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岭南女性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岭南文化的自由叛逆性使岭南女性文学洋溢着反叛的女性意识;重商务实的平民意识驱使岭南女性文学在题材、人物形象、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平民化风范;开放兼容的特质则导致岭南女性创作在体裁、语言、叙事结构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因贬谪南方而与岭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以激进政治家的姿态,部分地吸收了岭南禅文化,并对岭南商业文化表示了排斥;另一方面,他在岭南推广儒家文化,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对岭南落后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改造,为唐代岭南文化品味的整体提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的言行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也不免有负面影响,但他运用独到的思想与方法重建岭南文化,至今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关于城市文化以及都市文学的研究则是文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都市魔方: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这本书分别从都市文学以及都市文化传播两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完整地建构对于广州城市文化研究的多面体。书中对广州都市文学如张欣、张梅、梁凤莲等重点作家的解读,对报纸副刊的考察,对广州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集以及社交网络语境下的都市镜像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调查与分析,这样的研究对于学界了解、思考、进一步深化讨论广州城市文化以及当代城市文化研究都有特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地域性文化体系是高位与低位、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岭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和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具体到包括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具体落实到包括体现岭南特色。岭南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文化载体和实践形式;通过与岭南文化结合可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民众基础;岭南文化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丰富、鲜活的养分。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岭南文化整合引领,使之超越地域和历史局限,成为适应新的历史要求和人民需要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都市题材文学日渐活跃.这种文学内容多取自都市市民社会,表达的是作家对都市生活和整个世相人心的体悟和评价.此其中,有陆文夫等人的“小巷文学”、邓友梅的京津市井小说和刘心武描写北京市民众生相的小说,比较起来,这些作品较多地承继现实主义传统而又各有创新,不以娱乐趣味为重但注意大众接受效果.有刘素拉、徐星、张欣欣、张洁、湛容等作家描写都市知识青年和知识女性心理和行为状态的作品,它们流高传统,技多地接受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多种流派的影响,以黑色幽默、荒诞等手段求取表现效果.有“新写实”小说…  相似文献   

6.
张欣的作品以描写南国都市生活与都市女性为主,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地域特色。其题材的都市性与当代性,故事的曲折性与笔触的影像化,语言的色彩感与画面感,体现出张欣对广州都市文学平民与务实的创作精神、包容与融合的创作态度。利用文学与影视两驾马车对广州都市文化进行广泛传播,让广州的都市文化不仅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更成为构建幸福广州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概念,通过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人们对桉树以及桉树文化的认知程度,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文化认知程度差异的原因。找出了中国桉树文化认知的区域差异性,并从侧面反映了桉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性,揭示了桉树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有促进作用,及种植桉树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并充分挖掘了桉树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岭南地区桉树产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均有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桉树文化,发展并推广桉树文化,可以促进岭南地区和岭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千华的“岭南文化三部曲”试图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重的岭南形象,揭橥岭南文化丰厚复杂的内涵,但却陷入了迷失和困境.《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贯穿全书的女性审美意象使得岭南形象存在着被凝固化、阴性化的危险;《岭南田野笔记》以“魅”的叙事,渲染了岭南文化的神秘独特,但缺乏对文化与人性深层次的反思;《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试图呈现出明清时期岭南文化精致高雅、兼容开放的格局,但语言的程式化,鲜活细节的匮乏,叙述重点的不突出,使得审美表达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9.
试论新时期岭南文化的新态势、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岭南文化的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密切关连的:改革开放使广东商品经济飞速发展,既为岭南文化的新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提供半富的创作素材,使岭南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推动起来,再度活跃,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先行性的道路。但也给岭南文化界造成了某些困难和困惑,需要研究对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考察岭南文化的新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全面正确估价成就与不足,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建立多元化参照,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负面效应消极影响,使岭南文化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存在的“文化世家”现象,并从此“文化世家”的角度研究了岭南历史上延续最久,影响深远的香山黄氏世家。黄氏“文化世家”中产生黄畿、黄佐、黄培芳、黄佛颐等文人学士,其中黄佐是明代岭南著名的大学者,于史学、文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丘溶、陈献章并称明代岭南三大学者。黄培芳是清中叶岭南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黄佛颐是清末民初广东有贡献的地方文献学者。黄氏家族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1月,惠州学院主办了2013"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岭南建筑学派建筑理论的建构与创新,特别是对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展现了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新岭南文化的研究背景进行总结分析,以新岭南文化的有关调研为支撑,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新岭南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路。认为新岭南文化研究要在重点、难点和热点上准确把握,要在高度、深度和角度上创新发展。指出研究方法论上,要着眼越、粤要"跃",居、剧要"聚",岭、灵要"领",馆、管要"冠"的新课题;要致力"交往"、"交流"、"交易"文化的提升,"平民"、"平等"、"平实"文化的转型,和广州文化队伍、文化精品、文化阵地的打造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3.
岭南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以及高效务实的精神品质,这些为岭南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石,提供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岭南文化为岭南科学家的独特精神气质、独特的研究方式、研究对象以及岭南科技的繁荣等都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岭南小说通过边缘性素材对地方风物、家族人事方面进行密集书写,展示了“岭南制造”特殊印记,文学再现了岭南地区文化特质,形象展示出岭南地方性文学经验的重要内容。对地方文学素材取舍的考察有助于分析边缘性文学如何成为主流文学的补充,揭示地域文化对创作主体的塑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吴梅村一生活动范围主要在江浙一带,故学界特别重视江南文化与他的文学创作之间关系,而对于他和岭南文化的关系则甚少提及。尽管吴梅村在世时很少涉迹岭南,但他的一些作品却牵涉到岭南文化,故探讨他和岭南文化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从他对岭南文化的吸收、创作、传播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能从新的角度对吴梅村及其作品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6.
清代张九龄诗文在岭南广为流播,其曲江别集均由岭南翻刻,且校勘亦相对精审;岭南诗文总集的选录亦"俱首曲江";除此之外,张九龄诗文还以诗集单行本及选本等形式流传。这种接受热潮反映了清代岭南文学及文化借推崇先正典型,力求自具面目,齐驱中原、江左,从而弘扬地域文化及文学特色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梁延橱是清代中叶岭南的重要诗人。他的写景诗描绘岭南各地山水,金石诗兼顾岭南学术与个人性情,社会时事诗则反映鸦片战争时期的岭南风云。梁廷辛片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就文化的历史传统而言,还是从诗人活动的地域空间来说,都带上了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家族传统和艺术个性,成为岭南文学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