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新业态背景下“大数据分析”“算法权力”的扩张导致劳动者隐私权的易损性贯穿于劳动关系从缔结到终止的全过程,劳动者成为隐私权的数字弱势群体。此现象不利于劳动者基本权利的实现。借由劳动者隐私权的宪法理据和人权省思可以发现劳动者隐私权立法应当秉持劳动宪法理念,遵从比例原则,加强劳动基准法保障。在实践层面应当增设相应指导性案例同时提升事前劳动监察能力。从根本上说,鉴于劳动者的从属性地位,信息自决或所谓的“知情-同意”原则保障劳动者隐私权的方式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2.
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基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虽可无需取得劳动者同意而对其进行职场电子监控,但该种监控权力的行使并非是任意的,其应受到比例原则的限制。职场电子监控的法律规制应包含“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就“实体”规制而言:当用人单位基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而对劳动者进行职场电子监控时,用人单位进行的电子监控应满足适当性、必要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当用人单位通过取得劳动者“同意”的方式而对其进行职场电子监控时,劳动者的“同意”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就“程序”规制而言:用人单位在对劳动者进行职场电子监控前,应尽到事先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提出:“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马克思从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并以“自由时间的支配”为依据。要想让劳动成为“生活的乐趣”,劳动者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必须按劳动者对社会价值的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必须提升劳动者的主体性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疑问: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3卷第843页)现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如果说不矛盾,这两个“第一”的关系又怎么处理?我们的看法;这两种提法不矛盾,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游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的命题的深化。“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关系而言。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的发展、远程劳动模式的出现使得劳动者得以从众多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随着社会劳动观念的转变,劳动者也更加注重工作的自由和体面,劳动者似乎正朝着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王国”迈进。同时,远程劳动也给现行劳动法律造成了适用上的龃龉,具体表现为远程劳动者人格从属性减弱造成的劳动关系认定困难、远程劳动工作场所不固定造成的工伤认定困难、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未能涵盖远程劳动者面临的新型健康危机,以及信息技术模糊劳动者个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界限,劳动者处于随时可联络状态,雇主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等现象。因此,应从劳动关系角度出发,强调以雇主的营利性和劳动者的经济从属性角度确立远程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重新界定远程劳动工伤认定原则,扩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并设立开放性条款、赋予劳动者“拒绝联系权”等措施以期在数字时代更全面地保护远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医疗保健工作服务育人的重要意义“服务育人”是高校医疗保健工作的根本特点和宗旨。医疗保健工作的特点和宗旨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要服务育人。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对学生有直接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上台的老师,是没有黑板的课堂,其效果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讲话是把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改善劳动者素质提到了实现四化和发…  相似文献   

8.
陈维锵 《社区》2008,(13):36-3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结构关系的调整,大量的原来从属于各个社会组织管理的“单位人”,现在已变成了归属于当地社区管理的“社会人”。由此,在我国城市的社区里,就出现了许多无主管归属单位的劳动者和工薪阶层。包括下岗的待业职工、离退休职工、个体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等等。现在,  相似文献   

9.
<正>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新征程上,劳动的荣光分外耀眼,奋斗的强音激荡人心。为了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技术工人。他们是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尊重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对于技能人才的鼓舞和引导,更应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愿每一个人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奋斗,编织属于自己的幸福。谨以此文,向坚守岗位、热爱劳动、克艰攻难、勇攀高峰,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他们致敬,更向坚信“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的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相似文献   

10.
鲁西北地处偏僻,人民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农业产业链普遍表现为“短、窄、薄”的现状。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产业链拓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鲁西北农业产业链的拓展迫切需要高校发挥“立地”指导的作用,通过进行广泛的校企合作,合理育人、用人和引进人才,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为鲁西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不仅仅是科技人员的事情,”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说,“我们国家目前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还不是一个创造大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还不是一个创新大国,我们有这种误解,技术创新只是科技人员,科研技术工发人员的事情,我们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好像和这个没有关系。新的时代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的工人,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又具有敬业奉献品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工伤认定是工伤处理中的最重要阶段,是否认定为工伤,对劳动者的利益影响重大。工伤认定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使得工伤认定不偏离立法的本意。应该坚持雇主无过错责任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和工伤认定法定原则。从维护劳动者利益出发,增加“与工作有关”的法定核心标准,工伤认定权法定化,对正确理解和认定工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是一个法律身份,是指基于劳动契约,为获取劳动报酬,在雇主指示下提供具有人格从属性劳动的自然人。在“劳动者”的界定标准上,我国应采用人格从属性与经济从属性之复合标准。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判断上,应采取“默示契约说”。从在校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劳动法相关规定看,我国在校大学生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应属于劳动法保护对象。但对于具体从事勤工助学、打工、实习等实践活动的在校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者”身份以及他们与雇主之间究竟处于何种法律关系,则须依不同情况作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是由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劳动者又称为“人”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简称为“物”的因素,科学技术渗透和凝聚在“人”和“物”中,对生产力发展起重大作用。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科学技术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而技术则是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一种应用。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从而转化成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 第一,通过学习教育和训练的途径,转变劳动者的智力和技能。劳动者的劳动包括体力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维护各自权利的依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这往往是个别用工单位利用劳动者对《劳动法》内容的不熟悉,以及劳动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为此,我们提请大家注意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谨防“陷阱”。目前,经常出现的不合理合同有以下数种,谨请引起注意。以“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企业利用劳动力供大于需的机会,即使招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即人力投资角度讨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认为强化我国的人力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换成人力资本,是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的分配领域内,“按劳分配”已成为一项法定的原则。“同工同酬”,作为“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它是“按劳分配”原则在同“工”条件下的具体化。因此,探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部分劳动者,特别是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与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之间的“同工同酬”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规律,贯彻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改革劳动工资制度,加速四化建设步伐,有蓿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可以从传统文化、国家政治、公司企业、公民大众和专家学者的不同角度来理解并予以整合;再就业既是个人问题又不是个人问题,观念转变和利益补偿是处理好“下岗”的必要条件,如在“房改”时明晰劳动者的产权就是一着;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只是“雏形”,要爱护股份制这顶“金帽子”;媒体追热“知识经济”,但真正要走近知识经济,我们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是一个“动”学,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凸现出一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修炼身心、磨炼意志、锻炼体能”,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必然引发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化,但这并不一定否定劳动者主人地位,而是可能有利于劳动者主人地位的巩固和增强。但是,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有制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理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者理解为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而不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能实现的社会生产资料的“自由主人”,才能正确认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者主人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