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伟  赵祥彬 《领导科学》2013,(23):33-35
领导人才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和参与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最稀缺的资源。中国传统历来重视人才,"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史实随处可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才问题的重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贤任能的传统,我们党也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  相似文献   

3.
王新平 《决策探索》2005,(12):36-36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持续发展以及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中央明确指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要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素质人才是党的事业强大引擎,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公路职工能力的高低、素质的优劣对公路事业能否有效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决定作用。笔者就当前新形势下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思考和建议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以及我国首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步伐大大提速,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国党政及国企领导人才的开发和素质提升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党和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的起步年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各领域内的改革与创新都已步入关键阶段,对领导人才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乃至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从理论层面落实国家人才会议精神,配合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我国党政及国有企业领导人才的开发进程,由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中国人才研究会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和人才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承办,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中华企业领导力研究会、《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领导科学》杂志社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协办的第三届"中国领导人才论坛"于2012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十二五"时期,是国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产业的升级最终还是人才素质的升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成为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国有企业如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课题。下面我就企业如何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问题浅显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党管人才与党管干部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部署,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吸引和凝聚海外人才,做到引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生态好、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实践充分证明,正确的导向是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必须坚持用好"五个导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才资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发和重用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对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领导人才本身兼具"领导"和"人才"两方面属性,既要行使领导职能、发挥领导作用,又要能够引导和影响组织成员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新时代,领导人才将领导活动的立足点向更高目标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向网络时代、智能社会转变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创造国家竞争优势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党的领导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建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一支适应企业快速转型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营造"人人能成才、个个有舞台"的员工成长氛围,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和人才质量是推动企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构筑员工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1):18-19
深圳市委、市政府从2011年4月推出吸引海外人才来深工作孔的"孔雀计划"。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近日,为进一步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该市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努力在人才政策上保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两年前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在思想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强调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发展战略上,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工作重点上,提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在激励机制上,  相似文献   

14.
史文  刘建平 《经营管理者》2013,(6X):250-250
引智引才、为我所用,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国家"千人计划"的实施,掀起了国内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高潮,在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上已显现成效。但是我们应看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用制度创新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杠杆,那么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就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支点。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来临。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当今社会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眼于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培养人才。本文以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为实证研究,探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廖敏 《办公室业务》2013,(5):212-213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企业的领导要学会管理和驾驭人才,尊重是其取得人才的良方。  相似文献   

17.
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实施"千人计划"后,各大高校纷纷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分析高校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做法。通过政策制定、科学布局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成立校、院两级高层次人才聘任(领导)小组,广泛物色人才;突破传统,探索机制创新;提高服务水平,落实配套政策;创新管理体制,以事业留人。为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领导价值,从领导科学的视角看,主要包括领导者、领导活动以及领导方法与艺术三个维度的价值,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为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群众路线的领导价值对党政领导人才的启示主要是:坚持提升领导者的价值,注重自身素质和形象;坚持提升领导活动的价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领导价值观;坚持提升领导方法与艺术的价值,努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领导科学》2012,(34):48-49
在"十二五"关键时期,西部县区必须科学谋划,开拓创新,重点突破,加快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明确方向,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要围绕产业抓人才建设,加强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对接。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把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工作紧密结合,不仅看干部的发展成绩,还要看人才培养成绩;把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紧密结合,党的组织建设推进到哪里,人才工作就深入到哪里。  相似文献   

20.
刘霄峰 《决策探索》2006,(11):23-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则指出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增强人才队伍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