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次内容的扩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钻研,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的创新,积极探索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本文从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出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的种种新技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融合成为可能。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当创新思维、主动出击,追寻并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将美育内容推到一个新的高峰,从而让美育"活"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说,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美育工作,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变、适时前行、因势而新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是王凤志教授撰写的一本美学教材,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为高校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冯哲 《办公室业务》2024,(4):184-186
美育作为提升学生道德情操,涵养心灵教育的直接手段,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应针对青年大学生特点,进一步厘清“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美育工作的内在逻辑,探索新时代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以美育德、以美培元”,不断开拓美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工作思路,论述了"中国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从当代大学生在践行"中国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在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讨论了融入"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个人修养、民族认同感、政治意识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北为例,以全方位、深层次和多领域的方式探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理论与教学提供借鉴。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融入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并且对高校现代化建设给予了多方面的可行性决策,成为高校改革建设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充分体现思政教育对高校教育体制的辅助作用,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从廉洁政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教育建设、人大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进测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又有良好的精神品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促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坚韧的毅力。文章从焕发红色记忆生机、文化传承的需要、增强忧患意识的需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打造高校红色育人队伍、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建立新媒体矩阵等路径,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修课,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分析党史国史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究党史国史教育融入应用技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伟大建党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化理论武装、强化责任担当、注重文化熏陶等重要价值。伟大建党精神可以通过强化理论研究与阐释、创新思政课教学、强化实践融入等形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金晶 《办公室业务》2023,(23):54-56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地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的各种物质、非物质形态的遗存,是高校开展思政育人的重要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面具有理论依据,其指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均有紧密关联,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基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红色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同时也有助于地方红色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3.
宫喜芳 《管理科学文摘》2011,(12):206-206,208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国家和高校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也都在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本文从人际关系、心理沟通、教育载体等层面入手,寻求思政教育的艺术性,并探索和艺术相结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实践,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应该按照课程规律和教学规律,科学、系统地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体制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之初,党史教育便是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党史教育的同时,也在讲授思政课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分析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的关系,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我党巨大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医卫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产生巨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医卫类高校应在思政教育课堂中融入革命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大力宣传革命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体悟弘扬革命精神、在教师队伍中持续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从而提高医卫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勇担使命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7.
邓伟 《管理科学文摘》2010,(18):182-18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年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学习方式、价值观念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本文从网络对大学生的正负面影响入手,探讨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可更为艰巨的任务。本课题从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实质入手,剖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从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理念等方面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眼以人为本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器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并‘蜩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荆荣花 《决策探索》2010,(14):62-63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发展之迅速是世界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领域和人群正在涉入它的范围,高校亦不例外.我国从1994年4月获准接入互联网,到2010年6月,上网用户约为1.7亿,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网络体系。在上网人员中,高校是主体。在大学校园,网络直接服务教育、科研、学科建设以及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上网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这个阵地.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新路子,逐步形成德育科学化建设、主体化实践和网络化运用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