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并把它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五大建设之中。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定位。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再认识和深层解读,包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探索和历史经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以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未来趋向前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新世纪新阶段,认真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着力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强化思想建设,提高党的思想引领力;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的群众组织力;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增强党的的社会号召力;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制度约束力。  相似文献   

4.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党的政治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党的政治建设是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的有效载体,为建设优秀党内政治文化提供必要条件和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和新征程中,我们党仍然面临着复杂的执政环境和各种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复杂因素。因此,必须将发展党内政治文化融入党的政治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就要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的建设。当前,党的执政资源面临着大量流失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为此,切实保护和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是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的保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的保证。从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理论进行比较,从而阐明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说明党一贯坚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一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就要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的建设.当前,党的执政资源面临着大量流失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为此,切实保护和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讲政治”一直贯穿于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理路主要表现为: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与自身建设面临的问题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依据;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和重要目标;协同推进思想教育、制度建设与政治监督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样态。新征程上深化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党牢牢把握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这一永恒主题,以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建设实际情况为依据,深入推进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党的思想、制度和监督为支撑的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就要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的建设。当前,党的执政资源面临着大量流失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切实保护和加强党的执政资源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至上法宝,是新时代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内涵界定、理论渊源、重大意义、推进路径以及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存在着视野不够宏阔、内容不够全面、方法比较单一等弊端。未来一段时间,学界应当进一步拓宽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视野,深化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内容,优化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方法,进而深度挖掘党的制度建设的学术创新空间,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1.
1931年11月4日至11月19日,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率领黑龙江省爱国官兵,在江桥(今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奋起抗击日本军队的进攻,历经16天,毙伤日军1000多人。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军队遭到的第一次重创。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促进和推动了抗日救亡高潮的到来,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江桥抗战理应作为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2.
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对外力争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同情与支持,对内积极动员、组织和团结各抗日力量对日抗战,先后督导或指挥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抗战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相持。同时,还为部署其他各项重要抗战工作及安置难民、难童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实行了抗日战争由东部向西部的战略大转移,为谱写这一时期中国抗战的辉煌篇章立下了功劳。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陈独秀结合抗战与建国、世界反法西斯主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民主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民主思想。他认为民主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应实行范围最广的大众民主,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应该借鉴资产阶级民主那些有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抗日战争时期海外潮侨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支援祖国作了全面重点的回顾,充分肯定潮侨的爱国表现和重要作用,指出他们发扬了爱国爱乡好传统,为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炎黄子孙一份力量,其爱国业绩永载史册,在祖国的抗战史、华侨爱国斗争史以及东南亚反侵略斗争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列举、比较的方法,追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境内中共直接领导的期刊出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的期刊出版、阎锡山政府的期刊出版,以及日伪的期刊出版,比较全面、客观地勾勒了抗战时期山西期刊的概貌,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高云览向海外侨胞及时报道国内战争形势,揭露日本侵略者残暴血腥的罪行,展现中华儿女团结抗敌、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抗战史上的光辉足迹和伟大影响,因此,高云览的报告文学创作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其报告文学避免了一般新闻报道的模式化倾向,以郁愤悲壮的叙事基调、真实生动的场景再现、灵活融合的文体风貌形成显著的艺术特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作为主要武器 ,从政治思想领域向中国共产党人发起了一场进攻 ,想要控制或者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人起而应战 ,在这场论战中 ,毛泽东发表了许多文章 ,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对于回击国民党的挑战 ,澄清理论是非 ,争取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析张闻天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闻天在我党制定与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不仅发挥出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而且形成了丰富的统战思想。这与张闻天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色不无关系。这些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走极端,坚持两条战线斗争;联系国际形势观察和处理统战问题;注重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有这些,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局部抗战的开端,东北地区局部抗战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权意义随着抗战的深入而逐渐凸显,促使整个抗战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