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战国至秦,在山东地方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一是先进的封建制度代替了落后的奴隶制度,二是国家统一代替了诸侯割据。这两个变化尤其是前一个变化,对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封建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而国家统一也是在地主阶级专政下的统一,因此,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必然也有所发展,以至于爆发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恩格斯说:“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  相似文献   

2.
《虎符》是郭沫若以战国故事“窃符救赵”为题材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战国时代是“一个悲剧时代”,也是“人的牛马时代的结束”。如姬积极参予到魏王与信陵君的矛盾斗争中,以坚决反对黑暗统治者魏王和坚定支持主张正义者信陵君的行动,确立了自己的伟大人格,完成了一个大写的人的造型。  相似文献   

3.
纵横家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一个群体。战国时,他们纵横捭阖,施展权术与谋略,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秦汉之际,他们再度活跃于政坛,建功立业。然而由于时代环境及自身特点等原因,此时的纵横家出现了融通儒家思想、对君主依附性增强、活动空间由外交转向内政等变化。这种变异让纵横家在短暂的复兴之后便逐渐在中国文化史上消失,但也正是这种变异,使纵横思想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影响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4.
契诃夫与莫泊桑都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们各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描写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及他们的遭遇,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因此,他们的作品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的不同,个人经历世界观的差异,他们在艺术手法及风格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明万历时期是明王朝走向崩溃的一个重要时期。救荒专著大量涌现体现时代的强烈需求,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表现。专著的作者多为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他们从灾荒的角度对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正是他们延缓了明王朝的覆亡。救荒专著本身具有目的明确、内容丰富,且救荒措施灵活变通的特点,但也存在逻辑简单的缺陷。历史证明它并不能解决加重灾荒的各种政治、社会问题。大量救荒专著勃兴本身似乎也在暗示着一个王朝的衰亡。  相似文献   

6.
合纵连横是七雄并立的"国际"格局被打破后,战国中期军事外交活动的重要主题,并构成战国中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合纵连横军事外交的成败往往影响着战国中期的历史走向。纵横家作为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该阶段军事外交活动的最重要角色,他们对战国中期历史走向仅仅产生影响,而非发挥决定性作用。纵横家提出的许多军事谋略、权变决策艺术,具有深邃性、哲理性、实用性等特点,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战国金文大量出土,其研究内容的丰富及研究成果的丰硕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文章从战国金文的著录、字典编纂、分域和断代研究、文字的考释及理论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战国金文研究做了一个简单梳理,并评介其得失,有益于为今后战国金文的研究辨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客观地反映出了各阶级、各阶层在那个时代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它们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特别是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时代的镜子面前都客观的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态度:堕落、异化、苦闷、彷徨、追求。在这过渡时代的背后,走出了具有朦胧启蒙思想的觉醒者,开始了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而社会言情小说,以它思想的深刻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各种哲学体系不断地论战交锋,是正常的,合乎逻辑的。哲学家的观点不可能完全一致,因为即使在一个时代范围内,不同的思想家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也是不同的,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这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领悟现实;揭示真理的障碍形形色色,认识过程和对象的方方面面互相对立,一些方面引入注意而有损于其它方面。 但是归根到底,各人各看的哲学本质实际上  相似文献   

10.
谈《战国策》的思想和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国是中国历吏上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代,纵横家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人物,《战国策》一书所记载的.主要是纵横家的言论,最富有战国文章的时代特征,很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孟轲(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是我国儒家的宗师。他们两人先后生于春秋末期和战国中期,正是我国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他们受历史时代的限制,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和反动的。但他们的一生事业基本上是广收门徒从事教育工作,要求学生按《周礼》办事:把“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为道德标准。死后,他们的教育思想为儒家奉为圭臬,历代的统治者对他们推崇备至,封王立庙,称孔丘为“至圣先师”,称孟轲为“亚圣”,赞他们为“万世师表”,影响极为深远广大。时代不同了,我们对孔、孟的教学思想有必要予以部分的重新探索,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作者谨抒几点管见,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2.
《逸周书》一中,至关周史研究。然其价值,则迄今犹未被完全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时代尚不明确、无有定论。笔者于此,拟对其时代略作考论,冀学界予以批评。前人论《逸周书》,或以为战国时人作,或以为战国前人作,或以为战国后人作,或以为秦汉间人作,或以为汉以后人作,或以为东汉魏晋间人作,或以为历战国秦汉而渐增成,或以为春秋已有,而战国后又辗转附盖而成,不一而足。论说虽繁,但各家均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其书有《序》。我们知道,所谓“《周书》七十一篇”,实际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是从战国到秦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相对于<左传>、<史记>而言,其言辞的灵活善变胜于对故事情节的安排.在策士们的各种游说和外交活动中,严密的逻辑思维、有力的雄辩口才,以及在面临困难时对才智的充分运用,都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战国策>一书充分表现出纵横家们长于辞令的特点,言辞的丰富多彩,生动地展现了战国政治舞台上一幕幕精彩的瞬间画面.  相似文献   

14.
一部填补空白的力作──《两汉乡村社会史》读后臧知非我国自战国城乡分离以后,至两汉时代无论是城市社会还是乡村社会均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构成了汉帝国社会文明的两条主线;若以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而言,乡村社会则更具决定意义。这不仅仅因为乡村是庞大的国家机器及官...  相似文献   

15.
窦秀艳 《东方论坛》2005,(3):99-102,110
本文对从古至今关于<尔雅>的成书时代和作者问题的各种论说进行了总结性研究和评述,分析了各种论说产生的原因,指出战国末期成书说以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因而较为可信,但同时<尔雅>也有在秦朝初年成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论坛》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把她奉献给当今中国的企业家。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可以称之为企业家时代。中国改革的实践已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必须锻炼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家队伍。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精明强干、勇于开拓的社会主义企业家。有了能干的企业家,没有市场可以找到市场,没有人才可以找到人才,没有资金可以找到资金。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微观经济基础。现代社会的巨大财富是企业创造的。因此,也可以说社会主义企业家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我们欣慰地看到,一支新型的、富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正在崛起。他们是改革的大潮中诞生的弄潮儿,他们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在城市经济改革的历史舞台上,他们直接导演了一出又一出充满创造精神和时代特点的改革新剧。他们的创造,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冲破传统的陈腐观念,培养新的优秀的民族心理素质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和难以估量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他们的非凡的社会价值和伟大的历史作用,从而尊重他们、学习他们、支持他们的改革大业,象他们那样投入振兴中华的改革洪流。为此,本刊开辟《企业家论坛》,我们热忱希望企业家为本刊撰稿,支持本刊,共同把这个栏目办好,使她能为宣传企业家和推动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先秦史官负有保存文献的职责,但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由于史官在政局动荡之下弃职奔逃,各国诸侯为僭越礼制而自毁典籍,几百年兼并战火无情地摧残诸多文献,特别是秦王朝大规模焚书,致使先秦史官系统保存的文献所剩无几。我们今天所读的先秦古书,基本上是由战国诸子百家保存下来的。战国诸子保存文献是一种分散、独立、自发的民间个人行为,他们在学派之内以师徒相传的形式来传承文献,其文献保存往往与传播、删述融为一体,诸子百家传承文献的实质是传道,他们保存下来的文献是其传道授业的产物。战国诸子的文献保存为汉以后的文献分类提供了典籍依据,对此后中国政治文化学术发展方向也有重要影响,他们所保存的是一种经由战国诸子目光选择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对春秋战国家长制奴隶制残余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奴隶制分为家长制奴隶制和劳动奴隶制两种类型,商、周时即属于前者。其主要特征是:奴隶一般为贵族所拥有,故奴隶人数不太多。奴隶可以有家庭,他们以从事家内服役为主,并不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另外,在有的贵族家庭中,家长也奴役其子弟。到战国对,随着奴隶买卖的盛行,富有的庶民也可拥有奴隶,扩大了社会对奴隶的拥有面。而且奴隶劳动被广泛地用于农业、手工业和冶矿等方面,奴隶受到的压榨也比过去更严酷。战国时因为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促使奴隶制由原来的家长制奴隶制演进到发达的劳动奴隶制。  相似文献   

19.
战国中后期,亦即屈原时代,既是楚国与北方诸国争强较胜的时代,也是与中原文化积极交流的时代,而交流的重点对象乃是齐文化。从战国中后期中原文化的地域特征、屈原时代的齐楚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屈原等人所受齐文化的影响诸方面着手,可具体描述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20.
家内人际关系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缩影,它既受制于时代,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传承,反过来,又在历史与时代的进程中打上自己特定的烙印。秦汉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家内人际关系的转折定型时期。本文试图以这一历史时期家内关系的变迁为线索,探索社会与家庭的内在因果效应,寻觅秦汉社会的特有风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