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探索不断走向深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就发展的地位和意义、发展的任务和格局、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以及发展的最终目的等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念的整体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大国,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阐明社会主义的人口发展规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目前,我国人民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已经开始了新的长征。迅速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过高速度,解决九亿人口的大国与经济、科学、文化比较落后的矛盾,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也迫切地要求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都有许多重大的发展。为我们解决人口问题,认识人口发展规律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但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表述。我们应当依据革命导师们的教导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特点,认真总结我国人口发展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作深入的研究。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理论战线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坚决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澄清理论是非,深入持久地批驳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全面系统地强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声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研究探讨改革开放中的新问题,为统一思想认识,振奋民族精神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下面发表的6篇文章,就是我们根据这一任务的要求,组织本区的理论工作者所写的。加强理论工作,最关键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地位。我们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就这一问题以及当前理论工作的其他重大是非问题,来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邓小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概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现实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的发展。这一科学论断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诸多任务中,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而在发展生产力的诸多任务中,要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在第一位置。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成 《学术论坛》2007,30(11):167-171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观的理论本质就是在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进.构建生态和谐社会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生态和谐的构建要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和谐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个发展问题。与西方国家的“家庭生育计划”相比,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目前,人口工作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点,采取对策,补偏救弊。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怎样才能使生产力持续地向前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需要认真解决但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动力理论的科学内容,纠正了把阶级斗争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左的错误,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动力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一、马克思主义动力理论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的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它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现阶段我们对宗教及宗教问题的科学认识和行动指南,它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江泽民同志说,十四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更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回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务提到战略的高度,确定了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观点和行动方针。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与文明的关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对于深刻理解我们党提出的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制订和实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在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全面的再认识,从而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对此,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作了高度的概括。赵紫阳同志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阐发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接着说:“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扬毛泽东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讲  相似文献   

13.
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论观点引入学科体系 ,以其基本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认识和处理好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 ;研究对象的扩展 ,结合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研究生产关系 ;理论适用性的定位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 ,以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为己任 ;处理好理论引进、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以自主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原动力和立足点 ;在研究思路上提出了一个力求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带来新面貌的“十论”架构。  相似文献   

14.
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通观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包括以下基本观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在于是否搞市场经济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那么社会主义是什么呢?小平同志多次讲过,一条是公有制为主体,一条是共同富裕。二是市场经济是一种发展生…  相似文献   

15.
宫厚英 《东岳论丛》2012,33(5):102-10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和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思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本质的传承性、时代的超越性,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党对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研究路径。完整的系统的观点,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发展的创新的观点,实践的科学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是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具体应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引导职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正确分析基本国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又进一步概括出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圣经”,而是科学的“认识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与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研究汤群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的理论创造性的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0.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理论界在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宣扬一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全面异化,因此必须用关于异化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还把这种观点加到马克思主义的头上,说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范畴,社会主义异化论在马列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