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择优分配”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毕业生分配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1981年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人事局联合发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中,明确提出了“择优分配”的问题。1985年教育部转发的《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1985年毕业生分配改革试行办法》中又重申了“择优分配”原则。国家教委关于做好1989年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工作的通知中,为贯彻“择优分配”原则又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实践证明,实行“择优分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到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影响到教育布局、教育结构、专业设置和领导体制的改革。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分配,一直是按照“统一分配”的办法,通过计划、调配、派遣、接收等环节,把毕业生分配到工作岗位上去。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办  相似文献   

3.
“出口”指区域社会需求和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和流向,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出口地,所以,企业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完善教育内容、增强生存与发展优势的关键指标,也应成为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的改革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力求从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入手论述这个问题,目的是使职能部门及有关领导、干部、教师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分配政策,掌握社会需求信息和求职择业技巧,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求职择业。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并规定:“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毕业生都要分配到学校任教。”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应该是整个教育战线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四化建设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工作母机,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师范教育的天职。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都要到学校任教,这是天经地义的。  相似文献   

6.
在水工专业毕业设计中对学生加强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包怡斐,宋森正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正从国家计划分配体制向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学校与用人单位实行“供需见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省、学校和社会几个方面看,培养学校在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培养学校的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据此,可以从培养学校的角度构建一个以把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口”、“出口”两个关口,关注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个“重点”,建立教育过程管理、教育质量监控、教育质量评价、教育质量信息反馈四个“子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关系到学校与整个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因此当前我们应树立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工作部门的事情,而应该是全校教职工共同关注的事情的观点,要树立起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不仅是对他们毕业最后一学年的教育和指导工作,而应是贯穿他们大学四年学习始终的重要工作。我们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指导,充分认识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占领市场,不断拓宽市场,为全体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教育、咨询、信息等服务,不断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北京化工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心是为学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服务并为全校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隶属于学生工作办公室,2000年由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组建而成。中心成立以来,一直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搭建毕业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通过构建行业性、地域性的校企战略联盟,开拓就业市场,确保学生顺利就业:通过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学校学院相结合的就业辅导体系,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社会、提升素质、发掘潜能,最终实现学生的个人生涯发展与社会需要相融合、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双选”模式促进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了分配计划中的科学性;增强了毕业生分配中的合理性;调动了在校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双选”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不断加以完善。“双选”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供求双方期望值均过高的现象比较严重。据1995年盐城市毕业生第一次双向选择人才交流会统计:1995年盐城市共有近一万人参加“双选”,但供需双方达成协议的仅为110多人。成交率低除双方比较谨慎,不急于拍板外,双方在求职、求才过程中普遍期望值过高,是成交率低的一个关…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兵团首批确认的重点高级中学。学校成立于1949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建最早的一所中学,被誉为“军垦第一校”。建校55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初高中合格毕业生;恢复高考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近5000名。由于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学校多次受到石市、自治区、国家的表彰。先后被授予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卫生红旗单位”、“自治区体育(田径项目)传统学校”、“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科技特色学校”、“自治区级绿色学校”和“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作为“热”专业“冷”就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等多方面探悉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2):F002-F002
就业率是关系到学校兴衰成败、生存发展的大事,学校始终把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指标,把提高学生就业率作为学校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工作来抓,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2001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3%,截止目前,2003届2164名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2%。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96.5%。就业工作基本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人民日报、《吉林日报》、《中国大学生就业》等媒体对我校的就业工作经验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相似文献   

14.
毕业生择业法律教育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师资配置不合理等种种原因,造成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一方面总会在毫无意识中违反法治社会的最基本原则,侵犯法律与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在对用人单位肆无忌惮地挑战法律的权威时,毕业生们又很少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改善毕业生择业法律教育的效果,应当从毕业生维权意识教育、合同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并学会掌握救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改善毕业生择业就业环境等诸方面共同努力,做好毕业生择业法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浅议高等学校改革与办学效益杨莲卫高等学校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适应,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它涉及到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和教学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教育体制和结构的不适,初级技术人员的相对饱合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某些弊端是近年来中专毕业生分配难的原因,而深化学校内部的各项改革,增强学校的适应性、改善办学条件是解决中专毕业生分配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就业工作应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也会影响学校招生和办学规模,乃至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业”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不仅包含“是否”找到工作,还同时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工作满意程度等內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认真思考和解决好三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一项牵动全局的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招生制度的改革,将促使学校教育更好的面向社会,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真正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这对于更新观念,适应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改变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科专业的更新改造,优化师资队伍,以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建立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一、我国原有的招生体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实行严格的国家计划招生,毕业生按国家计划分配的体制.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制度,即改变高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体制,具体实行三种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论述国家分配的内容之前,有必要说明两个关系:一是“国家分配”这一概念的含义及其与政府分配、财政分配的关系;二是国家分配的内容究竟涵盖哪些?国家分配是指以国家为分配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收入占有主体的分配活动。这种分配活动首先表现为它是一个分配活动领域,整个社会分配就是由企业分配、家庭分配、国家分配构成的一个整体,缺少了国家分配这一块,社会分配就不完整;其次国家分配表现为社会分配活动的一个层次,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政府这一范围,还涉及到其他分配领域。国家分配是比政府分配更高一层次的概念,当国家分配…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安全问题的多样性、交互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决定了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必须建立多元分层治理机制。中央部门在国家安全教育中具有“中枢”地位,地方担负着接应和传导任务,与安全教育相关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中介机构是全面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高校必须承担起“主攻手”和实施者的角色,家庭则要积极配合学校建立国家安全家校共育机制,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多元联动协同治理模式。同时,就高校而言,必须从战略、战术、技术、组织和行为等五个层次入手,科学构建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和个人等五级无缝衔接的分层治理模型。只有加快完善组织、法治、科技、人才和财政等“五位一体”的科学保障机制,才能为建构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多元分层治理机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