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政治参与意识强、政治情绪与情感不稳定、政治行为易于偏离等特征。其政治社会化过程受到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充分发挥高校的政治教育功能,抵御和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是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社会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包括: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资源;努力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合力;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视角下转型期青少年社会失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青少年越轨行为表现出日益加重的趋势,社会呈现出明显的青少年社会失范状态。本文从社会化的视角,通过对转型期内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和同龄群体等社会化主体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加以分析,对当前我国转型期内青少年社会失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任务决定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培育了学校和大众传播媒介这两个正式的政治社会化途经。传播和传递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造就了合格的政治社会成员,促进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影响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公民政治认同中起着培养公民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整合亚政治文化、传播主导文化的作用,在公民政治参与中起着培养公民民主意识、整合舆论、引导理性政治参与的作用。毫无疑问,大众传播媒介在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对政治社会化的各种界定进行了分析、归纳和评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 ,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塑造、学习政治知识、参加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具有塑造合格公民、促进政治民主、保持政治稳定和推动政治发展的功能。指出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及同辈群体等非正式组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政治社会化的各种界定进行了分析、归纳和评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塑造、学习政治知识、参加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具有塑造合格公民、促进政治民主、保持政治稳定和推动政治发展的功能.指出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及同辈群体等非正式组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社会化的运行途径与运行方式是多种多样,但大体来说,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和大众传播媒介等来实现的.本文选取家庭这个角度,阐释家庭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地位和功能,比较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并试图得出若干值得中国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传统文化变迁背景下,大众传播的力量日渐凸显。报告了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进行的一次有关传播学乡村研究的尝试。以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城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在乡村的发展、大众传播和村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乡村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勾勒出城村人与电视互动、传统与现代博弈的现实图景。  相似文献   

10.
论媒介文化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播媒介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内容,一直是文化传播、交流的工具与手段。媒介不仅传播着文化,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文化。新文化与旧的文化产生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达到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使新旧文化得以创新式发展。本研究讨论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媒介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态,分析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带来的文化影响,探讨现代教育必须面向现代社会、接轨现代科技,亟须把大众传媒知识及其文化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提出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指出随着当前大众传播媒介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政治社会化作用的不断增强 ,应该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大众传媒政治学 ,并对大众传媒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扼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大众传播媒体的功能论,分析了大众传播媒体对高等学校教育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从媒体和学校两个角度提出如何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对高等学校教育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信息传播革命正在兴起,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大众传播媒介走向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刻。本文拟对当代大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状况作粗浅探索和分析,并试图研究互联网的使用与其它传播媒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融合以及由此带来的受众分享传播,人类进入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受众如何积极应对这一时代成为当下媒介素养讨论的核心.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应该在批判认知的基础上加入媒介生产维度.媒介技术关系到媒介生产和批判认知,媒介生产需要考量传播伦理.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建构积极的受众.  相似文献   

15.
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以后,对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西方学界对媒介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担忧,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由此产生,依次经历了四种研究范式,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中国学界广泛关注与研究。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兴起以来,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借鉴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开展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融合研究已渐成学界共识,将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其对少数民族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日益深入,国内学界业界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研究处于发韧时期。  相似文献   

17.
浅谈媒介素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媒介已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体之一。它在儿童成长与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力求客观地评价传播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和影响,说明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儿童媒介素养对儿童社会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产的社会化必然带来生产主体的再社会化问题。再社会化是帮助下岗职工重新择业的必由之路。政府,就业服务管理体系、社区、家庭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因素构成对下岗职工再社会化的支持功能系统。下岗职工择业观念的更新、就业能力的增强、社会角色的转换,是下岗职工再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及其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以人为本作为下岗职工就业再社会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些困难,但这并不表示人才绝对过剩。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传播的既成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尤其作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媒介中生成的择业观对现实的人群影响会更大。因此,如何改变大学生的不良择业观,便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应该予以关心的重要问题。这里,大众传媒是否该注意打破原有的一些思维...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多种形式的通讯手段.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都是大众传播工具,它们迅速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能使人们开阔视野,看到一些自己无法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情景;它们能够跨越时间、空间,反复向人们传播信息.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变化可以在传播工具中得到迅速反映.传播媒介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同样,它对学校教育也带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