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在内涵、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方面做了严格的区分 ,由此提出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的差别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分析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分析和应变能力及财务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经常与外单位发生各种交易。出于改善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盈利能力等目的 ,交易中有一部分属于非货币性交易。本文阐述了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类型及不同情况下相应的会计处理 ,以使企业对换入或换出资产正确计价 ,从而真实地反映交易后的资产结构 ,正确确定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方法 ,本文提出了“两步交易法” ,“两步交易法”有助于改进《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不足 ,并保持对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的一致 ,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均应在准则中找到依据.但非货币性交易中的不平衡交易是目前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一处空白,就这类交易中价值确认、纳税处理和会计分录进行探讨,以求对现行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颁布 ,不仅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的一项空白 ,而且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修订前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了比较 ,阐述了准则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同时对准则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第十个具体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非货币性资产概念认识入手 ,阐述了“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分类 ,进而加深对非货币性交易损益归属及报表披露的认识 ,对于更深入掌握新准则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适用性 ,交易类型的划分 ,公允价值的确定 ,换入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及交易费用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以加深实务工作者对准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于2001年重新颁发了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修订了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原则.新准则实施两年来,在规范会计核算,防止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操纵会计利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易货贸易和资产置换业务 ,即进行非货币性交易。文章仅对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及相关账务处理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权作商榷。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会计》,关于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交易的会计处理,考虑了相关税费对收益确认的影响,允许计算应确认的损失,这是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补充和完善。但其规定的收益确认的计算公式,只适合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营业税的情况,而不适合涉及增值税的情况。如果涉及增值税,应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应确认的收益:应确认收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计税价格×税率)×收到的补价。  相似文献   

11.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存在补价的情况,收到补价的一方.在计算其收益率时,应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在单项资产与多项资产或多项资产与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下,存在将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总额在各项换入资产中的分配问题.作为其分配标准的公允价值,应根据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否含增值税公允价值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非货币性交易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国内企业间的非货币交易形式逐步增多 ,但也出现了企业在实务中会计处理混乱等问题。进行中美之间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比较 ,有利于借鉴国外的经验 ,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 ,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即 :新准则的特点、新旧准则的会计处理及对财务状况和所得税征管工作带来的影响。经过分析认为 ,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将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并由此影响到过渡期内的所得税征管工作 ,为此 ,提出了三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4.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修订前后内容变化很大."现准则"改变了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原则,取消了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和两类非货币性交易的划分,减少了公允价值的使用,一律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确定换入资产的入帐价值,同时取消了交易损益的确认并简化了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本文就该准则修订前后内容的主要差异作了逐一辨析,旨在分析、探讨其修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地对性交易活动进行法律治理是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我国亦面临同样的问题。我国早期制定的对性交易及相关行为的法律条文随着当时立法的社会背景的变化,已不能适应当前新的情况。本文在比较国外的立法和实施效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对性交易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客观分析,就我国现行有关性交易的立法方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观点,强调应采取购买性交易一方施以处罚的立法模式,并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实现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有效控制性交易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关系性交易范式的提出与应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古典经济学“看不见的手”的市场价格机制 ,到科斯建立在交易成本基础上的企业与市场二分法 ,再演化为第三种范式——关系性交易 ,标志着人们对企业与交易本质的逐步深刻的认识过程。关系性交易与科层组织、市场价格在作用机制、交易成本、维系因素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并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VAR模型的知情交易者信息性交易概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CCER提供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从2003年7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的分笔高频交易数据,构建了包含较全面信息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得到了信息性交易概率代理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信息性交易概率约为0.172 713;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价差越大;信息性交易在日内大约呈一个U型的走势;公告前的信息性交易概率最高,随着公司公告的发布,信息性交易概率减小,说明信息披露有利于市场增大透明度。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所有股票的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隐藏性交易行为,证实了纯指令驱动市场中也存在隐藏性交易现象。但与纽约证券市场的知情交易者将交易指令集中于中等规模的交易以隐藏自己的知情者身份有所不同,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知情交易者在市场上升时期将交易指令分解成较小规模的交易进行成交,而在市场下降时期则倾向于选择较大规模的交易指令,这表明不同的市场交易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对知情交易者提交策略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方式形式层出不穷,使用日益广泛。本文尝试对于网络虚拟货币现象进行剖析,首先介绍中国当前网络虚拟货币现状,然后分析虚拟货币的本质特性和其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及当前网络虚拟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虚拟货币本质上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货币交易媒介职能的商品,其不会对现行金融体制产生冲击,但是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龚刚在《中国金融家》2014年第5期撰文认为,所谓金砖货币体系是一种双重货币体系,“金砖”货币中的“金”并不指黄金,而是代表现有的金砖五国集团。其中,“金砖”称之为上币,体系中的其他主权货币可称之为下币。双重货币体制的基本运行规则如下:下币用于国内交易,上币用于兑换主权货币。这意味着当金砖国家间发生交易时,下币之间不能直接兑换,必须用下币和上币进行兑换。当金砖国家与金砖外国家发生兑换需求时,禁止使用其主权货币进行兑换,而需使用“金砖”货币与金砖外国家的主权货币(如美元)进行兑换。这一规则意味着金砖国家无需积累他国货币,而只需积累“金砖”。与此同时,就那些经常需要与金砖国家进行交易的商家而言,积累“金砖”也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选择。在金砖体系下,现有金砖五国共同发起成立发行“金砖”的超主权中央银行--金砖银行。原则上,“金砖”与各主权货币之间的牌价应该由各主权国自行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好处在于:既能兼顾主权货币在对内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调控本国经济中的功能,同时在对外货币战略上又可聚五国之力,联合抗衡美元、欧元等超级货币。由于禁止使用本国主权货币与他国主权货币直接兑换,金砖国家无需积累美元等强势货币,而只需积累“金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