法,突出了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其目标是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它实现了对唯物史观、传统历史学和文化理论以及其它理论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文论是在跨学科之中发育的,是在跨文化之中旅行的。尤里.洛特曼的文学文本理论之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与解读,——(德)卡尔·艾梅马歇尔、(荷兰)杜威·佛克马、(法)让-伊夫·塔迪埃、(意大利)翁伯特·埃科这些欧陆学者对洛特曼文学文本理论的诠释、苏珊·范·齐尔、安·舒克曼、特里·伊格尔顿、拉曼·塞尔登这些英美学者对洛特曼文学文本理论的诠释,可谓当代苏联文论之跨文化旅行的一道亮丽风景。洛特曼之文学作品建构于"文本结构与文本外结构之互动共生"的"内外互生"理论,与埃科之"开放的艺术作品"理论,与伊瑟尔之"具有召唤结构的文学文本""具有艺术极与审美极的文学作品"理论,与巴尔特之"由作品走向文本""可读的文本和可写的文本"理论,与克里斯特瓦的"现象文本"与"基因文本""具有生产性的文本"理论一样,共同参与了当代国外文学文本/文学作品理论的革新,参与了当代"文学"概念的更新与当代文学研究视界的刷新。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记忆理论是社会科学整体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该理论给予了很多的探索与关注。本文分析与回顾了社会记忆理论研究方面的两个领军人物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与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理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围绕其所进行的探讨与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该理论为我们思考社会科学中的一些理论和问题带来了新的动力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化整合是西方社会学功能论和冲突论两大研究范式长期研究的重要问题,有效地实现社会文化整合,也是社会文化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当代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使信息文化形态呈现出多样化文化共同发展的态势.这在极大地丰富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同时,又加大了社会主流文化整合的难度.因此,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在促进多样化的文化发展中保障和突出社会主流文化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技术社会研究是西方女性主义技术理论的重要研究进路之一,它批判性地借鉴和丰富了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过程理论、技术社会建构论和技术文化理论。其研究主题和理论框架也因此经历了从"技术-女性"研究转向"技术-社会性别"研究,到"技术与社会性别的文化研究"的变迁。其理论主张与经验研究的成果对增进技术文化与技术价值的理解,促进技术领域的性别平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行动与结构的整合——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体与主体、行动与结构的关系问题,是每位社会学家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西方社会学16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以上两组关系的对立倾向。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正是通过对这一社会学方法的二元论进行批判性解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结构化理论从人类实践活动的向度出发,对人(行动者)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结构的客观制约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作出了新的分析和说明。从而实现了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又一次融合。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分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研究:一是哈贝马斯和米利班德等人对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危机的全面研究;另一个是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研究。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一书中全面系统阐述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下面,笔者结合哈贝马斯在《合法化危机》一书中的论述来简要评述他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西方公民制度研究中,主要存在以托马斯·马歇尔为代表的系统理论、以迈克尔·曼为代表的阶级冲突理论和以查尔斯·替利为代表的战争冲突理论。这三种理论模式之间既有共识更有分歧,而整合之道就在于确立社会、国家和国际关系"公民制度三动力说"。  相似文献   

17.
人类正处于一个变革中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造就了走向网络世界的信息社会主义。信息社会主义是在西方社会现实与理论语境中的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所构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主义。信息社会主义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今时代变革与社会主义发展多样化的需要,但却具有资本主义本质、主体危机后果和文化霸权操纵的内在局限。基于批判性地研究和借鉴信息社会主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爱丽丝.沃克在《梅丽迪恩》中将后殖民主义批判性、颠覆性、边缘性精神同黑人民族和黑人女性受殖民压抑的“历史记忆”联系起来,塑造了梅丽迪恩这一觉醒的、新型的黑人女性形象,说明了美国黑人女性以及整个黑人民族要找回自己的文化传统,必须揭开美国社会白人化的面纱,来重新书写自己被扭曲的历史,从而为解构西方白人文化“中心论”、解构男权中心体系、建立新的女性价值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下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文章主要运用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从英雄祖先记忆、家族祖先迁徙记忆与苦难记忆等方面对(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诠释。(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对其族群认同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记忆体系不仅是强化族群自我认同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区分、标识族群之间和表达其族群认同的特殊"历史叙事"方式和媒介。  相似文献   

20.
弗洛姆爱的理论指出了现代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衰亡;指出了爱是一种能力,是整体人格的展现,是一个人是否拥有成熟的人格的体现;人们需要努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创造性人格,才有能力去爱,才能发展爱的能力。爱是人类走出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是西方社会问题的救赎之道。弗洛姆对爱的论述是其对当代西方社会进行批判的产物,同时也是他试图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