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系瀛诗文集》内容丰富 ,其研究价值可以用“真、工、夫”三字概括。真者 ,真实之谓也 ;工 ,指工夫 ;夫者 ,夫子也。《毛系瀛诗文集》是一部有真功夫的书 ,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个作家 ,就应勤于笔耕 ;一个青年作家 ,就应有一种追求成熟的信念 ,要写就写出一个样子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 ,问题是发挥出来没有。古人云 :三十而立。利敏不到三十 ,就向读者奉献出这部沉甸甸的《岁月如风》。岁月是有烙印的 ,当然青春也有烙印 ,欢乐和忧伤也有烙印 ,有一些烙印可以被时光冲淡或冲去 ,而有一些烙印时光之水却无法将它们冲淡 ,更无法将它们冲去。《岁月如风》贯穿了一条心理线索 ,写得极有层次 ,真实地坦露了作者坚守的那一片情感世界。只要是文学创作 ,散文也罢 ,诗也罢 ,都与情感世界有关。作者个人的情感、思考和…  相似文献   

3.
孙通海先生整理、点校的《陈献章集》,与以往版本相比,增补了陈白沙先生诗文一百多篇,但仍有较多的遗漏.后来,人们对白沙先生的集外诗文作了进一步辑录.最近,我们又发现白沙先生集外诗文十多篇.这些白沙先生集外文,对于研究与了解白沙先生的生活、白沙先生及其弟子故旧的关系,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林怡教授惠赠《林雨化诗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那么以笔者的有限阅读量,对林雨化诗文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在当时,至少在闽文化区域,林雨化在学术、文化、道德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不仅与名宦龚景瀚、梁上治为同科好友,而且与郑光策、林宾日为挚交,时有诗文往来。更为重要的是,他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为学精神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后学如陈若霖、梁章钜、林则徐、陈功、林瑞春诸人,以致出现闽文化群星璀璨的局面,这是不得不令后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罗麦诗文集》(罗颖编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出版了,这是值得庆幸的事!罗麦,这位为民族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女作家、女编辑是不应被历史遗忘的。罗麦,原名左希贤。笔名有今昙智、何琪、岳荻、左忆、左蒂等。一九二○年生于沈阳,一九四七年参加我党地下工作。解放后主要从事少儿报刊的编辑工作,一九七六年在北京病逝。一九四二年,罗麦发表了处女作《柳琦》,引起当时东北文坛的注意。一九四三年以后发表《没有光的星》等小说,成为萧红、白朗这两位著名东北女作家入关之后,继梅娘、吴  相似文献   

6.
广陵书社出版的新编《焦循诗文集》合并焦循诗文著述十种,为焦循和扬州学派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基础文献。鉴于整理点校对象多稿本、抄本,不免有种种版本烦难之处,点校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文章掇拾57条加以辨析,以就教于点校者及方家。  相似文献   

7.
《老友》2003,(9)
宜春老年大学已逾八旬的夫妻学员潘贤昌、胡婉琴,早年同窗结鸳盟,婚后志同道合投身革命。离退休后双双上老年大学,共同遨游书坛诗海画苑中,硕果累累。他俩其乐融融度过金婚之后,1999年11月潘老不幸西去。胡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丈夫遗愿,在儿女们支持下出版了《鸳鸯书画诗文集》。书中收入了他俩的书画作品70余件。诗词散文200余首(篇)。这是他俩辛勤耕耘的硕果,呕心沥血的结晶,也体  相似文献   

8.
延安艺座谈会的召开,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没有艺政策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有了自己的艺政策。笔在读了2000年由香港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华先生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后,认为高所谓的“党化观”和加强个人权力诸说,有失公允,立论偏颇。  相似文献   

9.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的学术著作,则又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内蕴着一种新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林庚诗文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林庚先生平生著作的第一次总结集。林庚,1910年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两年后转入中文系。1933年毕业后,留校担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庚先生到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1947年回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林庚先生的新诗创作和关于新诗格律的理论探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他在中国文学史、楚辞、唐诗及古典小说等领域的研究上,有深刻、系统…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胶东就是人类文明的热土,胶东半岛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早期海洋文明,其中神话传说可谓奇幻亮丽,发散着胶东文学最早的璀璨色泽。从海市蜃楼到三神山的奇美与神秘,再到蓬莱仙话和秦皇汉武的传说,以及精卫填海、八仙过海等故事,这里滋生了难以计数的原始文学,它们以美幻绮丽的想象表露了人类童年期的种种特性。其后或与之相随的文人制作也华彩独具,历代的游仙诗采药诗海  相似文献   

12.
邱世友先生《水明楼小集》(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小集》)已问世一年多了。这是一部古代文学理论论著。这部论著虽以《小集》之名问世,但所论及的问题却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小集》的问世,无疑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深度和高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问世的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趋于完善,这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焦循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数学家和戏剧学家,也是重要的文学家。他的诗,关心民生疾苦,贴近百姓生活,"缘事而发",感情真挚,叙事性强,语言明白流畅。他的文,有明确的褒贬抑扬、针砭推崇的态度,破立结合,求实、求新、求精;语言精炼、形象、准确、犀利,富有战斗力。其文学理论,有"文之强弱不在形而在骨,不在骨而在气,不在气而在神"、"神强形亦必强,神弱形亦必弱"之论,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言志"之述。  相似文献   

15.
《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新诗的第一个集子,是胡适早年在新文学运动中首次尝试性开拓新诗体的产物。本文围绕作者的文学观,以及他在作品语言、选材、音节、艺术处理等方面的刻意探索,进行了分析评论,对胡适在开辟文学新领地上的勇气和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6.
胡适的《尝试集》自一九二○年三月问世以来,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可是至今评价不一,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恣意否定“五四”文学革命传统的情况下,这部新诗集更被当作历史垃圾丢在一旁。显然这是因人而废文。其实“五四”时期的胡适,其基本倾向并不坏,甚至可以说是积极的、进取的,他的一些诗文亦不乏新鲜见解和时代气息,鲁迅对之就有过“警辟之至,大快人心”的赞语。而且,当《尝试集》与郭沫若等人的其他几部新诗集被某些评论家妄评为“不佳”、“不是诗”的时候,鲁迅还曾作《“说不出”》一文予以  相似文献   

17.
孙涛 《山西老年》2012,(10):52-52
我认识王毓康时,正是"文革"中的1971年春。我俩如两片被狂风吹落的树叶,带着不同的心理疼痛和颓落的轨迹,落在了同一个地点,成了太原市北郊区通讯组的临时组员。领导看中的,无非是我俩的一技之长,刻刻蜡版,写写文章。刻蜡版是个辛苦差事,但王毓康却一笔一画,刻得认真,一如他做人那样,不去讨巧绕弯子。后来,我调离了那个地方。几年后,王毓康也调入《山西老年》编辑部,多年后以副总编身份退休。最近喜闻王毓康的《笨鸟集》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8.
翻译难,译诗尤难。用现代规范的诗的语言,来再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唐代诗歌艺术的风貌,更是难上加难。人民文学出版社却知难而进:编辑李易同志约请海内知名的唐诗专家、新诗家、诗词作家、研究及教学人士150余人,大胆、谨慎地开始了探索,相当成功地将一本42万余字的《唐诗今译集》奉献在读者面前。《编辑说明》指出:“这将有利于引导唐诗初读者去窥探唐诗的宝藏,有助于唐诗爱好者去进一步欣赏唐诗的精粹;而古典诗歌研究者也会从其中受到新鲜的启发,新诗创作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传统的借鉴,”读完全书,我认为它于此确有所开拓,确能使广大读者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一窥唐诗的风采。以诗译诗,不仅要透彻理解原作,把握原诗的意境、风格,而且要采用恰当的现代诗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原诗的神韵。因此,成功的译诗都必然是一次高水平的再创作。例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相似文献   

19.
英国小说《呼啸山庄》从遭冷落到声名日隆的大起大落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而立足于小说的寓言性质则可揭示它的深刻含义它的与世隔绝的荒原环境具有“孤岛型”小说展现人性本质的优势;它所描述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则是超常爱情与现实冲突这类常讲常新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研究专栏》从1984年开始创办,迄今已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每一个陶渊明的研究者,每一个参与《九江学院学报》编辑工作的人,都不能不关注这一特色栏目。按理说,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势头强劲的情况下,《陶渊明研究专栏》也应当越办越好。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老一辈的陶学研究者,或者去世,或者退休,继续从事研究的已经不多;而年轻的一代,似乎还没有较多的陶学研究者崭露头角。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的反思,但在陶渊明研究领域,基本还保持着原有的格局,进展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