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变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所占的比重高达97.6%。其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甚至对新疆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变动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自1949年到2000年。新疆人口由433万人增加到1846.26万人,增长了3.26倍,年均增长6.4%,少数民族人口由1949年的404.24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096.49万人。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3.36%。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大陆的各省市自治区中,新疆人口的机械增长速度仪次于黑龙江省。根据统计资料估计,从1949年到1984年,新疆共净迁入人口305万人,约占新疆总人口数的1/4。新疆人口迁入的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3年,新疆人口  相似文献   

3.
据1936年《江西年鉴》记载,1918年江西全省的人口已达到2,756万余人。1931—1948年,特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以及以后的长期摧残,江西人口锐减,到1949年解放时,全省人口只有1,314万余人,比三十一年前减少了一半多。直到1972年,全省人口才恢复到1918年的人口数,达到2,723万余人。1979年我省人口增加到3,228万余人,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94人。建国三十年,我省人口平均每年递增3%。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人口增长1.4倍,全省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汉族人口21,129,487人,占74%;各少数民族人口7,423,455人,占26%。同1964年人口普查数字比较,汉族人口增长60.88%,年均增长2.68%,少数民族增长85.04%,年均增长3.84%。这些数据说明,我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汉族。同时,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更年轻,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为42.02%,比汉族高1,18%,老年人口系数为4.57%,比汉族低0.13%。加之,国家对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政策比汉族宽。因此,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仍将快于汉族。据测算,到本世纪末,少数民族人口将增加到1,041万人左右,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26.01%上升到30.17%。因此,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状况,对今后全省的人口发展和经济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鲁甸县是云南省三十八个贫困面较大的县分之一。全县设一镇、九区、七十四个乡,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6.5%,少数民族人口占18.7%,总面积1487km~2,山区面积占87.4%。 近几年来,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翻番,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260万元,比1980年增长1.55倍,粮食总产量1.49亿斤,比1980年增长34%;财政收入650万元,比1980年增长2.4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这样,鲁甸县并没有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1988年底人口已增长为4169.85万,比1949年的2083.07万人净增加了2086.78万人,39年间人口翻了一番还多,平均每年净增加53.5l万人。我省人口增长呈现三个高峰:1952年至1958年是我省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7年共增加401.1万人,约相当于增加挪威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57.3万人,年递增率高达2.5‰;第二个高峰是1962年到1971年,10年间共增加756.7万人,相  相似文献   

7.
一 我省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与面临的问 题 解放前浙江省是一个严重缺粮省。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从浙江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实际出发,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从而使得粮食生产逐年发展,基本满足了我省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1984年全省粮食生产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1817.15万吨,比1946年增长了3.2倍,粮地亩产达到790公斤,比1949年增长了3.7倍。尽管人均粮地由1949年的1.19亩减少到了0.56亩,但全省  相似文献   

8.
(一)建国以来,汉寿人口增长很快。1949年全县总人口为35.5万人,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到了73.77万人,四十年翻了一番多。这个增长速度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大体一致。依据人口增长的起伏变化和人口生育的控制情况,我们可将汉寿县人口增长和节制生育工作大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盲目生育和无控制阶段(1950—1957)。全国解放后,汉寿在物质资料生产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建国后人口生产史上第一个高峰期。1950年至1957年,8年间全县共  相似文献   

9.
建国4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1949年全国只有少数民族干部2万多人,目前已发展到180多万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据统计,到1988年底,担任地、州(司、厅)级的有3900多人,县、处级干部4.3多万人,科级干部19多万人。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全部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  相似文献   

10.
同心县是宁夏南部山区八县之一。全县总面积7 018平方公里,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县。该县辖3镇、13乡、219个村,4个居委会。1986年全县有4.6万户,总人口24.38万人,回族人口19.5万人,占总人口80%,是全自治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5人。人口的增长、分布、构成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同心县从1949年到1985年人口剧增了7.3倍,平均每年递增6.17%。近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  相似文献   

11.
包产到户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是什么,已为众目所瞩。本文拟就镇原县的调查资料略述拙见。一、计划生育工作初见成效。解放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增长率。镇原县的人口增长具有和全国相同的规律性。首先是人口增长速度快。根据资料,1949年到1980年该县人口从21万增加到38万,增长了73%,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3%,接近全国同期增长速度。其次是人口与经济矛盾突出。人口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总是联在一起的,二者相互制  相似文献   

1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载入宪法.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某些依据。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增长及其原因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从自治区建立的1947年到1987年的40年期间,增长了2.90倍。同期,区内汉族人口增长了2.61倍。但在汉族人口增长中,迁移增长及移民后裔的自然增长占  相似文献   

13.
1 新疆的回族大部分是清朝前期由陕、甘、青等内地省区移居而来。解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回族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新疆回族人口134215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为264017人;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已增加到570789,较之1964年增加了1.16倍。截止1987年,回族人口已达626365人,比1949年增加了5倍,占全疆总人口的4.45%。1990年,新疆回族人口674062人,在自治区次于维吾尔、汉、哈萨克族,居第四位。在全国务省、自治区的回族人口中,次于宁夏、甘肃,河南,也居第四位。 由于历史的和宗教的原因,回族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据统计,全疆86个县市都分布有回族,其中回族自治地方2处:昌吉回族自治州和耆焉回族自治县;回族民族乡5个:鄯善县东巴扎回族乡、和硕县乌什塔拉回族乡、伊宁县愉其翁回族乡,霍城县三宫回族乡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米粮泉回族乡。  相似文献   

14.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1092亿元,比1949年增长20倍。近十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一五”到“五五”计划2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6%的速度。广西的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440.7亿元(当年价),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71.8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68.9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93倍和4.5倍。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经济发展较慢,还有相当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分析纺织工业的现状是制订中长期计划的出发点我国纺织工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下列特点: 第一,在生产手段上,奠定了一个门类齐全的物质基础。表现在:其一,主要机台设备有了增长。1980年我国纺织工业已经拥有棉纺锭1779万枚,比1949年增长395%;棉布织机已达53万台,其中自动布机占81%;毛纺锭60万枚,毛织机8332台。辽宁省1980年棉纺锭发展到92.7万枚,比1949年增长3.2倍;棉织机已达2.56万台;毛纺4.3万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阵地,有9,774万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全国省、市、自治区中居首位,其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全国人口规划和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四川人口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口数量和构成的分析四川从1949到1979年的30年间,人口增长了70.6%,约4,000多万人。在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四川人口增长这样快,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困难。现就四川的人口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据统计,我省一九七九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八,比一九七八年仅下降千分之一点五,比一九七九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年高千分之六点三,属于一九七九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千分之十五的五个省、自治区之一。解放初期,我省只有人口一百四十八万人,一九五七年超过二百万人,一九七二年超过三百万人。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我省人口净增二百二十四万四千人,即增加了一点五二倍,平均每年增加七万四千八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十年来,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上层,逐步深化,新体制的逐步确立,旧体制的变革,外引内联的有效进展,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与生机,经济和社会方面发生了突出变化。到1990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达251.88亿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8%,国民收入204.95亿元,比1980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9.9%,社会总产直达458.65亿元,比198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4.03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1.78亿元,增长4.4倍;十年来,新疆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连续夺得了农业十三年丰收,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676.89万吨,比1980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的18.23%。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西北五省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形势十分严峻。如宁夏1982年以来总人口增长19.51%,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是西北地区第二;新疆1988年上半年多胎率为45.43%,居全国首位;甘肃20个少数民族县,人口增长速度名列前茅,其中有一半是贫困县,19个财政补贴县。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三项人口指标在1989年均超出省上下达的计划,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20.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省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和全国比较起来,我省经济仍然十分落后。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八○年,三十年来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0.5倍,平均增长速度为8.5%;我省只增长了5.4倍,平均增长速度为6.4%。同一时期,全国人口增长了78%,平均增长速度为19.4‰;我省人口增长了96%,平均增长速度为22.7‰。1980年,我省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由1949年的2.4%下降到1.1%,而人口的比重却由1949年的2.6%上升为2.8%。按人口平均的工农业产值:1950相当于全国的77%;1957年相当于全国的62%;1965年相当于全国的51%;1980年相当于全国的39%。三十年来我省经济发展和全国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日益增大的趋势。坚决改变这种状况,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我省对于四化建设应作的贡献。为了尽快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认为,从现在起,就应该从宏观经济上认真考虑哪些事情我们有条件办好,哪些事情要办好还有困难,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